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我们除了羡慕,只能是赞美了
——15位获奖诗人眼中的日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王娟 刘彦美 黄建玲 隋言晨 秦晓涵
  以诗之名,共襄盛会。9月15日至16日,首届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开幕式及颁奖大会系列活动在我市举行,众多诗坛名家、学者、作家、诗人欢聚一起,分别来到诗词广场、大暖帐、瀚林春诗意茶园、国家海滨森林公园、万泽丰海上牧歌平台等地,用诗人的眼光,近距离了解日照,感受日照,发现他们眼中的“日照之美”。

“感谢日照赋予我的诗歌荣耀”

嘉宾:陆承
  “日照这座海滨城市给我的印象就是:宽广、柔美。雨色中,更显温润、诗意。”第一次来日照的陆承说道。
  他的诗歌作品《日照八章:太阳神、大海和众生的私语与花朵》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对此,他说很感谢评委的赏识,也感谢日照赋予他的诗歌荣耀。
  陆承说,《日照八章:太阳神、大海和众生的私语与花朵》的创作,于九章抑或九歌的命名彷徨中尘埃落定,并试图借助日光初照的隐喻,描摹出他所想象的日照版图的华彩和微小。这是内陆对海洋的虚构,也是诗在神性和人性之间的一种探索和构建。
  谈到此次诗歌节,他表示,可谓快捷,工作效率之快远远超出国内同类活动;可谓精准,无论会务乃至细节沟通都显出主办方的诚意以及运筹的素养;可谓诗意,采风之地诗情斑驳,意蕴深远,晚宴晚会又设置于海上轮航,彰显了对世俗生活的雕饰和超越。
  希望诗歌节继续拓展广度、深度,使之成为中国地理版图上具有品牌效应的诗歌活动。

来日照就像回到了诗歌的家

嘉宾:华白碱
  华白碱是一名职业地理工作者,他说他所熟悉的主要是地理无人区,因为在野外呆久了,所以一直离城市和乡村有点儿远。
  “这些年,我断断续续地来日照,有时是到海边,有时是到茶园,曾在夏庄茶园住了几天;参加采风活动,浮来山银杏树下、“本色”纪念馆也曾到过。”华白碱说,他特别喜欢日照城外的那些山、山上的村庄,喜欢日照的整体色调、色彩。日照的确像一幅画,亲切又陌生的画。总得来说,感觉日照很远,又很近。
  对于他此次参赛的诗歌节作品《日照地理》,华白碱表示,就是他在日照所有感受与经验的叠加。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的,包括诗歌中的那块“小石头”,包括那片“银杏叶”。这首诗,其实还没有写完,只写了7节,他还可再写7节,甚至更多。
  来日照,就像回到了诗歌的家。

感谢那些为诗歌付出的人们

嘉宾:上官南华(刘鹏)
  “我是土生土长的日照人,家乡风土人情作为基因已流入我的生命,自然浸润所有的诗中。很多作品未必出现家乡的名字,但内蕴流动的血脉是家乡情怀。”上官南华(刘鹏)表示。
  参加此次诗歌节感受很深,上官南华(刘鹏)说,缩小一下版图,他已经在日照市区生活二十多年了,人生最好的华年都在这里。作为一个诗写作者,有感而发,早已写过家乡的很多诗作品,也在刊物发表过。此次参加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是一件盛事,也是本地人诗写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但对诗写作本身反而觉得很拘束,也很局促,作为主题性、命题性诗写作很艰难。因此,更会特别用心,这也是对家乡的另一种诗的回报。
  感谢家乡各方合作共襄诗事,打造诗意日照,繁荣文化,提升日照内涵品质。感谢那些为诗歌付出的人们。

日照,她需要诗意的表达和歌咏

嘉宾:罗兴坤
  一提到日照,人们就会立即想到美丽的大海、蓝天、阳光、金沙滩。罗兴坤,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日照人,对这种美亲感深受。
  他说,日照,她需要诗意的表达和歌咏,而这次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正为生活和诗歌提供了妥帖的默契和大海般的平台。因身处日照,书写日照是他久有的情结,这次诗歌大赛又一次点燃了他内心积蓄已久的情愫。
  “我构造了一个新颖的抒情喻体,以大海和阳光的交响为书写的开端来展开,并展开联想挖掘生命的底蕴,让日照在古老的历史文化里浴火重生。在横面上,选取最能代表日照时代文化的绿茶,作为一个地方爱的博大情怀来拓宽,从而完成了《日照三章》的诗歌写作。”罗兴坤谈起创作过程依然很是兴奋。
  这次诗歌节,使人们通过诗歌这一优美的视角,进一步认识、亲近了活力日照、诗意日照、大美日照,提升了日照的知名度。通过这次诗歌节,也使日照增添了更美的诗意,促进了日照诗歌、文学创作的繁荣。

