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单雪刚
全省第二名的“含金量”
据《明史》载:“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元”。
清代时,在乡试中举,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亚元是指科举时代乡试的第二名,有时本着对乡试第一名解元以下举人的恭维与尊重,第二名至第十名都被称为“亚元”,郑曾述在硃卷第二页和第三页分别提到“乡试第二名”和“中式第二名举人”字眼,说明他乡试考了全省第二名,这有何含金量?笔者在查询史料后得出结论:凤毛麟角。
梁启超曾描述过清代的科举考试:“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诚如此言,清代科举之难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笔者查阅了历史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在乾隆中期,山东人口应该在1300万左右,大约每年有1万余名秀才参加乡试,清朝山东每次乡试的定取举人名额是69人,外加副榜12人。但副榜上的考生仅仅是表明“考得也不错”的荣誉称号,并不能和正榜考生有着相同待遇。由此推断,清朝每3年一次的乡试,每次中举者百里难挑一。还要补充一点:过去参加乡试的人是从秀才中选拔出来的,不是所有的秀才都可以参加乡试。我们的老乡郑曾述突破重围,中了全省第二名,委实了不起。
他的乡试硃卷写了啥
硃卷是一种科举试卷的名目。和清代其它时期基本一致,为防考官徇私舞弊,乾隆时期的乡试场内,应试人的原卷(即墨卷)须弥封糊名,由誊录人用朱笔誊写一遍,再交考官批阅,通常都是固定格式,先载姓名履历,继载始祖以下尊属及兄弟叔侄、妻室子女,最后刊载考官评语及答卷。
考中举人或进士的考生将自己的试卷刻印以分送亲友,这是一种流行于读书人之间的时尚,除了以上共性外,郑曾述的乡试硃卷还有什么看点呢?
首先,他家有很多“文化人”。他在硃卷第一页就提到了他们老郑家31个痒生以上出身,第二页又提到了26个痒生以上出身,痒生即秀才,仅仅是从太高祖到子女这一辈,老郑家这一支就有80多人痒生以上出身。
从所列宗亲总数来看,痒生以上出身的人员约占到总数近一半,也就是说这一支近一半郑姓人口为痒生以上出身,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老郑家在日照历史上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他们重视教育的传统确实是代代相传。这样看,他们多出读书人、文化人和多出教书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这是日照郑家一本很权威的家谱。该硃卷谱系详列祖妣各代,详则上自太高祖,下至子女、旁及同族尊长、兄弟侄辈近170人,这些人物名下备注既有籍贯又有功名,可谓是一幅包罗万象、绚丽多彩的家族兴旺昌盛的全息图。另外,一般情况下乡试硃卷都要比官方所修的县志或族人所修的谱牒等所载信息更详细、更准确,不亚于一部家谱的缩影,甚至其所反映的世系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较之家谱更为真实确切,尤其这一本,还是近300年以前的一手资料,属于研究日照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及宗族制度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原始文献,既可追寻日照各家各姓婚姻结合,推见各家各姓血缘的关联记载,也可用于日照郑家科举人物的思想、学术、政见的流传等。
同时,它以实例的形式为我们保存了1752年山东乡试真实、具体的考试资料。本乡试硃卷是同考试馆莱州府昌邑县詹姓知县阅后,推荐给大主考徐姓翰林编修加一级批“取”,又批“气清笔健,法密机圆”,大主考胡姓江浙道监察御史加一级纪录三十次批“中”,又批“雄深雅健,卓尔不群,首艺……境,精深湛然,篇如……”它不仅完整保存了山东考生郑曾述在乾隆壬申恩科山东乡试中遇到的考题、作出的答卷内容以及当时官方举办山东乡试的具体情况,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对于研究乾隆时期山东科举制度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郑曾述中举后的生活
该硃卷有三个时间节点:1752年(中举)、1763年(授河南济源县令)、1775年(无疾而终)。这三个时间节点里,读者应该和笔者都有一样的好奇:全省第二名,后来有没有中进士?中举后的郑曾述后来怎么样了?
显然,乡试硃卷只是记录到了他中举时与中举前的内容,不可能会有是否中进士的记录,按说乡试全省第二名,再去考会试中进士应该是轻而易举、顺水推舟的事情,但查阅各种资料后,笔者最终也没能考证出郑曾述有中进士的记录。
从光绪年版的日照县志人物卷中我们了解到:郑曾述,非常孝顺,1863年被朝廷派到河南济阳去当县令,他以母亲年老和兄弟有病为理由委拒出仕,他常年在家私立私塾,远近学生很多,有众多追随的门徒,63岁那年的一天,仿佛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他对家产进行了处置,将自己的家田留300亩给了子孙,其余的送给了诸兄子弟。几天后无疾而终。
正如上文所说,乾隆时期的郑家非常崇尚教育,从县志里对他儿子郑带的描述(子带,克继父志,寒士赖以成就者多人),我们也能看出郑曾述将培养读书人视为自己的事业,甚至很深刻地影响了自己的孩子,从“他散田给诸昆弟子、事母有至性,学必端本,以亲老兄病决意不仕,远近从游者众,行成名立者雁行相属”中,我们可以知道郑家这位老举人品性非常高,用白话文来概括一下的话,那就是:德高望重、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入孝出悌、笃实好学的乡间大儒。从他的那首《朝暾》的“会当陟云梯,一览沧海峤”诗句里,我们还感觉到了这名“教书匠”内心的大气与通透。
综上所述,我们大概了解了这位老举人的内心独白: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愿无愧于吾心。
这可能就是大多数中国文人的风骨与气节,正如有学者所说:科举时代,处身仕与不仕之间的举人在中华文化传承,尤其在家乡文化建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是进士群体所难以达到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计的举人,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科举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而今日照郑家子弟人才辈出,也正是因为几百年来家族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才会让郑家子孙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由此不禁让人感叹郑家的荣光。
征得藏书人同意后,目前,日照市博物馆正在请专业人员对该古籍进行修复,近期拟于日照市博物馆历史文化名人厅公开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