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辛崇法:字里行间的红色传承
图片
图片
  

开栏的话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优秀家风家训,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善以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大家族将家训修编入谱流传后世,小家庭言传身教为子孙树立榜样。家风的传承,奠定了个人的品格基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延续,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教育。
  日照市纪委监察局、市档案局联手日照日报社,开设“日照好家风”专栏,旨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崇尚文明风尚。

本报记者 陈潇
  孝为先,和为贵,勤为宝,俭为德;诚为本,国为家,善为福,仁为寿。
  ———《辛氏家训》
  辛崇法很忙。写书、修志、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从《日照英烈》到《烽火日照》,再到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文章……300余万字的著述,是他“勤”的见证;
  辛崇法很专。部队转业后,一入民政三十年,苦累艰辛,从无抱怨……一部60万字的《民政工作三十年》,是他“诚”的誓言;
  辛崇法很真。退休后一直投身公益,老科协、关工委,处处都有他奔波的身影……一桩桩、一件件,是他“善”的呈现。
  年逾古稀,依然笔耕不辍;勤勉诚善,始终坚韧执着。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家风家训,才能孕育出如此至勤、至诚、至善之人,直到翻开《辛氏家训》的那一刻,才找到答案。

历史·永不褪色的记忆
  “日照辛氏一族,自明洪武初年由江苏东海迁徙至日照西乡,立村为黄墩。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辛氏族人始修《辛氏族谱》。在光绪年间续修的《辛氏族谱》记录了辛氏祠堂的“十条族规”,并示族人恪遵谨守。之后又经四次续修,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历经600余年的繁衍生息,如今辛氏族人已逾5万,遍布多个县市的近百个村庄。“因祖上良好的家风传承,清代至今,辛氏优秀子弟辈出。如乾隆、嘉庆年间曾受皇帝褒奖的翰林院庶吉士、河北正定知县辛有光(后任正定知府,未到任病卒);革命战争年代为国捐躯的辛公修、辛公仓等36名烈士,抗战时期闻名滨海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辛明、五莲县首任县委书记辛玮以及辛纯‘辛氏三兄弟’;当代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曾受到中央领导亲切接见的辛兴芬等,都是辛氏族人的杰出代表,是辛氏优良家风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国人都十分重视传承优良的家风家训。“齐家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读书治学之道”一直是国人家训的三大主题。《诫子书》《弟子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一部部传世经典,传承的不仅是一家一族的家训家规,更是普世皆可用的智慧箴言。

家风·纸上心间的传承
  “2009年,我们在编修《日照辛氏族谱》时,在日照辛氏《族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0条《辛氏家训》。其内容概括为24个字:即‘孝为先,和为贵,勤为宝,俭为德。诚为本,国为家,善为福,仁为寿。’20条家规每条8个字,体现了家族对每个族人的基本要求,充满了富有时代气
  息的正能量,也是我们
  对先祖良好家风的
  继承和弘扬。”“我的祖辈都是忠厚善良和勤俭持家之人,在我小时候,我的祖母和父母就经常给我讲一些关于孝道美德和行善的故事,在我脑海里打下了很深的烙印,使我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的熏陶,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处世。”
  1966年,不满18周岁的辛崇法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当兵入伍,刚满两年就提干。无论是当兵还是后来转业到地方,他都严于律己、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始终如一,多次立功受奖,并荣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和民政部、全国双拥办的表彰奖励。

铭记·红色的烽火传奇
  2015年7月,由辛崇法编著的长达60余万字的《烽火日照》(上下卷)正式出版。全书收录了近400幅珍贵历史资料照片,内容丰富、史料详实,再现了日照的光荣革命历史。《烽火日照》一经出版,即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被誉为“一部高扬红色文化的力作”。
  “这部书从搜集资料到出版,历时30年的时间。虽然我付出了很多艰辛,但圆了我对革命前辈的交代、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后人传承的全部心愿。”
  辛崇法将自己的作品无偿赠送给市关工委和相关单位,并由市关工委作为“日照市关工委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读本”赠送给全市各个学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虽然我年逾七十,但我还要继续前进,老有所为,多为党、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我要通过书籍,把革命前辈们英勇奋斗的历史,以及他们的高尚品德传承给下一代,让先烈们的事迹为后人所铭记。尽己所能,去传递、弘扬正能量。”辛崇法如是说。
  作为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团长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辛崇法一直以来都积极为关爱未成年人事业而奔波。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优秀的家风不仅是一种道德力量,更是一个家族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每个家庭的家长都应树立良好的家风,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社会上一道绚丽的风景,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温暖、和谐、文明的大家庭!”

家乡·字里行间的守望
  20世纪70年代末,辛崇法从北京空军某部转业到日照民政部门。
  “转业后,从事民政工作30年。这期间,我参与了日照撤县建市、升格为地级市、设区带县以及设立岚山区等重大行政区划调整争取的具体工作。此外,还与双拥、优抚和革命烈士褒扬等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闲暇之余,辛崇法付出心血最多的,是对日照革命历史和革命烈士事迹的搜集整理与书写。
  “日照是山东的革命老区之一,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早在学生时代,我就常听身边的亲人和一些老革命讲述参加八路军、解放军和出夫支前的亲身经历,我的父亲也曾先后三次抬担架支前。”
  在担任民政局副局长期间,辛崇法曾组织“日照革命烈士纪念馆”的陈列布展并主编《日照英烈》。后来,在分管拥军优抚工作的过程中,因与众多革命老前辈的接触,辛崇法对老一代革命军人勇于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心生敬仰,萌生了书写日照革命历史的想法。
  “通过采访革命老前辈和查阅日照市及山东省党史、史志等相关史料,使我进一步了解日照的红色历史,以及许多为革命胜利流血牺牲、慷概悲歌的烈士们的光辉事迹,从中深受教育和启迪,总觉得有责任和义务,促使我去搜集、整理和书写革命前辈们那段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
  从此,辛崇法把书写和传承红色文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搜集和掌握大量一手史料的基础上,先后在《中国社会报》《齐鲁烽火》《光照千秋》《日照日报》《黄海晨刊》《工作与研究》《日照文史》等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了300余篇、共计200余万字的日照革命斗争史和相关烈士事迹文稿,并主编了《日照英烈》(第一、二辑)等书籍。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辛崇法:字里行间的红色传承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