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龙尾村的传说与由来
  

(二)
柳树营

  那条青龙,因其父姓李,龙尾断去一截,后人称其为“秃尾巴老李”。
  却说秃尾巴老李并没有远去,而是一直盘桓他村东望子、成龙,以及五楼山、龙山一带的山上,为这一带行云布雨,护佑风调雨顺。
  如此一来,东海龙王不乐意了。此地雨水本来隶属东海龙王管辖,怎么此地下雨,他竟然不知呢?遂派一乌龟前去探听情况,这乌龟领命而来,找到正卧在龙墩之上小憩的秃尾巴老李,质问下雨之事,令其赶紧停止一切风雨之事,莫管闲事。秃尾巴老李一听,怒道:我在山东老家下雨,与你们何干!随即一挥龙掌,将乌龟拍死,小乌龟立地变成一块石头,这块乌龟石,仍在龙尾村东,距龙墩不远的地方。
  拍死乌龟之后,东海龙王气愤之极,立马去天庭找玉皇大帝主持公道,玉帝得知此事,遂招询秃尾巴老李,查明情况后,乃道,即为真龙就该归位,不能流落民间,看到秃尾巴老李少了尾巴,是属残疾,行雨困难,就安排在近海的山东负责雨水,造福百姓,而这一带就成了特区了。
  自此,李家村人为了感念秃尾巴老李,便将村名改为龙尾村,并沿用至今。
  秃尾巴老李勤于职守,山东一带自然旱涝有度,雨顺风调。
  有一次,为了降雨均匀,飞得离地较低,不曾想在莒县刘官庄镇李家楼的上空被一产妇的血光激了下来。村民看到此龙五丈有余,粗如石磨,只有半截尾巴,知道是秃尾巴老李。一连三日,阳光曝晒,天气炎热,人们纷纷担水、抬水、挑水为其润身,但效果不大,龙鳞都生蛆了,秃尾巴老李异常难受。这时年迈的李清正听说后,才知道自己的龙子害死亲娘,受上苍惩罚了,于是在家焚香祷告,向上天祈求,直到第九天上,东南方向漂来一团黑云,大雨降下,秃尾巴老李借雨腾空而去。
  秃尾巴老李在山东管辖雨水,成绩卓著。玉皇大帝看到了山东地方的富庶祥和,觉得秃尾巴老李管雨有方,很是欣慰,便经常在众龙面前表彰秃尾巴老李的功劳。如此一来,反而惹起了一些恶龙的羡慕嫉妒恨,便罗织罪名,联和上告,使秃尾巴老李遭受不白之冤,从而被发配到东北,跟白龙换防。
  当时在东北的是一条白龙,因为在白龙江经营数年,惯于作恶,权势稳定,自然不肯与秃尾巴老李调换,于是一场黑白大战在所难免。
  秃尾巴老李知晓白龙的作为,分析形势,觉得必须联系群众,才能取胜。于是连夜托梦给居住在东北的父老乡亲,言称自己要跟白龙决战,需老乡们帮助除害,要他们准备馒头与石灰,如果看到黑浪滚来就扔馒头,看到白浪滚来就下石灰,如此即可。结果第二天所有的山东老乡都做了同样的梦,于是大伙组织起来,按照秃尾巴老李的要求分头准备好,来到江边备战。
  不多时,江上波浪相激,云水动荡;时而风卷,时而雨骤。一会儿白浪汹涌,老乡们连忙撒石灰,白浪消退;一会儿黑浪滚动,人们快扔馒头,黑浪下潜。双龙直战得天昏地暗,惊心动魄!如此大战了三天两夜,渐才风平浪止,偃旗息鼓。最终秃尾巴老李战胜了白龙。
  就这样秃尾巴老李便在黑龙江驻守下来,开始整治歪风,理顺民情,调和风雨,造福民众,当地百姓便改此江为黑龙江,沿用至今。
  秃尾巴老李在东北之时,特别思念山东,想念家乡人。只要得知哪条船上有山东人,便会一路护航,保其平稳。直到现在,有船要渡黑龙江,必先问一声:“有山东人吗?”如果回答说有,艄公便起锚开船,就是在有风浪时,船也会稳稳地渡过;如果没人应答,艄公就要等一会,直到有山东人。后来就是没有山东人,人们也应答说有,只要说有,船就会确保平安渡过。
