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105岁老人刘桂英:
“做梦都没想过赶上这么个好时候”
本报通讯员 朱云泉 宋成泰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莒县长岭镇后夏庄村,有一位105岁的女性老人,名字叫刘桂英。7月7日刚刚过完105岁生日。30多位儿孙和亲属聚会为她祝寿。按照辈份,分批向老人行跪拜之礼。老寿星一边吃着生日蛋糕一边高兴地说:“俺连做梦都没想过,俺这个100多岁的老妈妈还赶上这么个好时候!”一
  刘桂英,出生于1913年6月24日。娘家一家8口人,祖辈受穷,靠讨饭为生。刘桂英19岁就嫁给后夏庄村的蒋凤和为妻。两个人相依为命,育有一女两男。嫁到婆家后仍然过着穷苦日子。幸亏土改时分了几亩土地,生活才有了保障。丈夫蒋凤和是村里的民兵积极分子,支援淮海战役时受到风寒,耽误治疗,于1949年去世,当时最小的孩子还没出世。艰辛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了刘桂英一个人身上。老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带着3个孩子一路艰辛地走了过来。刘桂英经历过战争、贫困、饥饿、灾难,但老人家一直乐观、开朗地面对生活。她含辛茹苦地将3个子女抚养成人,教育他们一定要勤俭节约、与人为善、敢于担当,孩子们也都懂事孝顺,儿孙 们 都 争 着 对 她尽孝。
  老人心满意足地说:“国家给的钱够花的了,村里对我照顾得也很好。3个孙子、3个重孙子对我都孝顺,给我的好东西一年到头吃不完,5年前我孙子就当上爷爷了,五世同堂了。人家夸俺的命好,我说是社会好,是托共产党的福。遇上今天这个新时代,让我活过了百岁,我算是值了!”二
  刘桂英老人一生粗食淡饭,在那艰苦的年代,只有大年初一才能吃上一顿水饺。平日过节、来客包饺子,都是让给孩子们吃,自己留下六七个卷在地瓜干煎饼里吃。
  刘桂英老人胃口很好,从不挑食,80岁以前从未像样地吃顿肉,逢年过节杀只鸡上坟,肉都给孩子们吃,自己只吃鸡血和鸡肠子,能够美美地吃上顿肉是老人一生的愿望,如今,愿望实现了。“我3天能吃一只鸡,一顿能吃半斤肥猪肉。”老人如是说。
  邻村前夏庄农历三、八逢集,老人每集必赶。只见她自己挪动着“金镰小脚”,还不拄柺杖。她风趣地说:“我要是拄拐杖走路,人家会说我老了,我要是不去赶集,乡邻们会认为我死了!”
  刘桂英老人不吸烟、不喝酒,至今还不知茶水是什么味道。100年来从未得过什么病,最多就是风寒感冒,从没住过医院。
  刘桂英老人吃的,都是自己去买,想吃啥就买啥。在集上慢慢逛逛,看看人,与熟悉的人搭个腔,聊聊天,说说心里话,散散心。回来买点肉、点心、小咸菜、虾皮之类的生活日用品,这一习惯老人坚持几十年了。
  刘桂英老人还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风雨无阻,很有规律。老人精力充沛,从来不睡午觉。
  刘桂英老人一生勤劳,从没有歇着的时候,她闲不住,邻里关系很好。如今儿孙辈六七家子了,每家扫天井、喂鸡喂猪、洗衣服,什么活都干,但从来不在儿孙家里吃饭,她说自己做的好吃,适合自己的口味。别人送给她的保健品她说不好吃,吃不来那味道,还是麦子煎饼卷鸡蛋好吃。
  除了勤劳吃苦、心胸豁达之外,刘桂英老人长寿的原因还与慈孝善良的家风有一定的关系。
  刘桂英从年轻时就教育子女,树立起了孝善担当的好家风,从而让全家生活滋润美满,她希望后辈们能把这种家风代代相传,希望儿孙们本分做人、踏实做事,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据莒县老龄委介绍,近年来,党和国家的政策对老年人越来越关怀,农村百岁老人每月补助500元,其中省、市各200元,县级配套100元。截至2017年12月底,莒县共有百岁老人62名,年龄最大的106岁,呈现出百岁老人健在人数逐年增加和最高年龄有所提高的趋势。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老爸老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梦都没想过赶上这么个好时候”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