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市场导向,以宽肩膀担当,从日照最西北的边缘化地区到打造具有先驱示范意义的环青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发展示范区,在今天的莒县安庄镇———
一条“纵贯线”引发“蝴蝶效应”
  

本报记者 刘江雪

  2017年,当那条纵贯南北的环青龙湖生态防护堤畅通时,无数莒县安庄镇村民的心颤抖了,50多岁的大马家峪村支部书记周文增站在水库边红了眼眶:“这是自从1958年修青峰岭水库到现在,俺们拥有的第一条板板整整的路。”
  辐射效应绵延到整个莒西北,这条能跑车、能散步,顺畅通达的生态防护堤,将曾经偏远的数个库区村牢牢系在了发展的时代动脉上。
  无论怎样分析安庄镇,都得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地处日照最西北,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守着全省第4大水库,却很难实现生态到效益的转化。后发崛起的路径到底该怎么走?
  从问题导向出发,安庄镇将切入点回归到“初心”: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
  一条生态防护堤、以堤代路,成为打破制约的关键所在。可是薄弱的经济基础摆在那里,堤该怎样修?
  “没钱一样要办成事!”镇党委书记马克让的话掷地有声。过硬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这次大行动最有力支撑。在农村党支部那些“领头雁”们一次次走访、长谈之后,全镇群众都行动起来了:每个村负责自己区域内的路段,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发动群众筑堤修路。
  “俺村2公里左右,瞅着镇里那股子劲头,大家都觉得靠谱,不用怎么动员就一致响应,凡是涉及堤坝的树、棚子,大家都自己解决了,甚至没人问过我砍一棵树得赔多少钱。”想起一个多月搭起基础框架的那段时间,大马家峪村支部书记周文增仍然深有感触。他说,有条好路走,是老少爷们日盼夜盼的事,可真正让大家齐心的,是镇党委那股子一定干成事的劲头。
  就像大马家峪村这样,一段比着一段修,一天接着一天干。堤坝修起来了,想包果园的来了,想做旅游的也来了,从林果大片到农业公园,一个个项目追来,在水库边“串珠成链”。山更绿、水更清,吸引力诞生了,老百姓致富的门路也多了。这条堤坝,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紧紧绑在了一起。
  仅仅是一条堤坝吗?
  在镇党委政府的决策者看来,这是扭转发展局面、挖掘资源优势的责任担当,在投资者看来,这是撬动绿色资本翻滚生金的支点,在老百姓看来,这是要为民办实事、带民奔小康的十足干劲。
  路不是摘到手的硕果,只是后发赶超的起点。当思想的藩篱打破,发展的思路由市场导向指引,整个莒西北都开始变得不一样。
  负责信安园林黄金桃基地经营的李京东从2013年就开始在这里尝试种桃,今年,他将自己的桃园扩展到600多亩。“这次我上的都是高档果,镇里弄得滴灌工程解决了水源问题,防护堤的打通让我的桃要不了两天就摆到了南方人的餐桌上。”在李京东的带动下,原来青峰岭水库的养鱼大户段友体、段友飞都摇身一变,成了种植大户。
  按照镇上推出的“一轴、两带、三园、一区”空间发展布局,“小散户”和“大项目”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坐标。
  创新导向给了安庄镇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当人们在为“因村制宜、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所建成的沿河休闲观光采摘林果带而赞叹的时候,乡镇的决策者已经顺着超前思维的“纵贯线”将目光投向了“国家级”。
  安庄镇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目标,正好映在了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抢先一步,充分发挥安庄镇每一株树、每一座山、每一片水……每一个自然元素的作用,做综合发展示范区的先行者!这个路径,让每一个安庄人都振奋了。
  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一个《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草案就摆在了镇党委政府的办公桌上:以产业为支撑,以文化为灵魂,以体验为活力,将农业综合开发与乡村消费、城乡互动充分融合,把乡村打造成为一个满足政府、企业、居民、游客等多方需求的综合体。在这个布局里,民俗居、影视城、农耕区……都各归其位,并相互加成,发挥着“1+1>2”的综合效能。
  “我们的目的绝不仅是修一段堤坝、建一片山林,而是要通过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握住发展的命脉,用创新思维和责任担当实现乡村振兴。”资本已经集聚而来,方案仍在反复推敲,在马克让看来,在这条镇域一体加速跑的“纵贯线”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基稳固,领跑者任重道远,目标已在前方熠熠生辉。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条“纵贯线”引发“蝴蝶效应”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