  龙尾村的李凤琛老人还讲述了他亲自经历的一件事情:红卫兵串联那年,他去东北,在渡黑龙江时,听到艄公问有山东人吗,他一激动,便说:“有山东龙尾的!”船开之后,虽江上风平浪静,船却非常颠簸,李凤琛大惊,忙问怎么回事,艄公笑道:“秃尾巴老李得知家乡来人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呐。”
  且说白龙败走山东后,便怀恨在心,把这方百姓视同仇人。尤其是对龙尾村,致其十年九旱,家乡父老苦不堪言。秃尾巴老李知道后,对白龙的行为无可奈何。便潜回家乡,从东海为龙尾村的父老通了一处海眼,并置两尊石龙把守,石龙栩栩如生,很是威严。此海眼现仍在龙尾村东,无论天有多旱、用水量有多大,海眼永不干涸。同时,秃尾巴老李又将海眼以东当年其父劳动时所饮用的龙泉,其母所饮用的龙母泉,以及它常出入的龙须泉全部打通连接,保证四泉之水取之不尽。
  据说秃尾巴老李除在每年的端阳节回莒祭母外,其他时间也常来莒。二
  秃尾巴老李传说中的一些遗迹,在龙尾村都能找到———
  龙头。位于莒县寨里河乡龙尾村村东。属天然石质龙头。两条石龙身粗两米围之不足,作探头饮水状,栩栩如生。双龙一雌一雄,镇守泉边,保护着海眼清泉永远清流不断。
  海眼。位于莒县寨里河乡龙尾村村东。直径两米余。无论天有多旱,长年不干。传说是秃尾巴老李专为家乡的村民所开,从东海穿于此地。
  龙泉。位于龙尾村村东。海眼东300米处。传说是秃尾巴老李父亲耕作饮水处。泉水长年不干。
  龙母泉。位于村东。龙泉北100米处。传说是秃尾巴老李母亲耕作饮水处。泉水长年不干。
  龙须泉。位于村东北。龙泉东200余米。传说是秃尾巴老李栖身处。时有两缕龙须流出泉外,因而得名。
  龙墩。位于村东,此石面积36平方米,状如坐墩,单独凸出地面,四周为土质。传说是秃尾巴老李行云布雨后,坐着休息的龙墩。
  旗杆座。位于村东,此石面积28平方米,状如旗杆底座,单独凸出地面,四周为土质。传说秃尾巴老李的龙王大旗就插在此处。
  马鞍石。位于村东,此石面积49平方米,状如马鞍,单独凸出地面,四周为土质。传说是秃尾巴老李所用马鞍。
  饮马槽。与马鞍石同为一石,从石的上面看,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槽,如同民间的饮马槽。传说秃尾巴老李被调黑龙江,已不需要此马鞍,便改成饮马槽把它放在这个地方,供乡亲饮马之用。
  龙母坟。位于村北。占地77亩。传说秃尾巴老李为其母所筑。此坟每到农历四月初五,必有大雾萦绕。皆言是秃尾巴老李前来为母亲上坟所至。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已经深入莒人记忆的血脉。这个传说,凝结着莒地的风物民俗,天文地理,善恶观念,天人感应,民生祭祀,以及伦理道德等因素与命题。也倡导着勤劳善良、忠厚贤孝的美好品德。
  在莒地,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已成为一个地方民间文化现象独立的存在着。(作者单位:莒县微电影协会)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地名故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龙尾村的传说与由来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