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滕兆敏:用一顿饭,暖一座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夏宗伟
  一顿免费的午餐,能改变什么?可能改变一位无劳动能力群众的生活质量。要是建一处爱心食堂呢?就能解决一个村的无劳动能力群众得以实现集中供养。那么这个叫“摆渡”的爱心食堂,就在日照,且已有10处了。
  日照市“摆渡”爱心食堂·超市精准志愿扶贫项目,重点对偏远农村的高龄孤寡、残疾智障、困境青少年等特困群体、贫困村的特困户开展有针对性地帮扶,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项目以“党委政府主办、文明单位协办、志愿组织承办、社会各界帮办”的“四办”模式常态运行,“爱心食堂”每天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午餐,为贫困户妇女提供就业岗位;“爱心超市”为贫困户提供衣服、被褥、米、面、油等免费物资,从而解决了无劳动能力群众有钱有物却吃不上饭的困难。目前,该扶贫项目持续帮扶对象达到155人。
  “摆渡”爱心食堂·超市项目的发起人是滕兆敏,日照爱心志愿者联合会会长。近日,记者对他进行了深入采访。

受过苦,见不得别人受苦
“对于许多人来说,贫困只是个‘传说’,但我却真切地体会过。我小时候要过饭,你信吗?”说这话时,滕兆敏明亮的眼睛里噙着泪水。
  1978年,滕兆敏出生在五莲县的一个小山村。贫苦和饥饿如影随形,充斥着他的整个童年。
  姊妹6个,家里就更穷。滕兆敏的记忆中,似乎所有的痛苦都与食物有关。家里穷,邻居也时有帮衬。东邻送棵白菜,西邻送个萝卜,有时还会给一两件旧衣服,借给点粮食。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滕兆敏就是这样在饥饿中、妹妹们饥饿的哭声中、母亲无尽的叹息中……磕磕绊绊地长大了。
  他也把母亲反复的叮咛烙在了心底:要记住别人的好,长大后千万要报恩!
  滕兆敏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三个姐姐,两个妹妹,除了他和最小的妹妹,其余的姐妹都辍学了。
  1996年,滕兆敏考上大学。他给自己定下了两个目标:自立、报恩!他对大学时光格外珍惜,每天除了上好课,就是泡在图书馆;每周末至少一天参加志愿活动:支教,到敬老院陪护老人;假期打短工,赚一点生活费。
  1998年,大学毕业后,滕兆敏报名参军,到山西大同服役3年。当时,部队每个月都会发二十多块钱的津贴,而过惯节俭生活的滕兆敏,摸到钱也不知该怎样花,因此每个月除去必须要用的花费,他总能省下一些。
  部队周围是矿区,村子里生活着一些贫困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大多没有经济来源,靠捡煤核维持生计。“每当看到那些灰头土脸的小孩,我感同身受就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打心眼里就忍不住想帮帮他们,省下的这笔钱我就拿去给他们了,哪怕只够他们买个本子买支铅笔,我也觉得心里舒坦很多。”在部队待了3年,这样的事也做了3年。
  从部队退伍后,滕兆敏回到日照,经过一番努力,事业也渐渐有了起色。但在闲暇时,他仍旧坚持着做公益,平时看到有志愿者活动就去参加,看到贫困孤寡、空巢老人或留守儿童就去帮一把,宣传消防知识的活动也从不落下。
  投身公益的16年间,他曾义务陪护东港区十里堡村的“献血冠军”林庆华25天;
  他曾与白血病女孩“国家美”一同为山里的孩子们圆了1001个梦;
  他曾为东港区后鹅庄村的李小龙换肾举行义演募捐,通过呼吁募集善款13余万元,助其成功换肾;
  他曾帮助后村镇高位截瘫、32年未出家门的周飞圆梦北京,实现了周飞期待已久的“心灵史诗”;
  他曾定点帮扶后村镇陈家沟小学,带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六一节日礼物”“爱心面包”“进城看大海吃西餐”等系列公益活动;
  ……“我苦过,所以再也不想见到别人受苦。”滕兆敏用一点点的努力,帮助着身边一个又一个无助的人。“人性都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从2006年起,滕兆敏发动社会有爱心的朋友和自己一起做公益,刚开始是几个人,后来是十几个,几十个……经过5年的筹备、发展,2011年7月,日照爱心志愿者联合会正式成立!