日照是太阳的老家

嘉宾:冯艳华
  “我是第一次来日照,第一眼的感觉是日照别具一格的建筑,看起来就很艺术,一定有许多的文化元素在里面。绿化也不错的,感觉没走多远就能看到带有艺术形态的公园,看起来也很惬意。日照人更是没得说,热情、诚实,处处彰显着儒家的文明礼仪。”谈到日照,冯艳华感触很深。
  对于此次参赛,冯艳华说,在《冉,我在日照等你》作品中她借了一个字———“冉”。这个字是她突然想到的,也是她在了解日照这座城市时想到的,日照是太阳的老家,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冉冉,就是太阳升起来的动画,所以,她就决定用“冉”这个字。整首诗的创作也是费了心思的。首先,要不同于普通的景色描写,语言上要活,要创新,还要在诗意上深度挖掘。为此,冯艳华就用了一个“故事”的线来贯穿整首诗。悄悄地告诉你:冉,是有影子的。

日照是诗的浴场,诗的海洋

嘉宾:金国泉
  “日照给我的印象的确美,正如我诗中所写的:这里有不睡的海风,不醒的礁石,不熄的灯火,不醉的星辰。”第一次来日照的金国泉发出感慨,要说给我印象最深的,那还是诗,到处都有诗情、诗意,日照是诗的浴场,诗的海洋。就连我们步入会场,也是“沿着诗歌的方向”!
  谈到这次诗歌节活动,金国泉表示活动办得非常成功,成功的诗赛又伴随着一系列的诗歌活动,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倾注了主办方大量的心血和智慧,这在全国那么多的诗歌赛中并不多见。最后,金国泉希望之后再次以诗的名义在日照相聚!

日照这座城市让人觉得很舒服

嘉宾:曾纪虎
  我不知道未来性如何走进了这座城市/我见过翠绿的、神秘的波浪/一一卧在附近的海面上
  曾纪虎在自己的诗中这样描述。
  “我对万平口以及婚庆园的印象最深。十多米外就是一条安谧的海水线,呈现的蓝似乎伸手可及。”这是曾纪虎第一次来日照的印象。当记者问起面对十多米外就是一条安谧的海水线是怎样的感受时,他的回答是,放松。
  是的,这里就是让人觉得舒服。曾纪虎说,在这里,可以安静地与朋友聊及各自的近况:他们的写作、生活,以及可能遇到的读与写的状态,这种感觉很好。
  “这次活动很好,组织者谦虚、周全、细致;日照也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曾纪虎表示。

我们除了羡慕,只能是赞美了

嘉宾:镜子(刘静)
  “从行走上看,我确实是第一次来日照,其实为了有深度地写好这次征文,我已经从精神层面把日照认真地走了一遍。”谈到日照给刘静的印象,他套用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这是个诗意栖居的地方,确实,祖国把这么多这么美的阳光和负离子给了日照,我们除了羡慕,只能是赞美了。
  谈到这次活动,刘静说自己很荣幸参加这次诗歌节,这样大气场举办诗歌节的城市并不多见,很有意义。同时,刘静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通过一场音诗画的大型实景演出来挖掘、彰显日照诗歌节的精髓,提炼出太阳的光明与永恒、庇护与担当的新时代太阳精神。

把日照的阳光打成捆,扛回大连

嘉宾:姚德权
  来自河北的女诗人说,日照是太阳的老家。来自重庆的诗人说,要把日照的阳光放在重庆的火锅里。而姚德权说,那我就把日照的阳光打成捆,扛回大连。“虽说第一次来日照,但通过这次诗歌节,我已把日照这座城市深深地镌刻在心里。原想触摸一下日照的阳光,可是天公不作美,但我们还是冒着细雨把诗词广场、诗茶小镇、金沙滩都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姚德权幽默地说道。
  除了浓郁的文学氛围和人文景观外,姚德权认为最难得的是日照市委书记齐家滨亲临诗歌节现场并颁奖,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姿态。
  针对此次活动,姚德权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可以在《日照日报》副刊开辟一个专版,比如“作家眼里的日照”;也可以经常举办日照摄影展,让画面和文字把日照传播得更远,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

日照的海俘获了我的心灵

嘉宾:汪明
  “80后”诗人汪明来自安徽宣城,在这次获奖人员中,是较年轻的一位,但是他已经是一位“老诗人”了,从高中开始,到现在已经写诗十几年,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20余次。他的作品“日照的大海一次又一次俘获我的眼眸”(外一首)在本次诗歌节中获得了优秀奖。
  “其实我这是第一次来日照,以前主要是从电视上看到日照海的宣传片。”汪明告诉记者,他的工作在皖南山区,之前都是从电视上见到大海,但是大海的浩大一直让他有种亲近的感觉,恰逢日照举办诗歌节,日照又临海,所以,大海再次引起他写作的冲动,把脑海中关于大海的美用文字呈现了出来。
  “亲眼见到日照的大海,俘获的不止是眼眸还有心灵。”汪明说,日照的海比他诗中写到得还要美,大海一下子住进了他的心里。
  他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活动他感受到了日照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文化的重视和当地人的热情,同时也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做了诗歌方面的交流。
  “希望明年还有机会参加日照的诗歌节,我会用更好的作品,更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诗写日照 歌唱家乡

