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新岚山20200401期 >> 第A2版:要闻
中楼镇产业“造血”助脱贫

  本报中楼讯(通讯员 陈通)阳春三月,万木葱茏。在中楼镇浔河岸畔马家峪蚕菜两用温室大棚里,株株嫩绿的芸豆藤蔓正顺着拉绳使劲往上爬,朵朵小白花儿开的正旺。
  “我平常管理这几个棚,负责蔬菜摸茬、浇水、施肥、打药、采摘,活儿不累,每月收入也不少,工资到月头就给打卡上了。”今年74岁的马成礼是附近马家峪村的贫困户,能在家门口就业,老马感到非常满足。
  据老马介绍,大棚里平常每天固定五六个贫困群众在干活,到采摘时节,忙的时候多达二三十个人。
  马家峪蚕菜两用棚项目是该镇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共使用扶贫资金217万元,建设蚕菜两用棚8个,建成后对外委托经营,每年固定收益13.1万元,用于16个贫困村637户1137名贫困群众收益分配,村集体获得收益58856元,贫困群众分配收益72144元。
  中楼镇是岚西北区域重点扶贫乡镇,自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该镇将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重要路径,坚持“根植乡土、靠大联强、抱团发展、政策统筹”做法,通过实施“村企联姻”等扶贫方式,引导贫困村和贫困户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牵手共建,将扶贫资金入股企业、合作社或整合扶贫资金建设扶贫车间对外招租,实现扶贫项目集约化、项目收益最大化。相继招引实施了日照玉村农业产业园、日照金存茶叶合作社、“第一书记”扶贫车间、马家峪蚕菜两用棚等产业扶贫项目37个。
  不仅如此,该镇还依托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在产业项目管理、运营过程中优先使用附近村贫困劳动力,不仅使村集体每年获得项目固定收益,还能有效带动全镇3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近万元,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搭上了致富快车。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新岚山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楼镇产业“造血”助脱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