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续元元)贴有“岚山经济发展集团”字样的公车整齐停放在院内;派车单、车辆使用登记簿、加油登记簿等公车“廉政档案”完整规范……9月4日,区纪委监委在对岚山经济发展集团等区属国有企业公务用车使用管理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时,发现公车管理严格规范。
而在几个月前要查询该集团的车辆使用情况,还得到交警部门调取行车记录。这些变化,要从一次节日察访说起。
在五一前夕开展的一次正风肃纪察访中,岚山区经济发展集团一辆公务用车被发现在下午下班后驶离单位进入日照市区。为了核实车辆使用是否违规,岚山区纪委监委对此开展了细致调查。经过与相关人员谈话、查阅资料、到交警大队调取车辆当日的行车记录发现,车辆使用是因为正常公务接待,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况。
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岚山区经济发展集团在公车使用管理中存在车辆管理制度不规范、执行不到位,公务用车未统一安装GPS定位系统,单车成本费用核算不彻底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国企中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区纪委监委决定举一反三,对全区6家国有企业的公车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经查,6家国有企业在公车使用上均不同程度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具体、防控不精准等管理漏洞。结合发现的问题,区纪委监委向区国资局发出《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公务用车管理的工作建议》,提出3条整改建议,要求抓紧出台公务车辆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公务车辆管理制度。
接到建议书后,区国资局认真梳理了区属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在日常管理、维修保养、费用报销等14个方面的廉政风险点,向6家国有企业下发了《关于开展加强区属企业公务用车规范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各企业对照廉政风险点逐条自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整改销号。在此过程中,区国资局全程跟进督导,针对问题排查整改情况,制定了《关于规范区属国有企业车辆管理的通知》,建立统一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和流程,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车辆监管方式,强化车辆预算管理,落实责任追究。
据了解,目前全区6家国有企业30余辆公车全部张贴了单位的车辆标示,安装了GPS定位系统,纳入全区公车管理使用平台,“一车一卡一档”成为制度固定下来,国有企业公车使用得到进一步规范。区国资局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还将区属国有企业公车使用管理纳入企业重大事项半年督查范围,每半年进行专项督查。
“为杜绝公车使用违规违纪行为,堵塞监管漏洞,我们通过梳理日常监督、巡察以及信访举报等工作中发现的公车使用方面的漏洞,建立问题清单,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整改建议,推动规范整改、建章立制,严防‘车轮上的腐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