嘉宾:杨笑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土地,我的大海。”作为海边生海边长得“本土”获奖诗人杨笑天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作为了采访的开场白。
  他说,他的祖先以海为生,兄长现在还扬帆大海,儿时经常在海里戏浪捉鱼,与海有着深厚感情。他用“日照:我和每一滴水相对无言”(三首)表达了自己对大海的崇拜和对家乡的热爱。
  他告诉记者,作为日照人,能够在家门口参加这样高级别的诗歌节,他很自豪,也很振奋。同时,他也很珍惜诗写日照,歌唱家乡的机会,自己还要继续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他表示,首届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的举办,是日照市前所未有的诗歌盛会。这是宣传日照文化的美丽窗口,也必将极大促进日照的文学繁荣。

没想到和日照还有这样的缘分

嘉宾:徐俊
  “没想到和日照还有这样的缘分。”来自江苏扬州的徐俊,已经第四次来日照。以前来都是带孩子旅游,而这次是来领奖的,他写的“海眷日照”在本届诗歌节获得优秀奖,和日照还有这样的缘分,也是他没想到的。
  徐俊在暑假里经常带孩子来日照游玩,因此对日照颇为了解。
  “日照依海而建,依海而兴,海岸线长,无论工业、旅游业、渔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海,可以说大海眷顾着日照。”他说,看到首届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的征集启事,他就想到了日照的大海,提笔开始写作,几经修改,最终成作。
  他告诉记者,诗歌节的举办是一件非常有远见的文化活动,不仅为日照留下了好诗歌,更对宣传日照有提升。日照作为一座沿海新兴城市,干净、整洁、绿化覆盖率高又充满活力,对外地人非常有吸引力。

日照一直印在心里

嘉宾:刘贤明
  今年62岁的刘贤明,是本届诗歌节中较年长的一位。他现在定居青岛,祖籍日照。
  “这么多年第一次回故乡。”刘贤明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祖辈很早就离开了日照,到了他这一代,老家也没有近亲,就没再回来过。虽然没有回来,但还是时刻关注着故乡的发展。
  “我参加本届诗歌节,是想用‘故乡日照,你要牵着海岸线走’这首诗表达一位游子对故乡质朴的爱。”刘贤明说,能在故乡获奖让他很高兴,这也是故乡给他最难忘的记忆。他还将继续挖掘日照的人文厚土,为日照发展作贡献。
  同时,他表示,走进日照明显感觉到这是一座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这离不开日照对文化发展的重视。诗歌节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对日照的文化建设有推动作用。

愿做日照听涛人

嘉宾:刘光荣
  “你好,日照真是个好地方。”9月14日下午,刘光荣第一句话就迫不及待地表达他对日照的喜爱。
  刘光荣是重庆人,见惯了长江的惊涛拍岸,却宁愿在日照“做一个听涛的人,让生活从一张渔网里,滑逸而出”,他的诗中有着对日照的无限向往。
  在他心中,美丽的日照充满诗意,像童话般纯净,比诗更美,温柔娴静。他想象着看到日照的时候,“激动会如黄海一样涌入心房,这样的情感,唯用诗歌来表达。”
  当刘光荣站在浩瀚的海边,金黄的沙滩细腻温暖,无边无际的蔚蓝,辽阔高远。“看着辽阔的海天,就像做一个无边的人”,他席地而坐,与诗中的“远方”合影,高兴地说“这张(照片)好,就这张吧。”
  “日照比想象得更好,辽阔、美丽、安居、易居,情感如潮暗涌!”刘光荣看到了梦中的“海浪声声、快乐的风和轻盈的鸟”,他说“小长假要带上家人一起来”。

心向往之,以诗咏之

嘉宾:韩玉光
  “对日照,心向往之,诗咏之。”在韩玉光看来,“第一缕阳光落脚的地方,一定是一个值得我去的地方,诚如巴尔蒙特所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界上。’在这个意义上,我看见太阳城三个字的时候就感觉读到了一首好诗。
  韩玉光对日照的喜爱深刻美好:“来万平口,一日三浴,不亦快哉;去王家皂村,做一天渔民,出海,撒网;我刚刚吃了一碗海沙子,味道很香很鲜……”日照五莲山、九仙山、浮来山、灯塔等美景,都完美地融入他的《太阳城札记》。
  想象中,他坐在日照的沙滩上,想起巴黎诗人康帕内拉一生都在幻想建立幸福的社会,在狱中写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空想共产主义著作《太阳城》。那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理想社会。“我觉得日照就是一个理想的生活地,阳光、大海、沙滩,始终诱惑着我。”
  此次因为山西原平有活动,韩玉光没能亲自来一趟日照,他“期待下次有缘一见太阳城之风采”。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1 版: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们除了羡慕,只能是赞美了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