随着冬季来临,在一些尚未集中供暖的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不少家庭常采用煤炉、火墙、炭火盆等方式取暖,由于取暖方法不当以及防范意识淡薄等诸多原因,容易造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为此,一定要提高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吸入人体后,中毒初期只是表现为头痛,以后随之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等症状,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生活中一定要科学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产生的具体表现
煤气中毒的表现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的健康情况有关,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三种。
1.轻度中毒
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
这个时候如果能马上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后症状可以迅速缓解。
2.中度中毒
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呼吸、血压、脉搏也有改变。
如果这个时候及时脱离中毒环境,经医生治疗可恢复,一般也不会有并发症。
3.重度中毒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引起中毒,第二天才被发觉,此时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啰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
同样的环境下,老年人和孩子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所以更凶险。
煤气中毒正确的预防措施
1.预防
煤气中毒,要尽量避免在室内使用炭火盆取暖;使用炉灶取暖时,要安装风斗或烟筒,定期清理烟筒,保持烟道通畅;使用液化气时,要注意通风换气,经常查看煤气、液化气管道、阀门,如有泄漏应及时请专业人员维修。在煤气、液化气灶上烧水、做饭时,要防止水溢火灭导致的煤气泄漏。如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
2.一定要使用煤气专用橡胶软管,不能用尼龙、乙烯管或破旧管子,每半年检查一次管道通路。
3.经常擦拭灶具,保证灶具不致造成人体污染,在使用煤气开关后,应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净。在厨房内安装排气扇或排油烟机。
4.不使用淘汰的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不使用超期服役的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洗澡时间不要过长。
5.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6.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地报警,有的还可以强行打开窗户或排气扇,使人们远离一氧化碳的侵害。
煤气中毒现场的救护步骤
遇到可疑煤气中毒病人要迅速开展现场救护,救护的步骤为:
1.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救护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匍匐行动。
2.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由于室内煤气浓度过高可能引起爆炸。
3.开窗通风,迅速转移病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4.如能发现煤气来源,迅速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能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5.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保暖。
6.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7.对于昏迷的患者,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8.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