爱无疆,能帮就帮建起食堂
  2016年,为响应日照市精准扶贫工作号召,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领域中的作用,滕兆敏成立了山东省首家专注于精准扶贫的专业志愿团体———日照市扶贫志愿者协会。紧紧围绕日照市建档立卡的各类贫困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扶贫活动。
  经过近一年的走访、实地调研,反复论证,滕兆敏带领协会启动了“摆渡”爱心食堂·超市志愿扶贫互助养老公益项目。
  2016年11月19日,试运行了两个半月的日照市首家“摆渡”爱心食堂·超市,在莒县龙山镇北上涧村正式运行。该食堂为10位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士提供免费午餐,其中高龄孤寡老人8名,残障人员1名,困境青少年1名。
  北上涧村76岁的孤寡老人董相洲,家里连口像样的铁锅都没有。“摆渡”爱心食堂运行前,他吃了上顿没下顿,饿了就向邻居讨口吃的,就这样的日子他糊弄着过了10多年。
  食堂开餐的第一天,碗口大的馒头,董相洲一顿吃了8个,外加3大碗菜。滕兆敏看着,泪在眼里打转,因为他知道老人怎么想的:“这样的好事,说不定过几天就没有了,得趁着食堂还开着,快多吃点。”直到现在,董相洲整天的体力就依靠中午这一顿免费午餐,每次食堂吃水饺,他都盛上满满的两大碗摆在面前。
  爱心食堂的建成不但大大改善了被帮扶对象的生活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2017年3月,董相洲没有像往常一样去食堂吃饭。第一天中午,食堂工作人员并没有太在意,以为老人家有事耽误了吃饭时间。第二天,董相洲还没来。食堂工作人员察觉到事情不妙,因平时老董9点准时在食堂等候,风雨无阻。工作人员来到董相洲家里,发现他躺在炕上一动不动,额头烫人。便立即请来村医进行救治。一星期后,董相洲老人的身体状态恢复了,对食堂充满了感激:要不是你们去瞅瞅我,我就病死了,我就活在你们手里啊。
  2017年7月15日,我市第五处“摆渡”爱心食堂·超市在东港区陈疃镇堰村正式运行。
  2018年1月16日,我市第十处“摆渡”爱心食堂·超市在岚山区黄墩镇上双疃村正式运行。
  此外,扶贫志愿者协会还依托爱心食堂建立了3处“摆渡”日间照料中心。中心配备床位、电视等基本设施,村里专业医护人员定期为特护老人提供特色护理服务,每位老人都建立健康档案,每周为老人测量血压并建立血压档案。社会工作者进驻农村定期到照料中心为老人们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增加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特殊人群提供更多爱心服务。
  每到饭点,老人们都聚在爱心食堂聊聊家常,晒晒太阳,稍有劳动能力的,帮食堂的工作人员打个下手……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东港区陈疃镇51岁的彭军贤,因患侏儒症,常受到歧视。“不管走在哪,人们都会回过头多看我几眼,然后就戳着我的脊梁骨说这说那,我都习惯了!”彭军贤说。食堂运行后,经常会有志愿者去食堂服务,彭军贤也闲不住,见缝插针的帮忙。有一次他找到滕兆敏说:“我去世后,想捐献自己的遗体,也学你们做次志愿者,回馈社会!”

梦未圆,希望建一个特殊敬老院
  认识滕兆敏的人,都会问他一个相同的问题:“帮助了那么多人,你图什么?”
  这个问题,滕兆敏想了十几年,至今都不知该如何回答……“想不通就不想,埋头干点事更实在!”滕兆敏这样回答自己!
  房租、人员工资、米、面、油、蛋、肉、水电、煤气、菜……按每天供养13位帮扶对象算,一处爱心食堂每年约需要支出63600元左右,滕兆敏提供的一份爱心食堂的支出明细上,对每一份支出都精打细算。“摆渡”爱心食堂·超市从筹备之初,就得到了日照市文明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运行中,逐渐摸索出了“党委政府主办、文明单位协办、志愿组织承办、社会各界帮办”的“四办”模式。一些爱心单位、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纷纷参与到志愿扶贫的行列中。
  截至目前,10处爱心食堂、3处“摆渡”日间照料中心的帮扶对象达到155人,日常运行费用除了部分由爱心单位、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外,大部分由滕兆敏自己承担。“前期建设食堂花费近50万元,爱心单位的一次性帮扶总计12万元左右。”滕兆敏说,“食堂最长的运行两年了,最短也半年了,从没有开口问谁要过钱物,张不开口!尽管花费很多,但是心里踏实,干的是正事,不虚!”
  食堂建成后,爱心变成了责任。食堂的柴米油盐配送,滕兆敏自己开车送。东港、岚山、莒县、五莲转圈地跑,有时候累的车都开不动了,从陈疃到日照在路上都要休息好几次。
  回到日照的十几年间,滕兆敏一直做着建筑工程、从事着洗涤化妆品,赚来的钱,转手就拿去做公益了。经过多年的走访调查,滕兆敏发现,针对现阶段农村贫困高龄孤寡残障群体,“养老难”问题逐渐凸显,进敬老院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但公办敬老院好但该群体又不符合条件,进私家敬老院花费又太高。所以如今,滕兆敏已经不满足于“摆渡”爱心食堂·超市提供免费午餐式的帮扶模式,而是心心念念想要建一处“摆渡”养老院,一处专门针对贫困残障群体的“免费”养老院。
  他这样构想:在这个敬老院里,住着的全都是衣食无着落的失能老人以及无人照料、生活难自理的贫困残疾人;同时为那些有特长和梦想的残疾人搭建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从社会上招募那些下岗且难就业的中年妇女,经过专业的护理培训之后来担任护工。在老人们的生活上,所需蔬菜、油等部分生活物品尽量实行自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那些劳动惯了又不想闲下来的老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的在敬老院里种些小菜,即让老人们吃上自己亲手劳动收获的蔬菜,又能让老人在闲暇之余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算是锻炼身体了。
  脑子里一想到这样的“理想国”,滕兆敏都能自己笑出声来。可是更大的难题还摆在面前:建敬老院的地皮和资金从何而来?自己做生意挣得钱用来帮助特困群体勉勉强强够用,拿来建敬老院的话,可真是杯水车薪!
  什么是公益?“当你看到一个陌生的孩子摔倒了,你顺手把他扶起来,帮他擦掉眼泪再帮他拍拍身上的土,孩子笑了,这就是我心里的公益。”
  什么是梦想?“去扶起更多跌倒的孩子!”
  尽己之力,能帮就帮!40岁的滕兆敏,对公益和梦想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坚持!愿他早日圆梦!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阳光日照 志愿之城】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滕兆敏:用一顿饭,暖一座城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