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病榻前无微不至,只为不留孝德遗憾,安宁、祥和,弥留之际四目相对———
父亲临终前敬他一个军礼
图片
  

本报记者 谢岩
  从一把剃头推子,到熟练的导尿技术;从昼夜不息的悉心照料,到父亲弥留之际的一个军礼……陈长赋并不伟岸的身躯,成为晚年多病的老父亲最坚实的靠山;他细致入微的照料,没有为自己和亲人留下丝毫“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15年练就剃头技巧 5年为老父导尿
  2000年,陈长赋的父亲患脑血栓,原本矍铄康健的老人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踱着步子在村子里四处溜达了。老人一辈子好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绝不肯麻烦儿女,如今老了,却半身不遂。
  望着出院后身体和精神都日渐消沉的父亲,陈长赋心乱如麻,身体上的病在亲人的照料下可以一天天好起来,但精神一旦垮了就再也站不起来了。第二天,陈长赋去商场买来了剃头推子——— 父亲一辈子干净利落,隔三差五地就会去理发店刮脸、剃头,如今虽说他再难单独迈出家门,但原本的生活习惯不能变。
  从那天起,陈长赋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必定是打一盆热水,让父亲以最舒服的姿势躺下,用热毛巾给老人敷脸敷头,然后小心翼翼地为老人刮脸、掏耳朵、剪指甲……这一剃就是15年!
  15年来,他的剃头技巧日渐纯熟,剃头成为病床上老父亲难得的享受。为了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15年来,陈长赋从未出过远门,手机更是24小时随时待机。
  2009年,父亲再次因脑出血住院手术治疗,由于神经受损导致膀胱和前列腺功能丧失,小便时常梗阻,父亲拒绝膀胱造瘘手术,只能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要去医院三四次。
  无论酷暑严寒,不分黑夜白天,只要家里电话响起,那铃声就是陈长赋往家赶的冲锋号角。陈长赋白天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父亲的病床前度过的。时间长了,陈长赋觉得力尚能及,但年迈体弱的老父亲却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陈长赋下决心自学导尿技术,通过教材自学,网上观看视频,到医院向医生和护士请教,他终于掌握了一手熟练的导尿技术。自此,父亲再没因排尿出现过任何问题——— 陈长赋这一做,就是5个年头。
忍病痛8个日夜陪伴 临终前父亲敬他一个军礼
  2015年,对陈长赋来说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46岁的他突然开始消瘦,并伴随浑身乏力、出虚汗、心跳过速等症状,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他得了严重的甲状腺疾病,必须住院做进一步诊断治疗。
  他在青岛住院期间,父亲因病情恶化连续多次住进医院,母亲和兄弟姊妹们怕影响陈长赋的治疗,都隐瞒了父亲的病情。但父亲住院期间,嘴里却一直念叨着他的三儿子陈长赋。
  陈长赋知道父亲的病情后,预感父亲已时日无多。在医院的11天里,他不顾父亲及其他亲人的劝阻,硬是忍着病痛陪父亲度过了8个日夜。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陈长赋更是寸步不离地伺候在床前:为父亲剃了最后一次头,刮了最后一次脸,剪了最后一次指甲,洗了最后一次脚,导了最后一次尿,用手指抠出了最后一次大便。
  弥留之际,父亲没有留下太多言语,只是安静祥和地躺在床上,默默抬起自己的右手,对着当了十年兵的儿子行了一个郑重的军礼——— 陈长赋也立定站好,满含热泪地回了父亲一个庄严的军礼。
  父亲的敬礼充满感激,儿子的军礼满载无憾,这是父子俩在生离死别之际,留给对方最后的安慰。
  “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不留下任何遗憾,在父亲生前把该做的都做到,好过之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提起父亲的军礼,陈长赋仍然忍不住泪湿眼眶。
  如今,父亲已逝,80多岁的母亲依然健在。母亲精神矍铄,精力充沛,喜好新鲜事物。陈长赋就按照母亲的喜好,陪她聊聊天,逛逛超市,还买了笔墨纸砚,同母亲一起有板有眼地练起了书法。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让母亲天天过得开心快乐,是父亲的嘱托,也是陈长赋目前最大的愿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父亲临终前敬他一个军礼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