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日报伴我奔古稀
  

朱云泉
  我接触《日照日报》是从1993年夏天开始的。由于我有三位大专时的同学在日照日报社工作,所以与《日照日报》的接触自然就多了起来,又加上我在年轻时曾经干过一段新闻报道工作,因而对《日照日报》也就情有独钟。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日照日报》就要过60岁生日啦!回头一想,这25年来我是一直在关心和阅读《日照日报》中走过来的,她陪伴我从中年奔向古稀。2017年我被评选为日照日报“十佳读者”,在纪念《日照日报》创刊60周年的日子里,与读者分享我和《日照日报》的故事,抒发我对《日照日报》的深厚感情,感谢她陪伴我走过花甲,奔向古稀,让我这位退休老人重新焕发了青春。
  我从1993年调来日照工作后,就是一位《日照日报》的热心读者,我与《日照日报》可以说是不离不弃。我不仅愿意阅读,而且还热心向《日照日报》投稿,一旦发表稿件,我就千方百计地找一张收藏。我先后在《日照日报》上发表过诗歌、散文、通讯、消息、人物特写、照片等百余件作品。在我写的人物通讯、访问记、回忆录中,涉及到“莒县书画六老”、中国原驻苏联大使于洪亮,莒县籍浙江日报社原总编、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于冠西等。
  在我担任日照市冬泳协会主席的十年时间里,《日照日报》发表有关反映冬泳活动的消息、图片30余件,其中由记者谢岩采写题为《冬泳老朱》的长篇报道以整版篇幅发表。2002年9月,以半版篇幅发表了题为《气韵万里缀华章——— 台湾赵氏父子书画联展巡礼》的报道后,在日照和台湾同时引起了极大反响,台湾莒县同乡会主办的《古城阳》期刊马上转载,并委托赴台考察的时任莒县县委书记王斌同志带去50余册。2009年10月,我发表的《我为小平当特使——— 莒县籍原驻苏大使于洪亮访谈录》先后被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价值中国网、豆丁网、航海集邮日志、中华文本库转载,还被编入《教学设计范文》。2016年2月,我和记者刘祥彩在《黄海晨刊》上联名发表一篇《英国帅哥与日照女孩喜结良缘》的报道,马上被英国格拉斯哥华人社区和英国圣安德鲁斯华人社区英格兰林肯社区网站转载。
  自从《日照日报》推出电子版以后,我不甘落伍,很快就掌握了查看阅读电子版的方法。我认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不仅方便了工作,提高了效率,而且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日照日报》的办报理念和服务水平越来越人性化。
  我退休后常回老家莒县农村居住,但几天看不到《日照日报》,心里就发闷,一有空便往县城跑。有了电子报纸后,我坐在农村的炕头上就能用手机阅读当天的《日照日报》。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为我这古稀老人插上了暮年腾飞的翅膀,不仅增添了我对新生活的无穷乐趣和美好向往,而且为我的退休生活充实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我还把日照新闻网当成一个信息平台,除了早晚两次浏览时事新闻外,还通过网络设立了属于自己专用的电子信箱、QQ、微信、微博;注册加入了本市及全国各地的论坛、QQ群、微信群20余个,与2000余名网友加入了通讯录和朋友圈。在这众多的网友中,有本地乡亲父老,也有临沂、青岛、济南、北京、西安、武汉等各大中城市的。其中不乏全国闻名的作家、诗人、学者、教授和各类专家,就连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的留学生、博士生导师也时常与我交流互动。
  2016年,我有幸获得日照市“十佳孝德家庭”和“五好退休干部党员”殊荣;2017年获得“山东省最美家庭”称号;今年,还被日照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表彰为“模范五老志愿者”。
  在《日照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触景生情,赋诗一首,祝《日照日报》生日快乐!
  日映黄海平台展,党性民心融一坛。新闻使命牢记胸,不忘初心筑梦圆。日照故事大家讲,文明城市众人建。舆论引导正能量,开创媒体新局面。(作者系市人社局退休干部)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征文】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日报伴我奔古稀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