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金额较小、隐蔽性强……
“影子服务”正偷走您的手机话费
图片

  “不经常翻阅自己的详细话费单据”“如果月话费额没有明显波动,不会想到查看详细账单”。电信“影子服务”因涉及金额较小、隐蔽性强,许多消费者不容易发现。但在消费者不知情或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运营商开通了某项收费服务,这种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侵权现象影响恶劣
  在一家金融企业工作的侯媚娜接受采访时,才打开了自己很久没看的手机账单,突然发现5月份的手机资费高达314元,账单中显示有两项增值业务费,分别是绿色邮箱和联通秘书,费用共计10元,此外还有一项手机上网流量费为120元。侯媚娜立刻致电中国联通客服后,才知道120元是她此前购买的流量日包,但实际并未使用,在申诉后中国联通退还了她120元。中国联通客服还解释说,绿色邮箱和联通秘书是免费赠送的。
  记者梳理发现,关于通信运营商“影子服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未经消费者同意,开通或更改收费业务;以免费体验的形式为消费者开通某项服务,该服务免费期满后,未经消费者同意,转为收费服务;消费者申请开通某项业务后,运营商并未实际提供服务,却扣取相关费用。
  一般情况下,电信“影子服务”因为涉及金额较小、隐蔽性很强,让许多消费者难以察觉。即使发现了问题,由于涉及金额不大,大多数人也都会选择取消服务而不再深究。
  事实上,虽然损失金额不大,但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运营商开通了某项收费服务,且运营商在推介其服务时存在误导性遗漏,这种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二次确认”执行不力
  《关于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通知》中要求,“用户申请订制包月类、订阅类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时,基础电信企业应当事先请求用户确认,未经用户确认反馈的,视为订制不成立,且不得向用户收费”。
  但一些消费者反映,移动信息服务收费需向用户发送“二次确认”信息这个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有很多消费者最初是接到运营商的电话,称免费赠送其某项电信服务,在开通后很快就悄悄变成了收费项目,但在收费前并没有收到“二次确认”信息。
  这种电话营销“影子服务”,是个别基层电信企业通过“模糊资费内容”“先免费后收费”等不规范的电话营销行为,为用户定制、变更业务、套餐资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马慧解释说,目前,电话营销主要存在于运营商部分县区一级基层公司,其能够存在的深层根源在于市场竞争和经营考核压力。基层公司为完成销售业绩,采用电话营销方式,向用户推荐一些产品或套餐。
  “为了降低人员成本,运营商一般会将营销任务外包给专门的外呼公司操作。”马慧介绍说,外呼公司为了完成更多营销任务,往往不按运营商制定的外呼管理规范操作,经常会出现“模糊资费内容”“先免费后收费”等不规范行为。同时,运营商缺乏过程监控、后期稽核,进而助长了外呼营销中的不规范行为。
收费应公开透明
  多位受访者也向记者表示,近年来遭遇的“影子服务”越来越少,而且如果真的发生不合理扣费问题,与运营商申诉往往是管用的。如果再不行,还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
  然而,完全让“影子服务”消失,仅靠消费者申诉是远远不够的,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并加强责任追究,倒逼运营商自查自纠。
  同时,广大用户要谨慎对待各类营销电话,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定制业务,切莫贪图小便宜。可通过追问,进一步确认电话营销内容;也可通过回拨企业客服电话、到营业厅或网厅自行办理等方式办理业务。同时,用户可定期通过客服热线、网厅等渠道查询消费账单,对自己的消费情况有疑问的,可及时拨打企业的客服热线进行咨询或投诉。
  “电信企业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制度,确保资费收费公开透明,业务宣传真实准确,严格执行增值业务定制二次确认和消费提醒,杜绝不明扣费,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马慧说。
  (据《经济日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经济】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影子服务”正偷走您的手机话费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