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也说“因果报应”
图片
  

卢绪海
  近读王成一教授写的《彼岸花未开》一文,内有一段关于“因果报应”的文字写得十分精彩。为了不曲解王教授的原意,以免有断章取义之嫌,现将这段文字引述如下:
  “(小说)结局将因果报应思想展示得淋漓尽致,但实际上作者太天真,太不符合实际,或者说太浪漫,这种因果报应显然是作者的理想,是缺乏对中国文化和现实充分思考研究导致的。在中国,因果报应只能欺骗、麻醉善良的人们,真正善良的人们很难得到好报,坏人、恶人也从来没有得到恶报,恶人、坏人也从来不会忏悔、不会束手就擒,更不会放弃逃脱。”(详见《黄海晨刊》4月26日第15版)
  王教授这么看待“因果报应”,肯定有他的道理,他谈到的“真正善良的人们很难得到好报,坏人、恶人也从来没有得到恶报”这种现象,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存在。但是,他这个观点显然有些极端了,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嫌。只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就不难发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是一种必然规律。
  唯物主义者通常把“因果报应”当作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批判。但是,他们是认同因果律的,因果报应和因果律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属于不可知论,后者属于可知论。唯心主义者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冥冥之中有定数,“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存在着因果循环报应规律”。而唯物主义者认为,这种所谓的定数并非“神明”作用的结果,而是一种客观规律的反映。
  事实上,对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这样的观点,无论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是认同的。只不过,他们认同的理论依据有所不同,前者认为因果是一种客观规律,后者认为因果是天意注定。
  大部分中国人相信因果报应,倒不是因为受到了佛教宣扬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影响,而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斗争中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得出,因果报应论是一个很靠谱的理论。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因果报应错位的情况。中学有篇选自《国语》的课文,叫《叔向贺贫》,其中就讲到了这样的故事。
  最初,晋国的栾武子很穷,穷到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但是凭着他良好的德行,感召各路诸侯都来亲近他,从而带领晋国走上了国泰民安的正道。到他儿子桓子时,桓子骄傲自大,犯法胡为,劣迹斑斑。如果按照因果报应理论,这样的人就该遭受祸难,但是这个桓子却侥幸得了善终。叔向认为,桓子的善终,是因为人们感念他父亲武子的余德所致。他逃过一劫,并非因果律没起作用,只不过是“因”在其父的良好德行而已。等怀子继位时,怀子励精图治,摒弃其父劣行,重新恢复祖父的良好德行。按道理讲,这样的好人应有好报。不幸的是,受到其父桓子深重罪孽的连累,怀子最终不得不逃亡楚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某些好人没有得到好报,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就像我们常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个人如果坏事干多了,不仅会报应在自身,更可怕的是会殃及子孙——— 怀子的悲剧就是其中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因果报应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并深深地渗透于历代文学作品之中。尽管这种思想有可批判之处,但是王教授认为“因果报应思想……是(作者)缺乏对中国文化和现实充分思考研究导致的”,这一结论并不正确。他把因果报应论当成“欺骗、麻醉善良的人们”的一种政治谎言,其本身就有失浅薄,让我们不能不怀疑,这是他“缺乏对中国文化和现实充分思考研究导致的”。
  另外,王教授文中所言的“恶人、坏人从来不会忏悔、不会束手就擒,更不会放弃逃脱”,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事实,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能不能逃脱得掉,由不得这些坏人、恶人说了算——— 我们看到,绝大多数的坏人、恶人是逃脱不掉历史的审判的。
  因此,不管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应对因果律心存敬畏,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那些“天不怕,地不怕”、对自然规律都敢“无所畏惧”的人,迟早是要受到必然惩罚的。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土评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也说“因果报应”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