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新岚山20200805期 >> 第A1版:要闻
这个镇“榛”不一般
  

日照日报记者 侯庆萍通讯员 陈通
  一粒榛子,能带来什么?岚山区中楼镇上曹村用实践给出答案:让荒山披绿装,让农户奔小康。
  7月23日,一场夏雨过后,记者在岚山区中楼镇上曹村榛子林穿行,空气中弥漫着榛子香气,几辆载货汽车早早地停在榛子林旁,等待排队装货。
  站在榛子树旁,该村党支部书记于顺安跟记者拉起了知心呱,“俺们村的榛子是第一年结果,亩产在1800斤左右,按照今年的行情,一斤鲜果6.5元,刨去各种成本,保守说一亩地也少不了6000块钱的收成。可如果种花生,亩产在三四百斤,毛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榛子的打理,越到后期越简单,第五年进入盛果期,到时候亩产能达到2500斤。”
  并非中楼特产的榛子,怎么就在中楼扎下了根?在中楼镇党委书记刘强的讲述中,记者得知,榛子栽种技术简单,抗旱耐贫瘠,而中楼镇低山丘陵的地形正适合榛子生长。
  于是,在经大量实地考察后,中楼镇决定把榛子作为富民产业,乘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春风,大力实施荒岭薄地林果产业攻坚行动,在该镇峪子、西楼片区集中发展了2个榛子产业片区,示范推广种植榛子3600余亩,向荒山荒地要效益,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可榛子栽植技术该从哪里学?为让乡亲们少走弯路,该镇党委政府专门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请来专家,给乡亲们手把手教学。同时,为切实解决农户发展资金难题,该镇还积极帮助协调农信部门提供授信贷款扶持,贷款门槛低、利息低,每户农户最高可贷30万元。
  看着一辆辆货车满载而出,于顺安的眼睛笑成一条线,“咱们这里温度高,榛子成熟早、个头大、品质好,商贩听说咱们的榛子成熟后,提前半个月就联系俺们了,这不,咱们的榛子已经卖了5000多斤了。”
  小榛子,大产业,让村民们对未来有了新的期许:瞄准榛子广阔的发展前景,该镇正规划在撂荒土地、贫瘠山坡地建设榛子基地,计划今年秋冬季,在峪子、西楼、娄家湖、中楼、板楼等片区新发展榛子6000亩,年内榛子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力争三年以内榛子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与此同时,在上曹村规划建设一个榛子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目前,已有3家企业有意来中楼投资。
  雨后的榛子林,清风阵阵袭来,山上绿意葱茏。“以前咱们这山坡地,晴天风吹石头满地跑、雨天泥水四处淌,改种榛子后,小雨不见水,大雨清水流。”于顺安的身后,微风吹过掀起榛树叶,这是一个丰收年。(原载于8月3日《日照日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新岚山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这个镇“榛”不一般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