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杨辉/文 特约记者 陈光金/图
初冬,正值红薯大量丰收,也到了制作和销售红薯粉条的时节。
11月12日,在东港区三庄镇上卜落崮村的粉条晾晒场,村民趁着天气晴好,抓紧晾晒传统手工制作的红薯粉皮、粉条。一排排粉条下垂如瀑,晶莹剔透,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泛着银光,格外晃眼,空气里弥漫着红薯淀粉特有的气息。村民们穿梭其间,不停地抖摆、捋顺着粉条,成为冬日一道别具特色的乡村风景。
三庄镇是东港区红薯产量大镇,所产红薯个大甘甜、淀粉含量高,用其制成的粉条筋道耐煮、味道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公道,质量有保证,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上卜落崮村粉皮、粉条制作加工已有60多年历史,原材料选用当地红薯,原生态零添加,口感纯正有咬劲,每年都供不应求。
“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要适时倒运到外面晾晒。”村民们一边晾晒、搬运,一边告诉记者。
冬天,本是农闲的时候,但这个季节却是村民们最忙碌的季节,因为粉条只有在低温下才易凝固成型。制粉、揉面、下条、冷冻、晾晒……尽管加工业技艺不断更新,但上卜落崮村的粉条生产始终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
“这里的粉条不光是纯红薯粉,而且加工的方法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有6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每道工序都是一套独特的技术活儿。”村民张佃报坚持手工制作粉条40余年,虽然手工粉条口感地道,但产量有限,因此,每到粉条加工季,有很多人便会早早过来订购,如今,他的佃报粉条坊生产的粉条、粉皮等系列产品已远销到北京、天津、辽宁等全国各地,每年都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