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人机飞入生活,“黑飞”现象也时有发生。所谓“黑飞”,其实是一种通俗叫法,具体是指没有进行实名注册登记备案,或者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就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飞行活动。无视禁飞法规的“黑飞”现象,给我们的社会公共安全带来极大风险隐患,急需有效管理。
案例 机场公安发布被处罚典型
贵州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10月份发布无人机“黑飞”被处罚典型案例。主要有这样四类:
案例1:禁飞区飞行2024年8月26日,郑某某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净空区域内非法驾驶无人机飞行。公安机关依法给予郑某某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案例2:违法解禁
黄平县违法嫌疑人潘某某通过从境外网站购买破解软件,使用破解后的无人机在禁飞区实施“黑飞”活动。公安机关对其警告及罚款。
案例3:未批飞行
吴某未经审批操作一架无人机拍摄清水河铁路大桥视频。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吴某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4:禁飞时间飞行
某建材有限公司为进行项目效果图拍摄,授意工作人员叶某某在禁飞时间及区域内操控升空无人机。公安机关给予该公司罚款200元行政处罚。
查处 “黑飞”危害公共安全
“黑飞”不仅仅危害航空安全,还对多方面公共安全产生不小的影响,警方提供了几起无人机“黑飞”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例。
今年3月,在浙江台州的临海,洪某使用无人机在市区内飞行真高超过120米,而且整个飞行过程还被洪某进行了网络直播,当地警方发现了该情况并及时进行了处置。民警现场检查发现,洪某使用的无人机虽然已经实名登记,但当天的飞行并未进行申请,属于未经审批在管制空域飞行,涉嫌“黑飞”操作。最终,洪某被临海市公安局责令停止飞行。
还有一起发生在四川铁路站点的“黑飞”案例,2023年6月,四川成都大邑站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有不明物掉入铁路轨道中,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随即向车站派出所报警。
接警后,执勤民警会同铁路工作人员将不明物捡出轨道,确定该不明物为无人机。经调查走访,民警很快确定了无人机的飞手杨某,其自称喜欢看动车,便想飞无人机到上面看看,没想到突然失控。最终,铁路警方依据《四川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在对杨某批评教育后对其行政罚款800元。
研发 迅速定位 方便携带——多款反制设备亮相
随着无人机“黑飞”频频发生,对无人机反制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24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上,就有一些应对无人机“黑飞”的“黑科技”亮相。
台州市公安局警务航空管理支队副支队长胡上杰介绍说:“我们研发了一款便携式无人机侦测反制设备,针对现场一公里范围内的无人机,它有返航和迫降两种模式,可以打击无人机的控制链路使其迫降。”由于这种反制设备体积小且轻便,非常适合民警在接到警情后迅速抵达事发现场,并根据后方侦测指令进行相应处置。
目前执法部门针对“黑飞”无人机的处置最大难点在于发现并锁定目标。参展代表姜化京说:“我们的设备可以直接获得无人机精准的经纬度和高度信息。民警根据导航软件可以直接定位到无人机的位置。”
一款侦测与打击一体的“执法无人机”可以同地面侦测处置力量协同配合。北京低空安全研究院院长潘泉说:“有了这样的设备,我们可以迅速抵达处置现场,近距离观测到是不是‘黑飞’,谁在‘黑飞’。它和地面车载联动,形成一个立体的反制体系。”
贴士 无人机禁飞区有哪些?
国家根据需要划设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包括:真高120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以及周边空域,军用航空超低空飞行空域,以及下列区域上方的空域应当划设为管制空域:
机场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国界线、实际控制线、边境线向我方一侧一定范围的区域;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监管场所等涉密单位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重要军工设施保护区域、核设施控制区域、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生产和仓储区域,以及可燃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储区域;发电厂、变电站、加油(气)站、供水厂、公共交通枢纽、航电枢纽、重大水利设施、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线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射电天文台、卫星测控(导航)站、航空无线电导航台、雷达站等需要电磁环境特殊保护的设施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重要革命纪念地、重要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规定的其他区域。(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