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除了“贴秋膘”立秋还有这些传统民俗
图片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唐代诗人刘言史的这首《立秋》诗描写了夏秋之交时的景色:云朵飘移的天空收起了夏天的景色,草木的枝叶随风摇动,响起了秋天的声音。也就是说,炎热的夏季结束,秋天就要开始了。农谚说“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是说立秋的时间大多在农历的六月底七月初。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此后,天气将由热转凉。从古至今,在立秋时节民间流传着很多民俗。
贴秋膘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有“悬秤称人”的习俗,和立夏之日所称之数相比较,以检验人们过夏后的肥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秋补”,即“贴秋膘”。
  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之后,天气开始凉爽,人们的食欲大振。依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冬需要进补。要在体内储存脂肪和能量,以抵御即将来临的寒冬。因此立秋这天,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贴秋膘一般要吃营养丰富的肉类食品,以肉贴膘。这一天,人们一般要炖肉、炖鸡、炖鸭、烧鱼或包肉馅饺子。
祭神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古人将秋与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认为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因此天子要率文武百官到西郊迎秋祭白帝。据《礼记·月令》记载,在周代,立秋节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
  到了汉代,仍然继承了这一习俗。《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说:“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戴楸叶
  在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高声奏道:“秋来了。”随着奏报的声音,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这就是报秋。
  在宋朝,立秋之日,男女老少有戴楸叶的习俗,据说,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有的地方不仅戴楸叶,而且还把楸叶或树枝编成帽子戴,既可以应时序,又可以乘凉消暑。《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由于楸树之“楸”与秋天之“秋”同音,人们戴楸叶,表示是为了迎接秋天。到了南宋,这种风俗更为盛行。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立秋》诗中说:“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诗中的“折枝楸叶”指的就是当时戴楸叶、应时序的立秋节俗。
  到了元代,这种习俗传入了宫中,身为蒙族的王公大臣也接受了汉族的节俗。明代,戴楸叶之俗更加流行,明朝人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说:“男女咸戴楸叶。”除了戴楸叶之外,还做成中药楸叶膏。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养生学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立秋,太阳未升,采楸叶熬膏,擦疮疡立愈,名楸叶膏。”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为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朝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立秋时节,正是各种瓜果成熟上市的季节,品种繁多,花样齐全,人们也正好尝鲜。《东京梦华录》记载:“是月,瓜果梨枣方盛,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立秋之时,天气变得越来越凉爽干燥,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营养、水分含量比较大的瓜果,这样也能很好地弥补“苦夏”大量出汗而流失掉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说是很有好处的,因此民间有句话说:“立秋以后吃六瓜,不用花钱把药抓。”在江苏无锡、浙江湖州等地,立秋时吃西瓜、喝烧酒,人们认为如此可免疟疾。在北京,咬秋的习俗为立秋日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天津则讲究在立秋的时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这样可免腹泻。而啃秋的习俗到了上海则变成了向亲友邻舍相互馈赠西瓜。在山东,人们立秋“咬秋”吃的是饺子。立秋当天,年长之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家家户户在立秋之时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据《燕赵晚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读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除了“贴秋膘”立秋还有这些传统民俗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