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爹娘的“规矩”
  

许月发
  我的老家是鲁西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奔腾的黄河到了这里就开始平缓,挖沟引渠接入的黄河水灌溉着这片土地,养育着家乡的人。那里有我魂牵梦萦的童年、少年时光,那里有我父母双亲的生活印记,那里是我的根。
  岁月如风,吹淡了曾经,模糊了记忆的闸门。转眼间,父母离开我已近十年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昔。父母都是简单朴实的人,家里没有什么家风家训,但父母用言传身教,教给我很多朴素的道理和“规矩”,令我受益终生。
“只要你们好好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
  家里兄弟姐妹六个,属我最小,跟哥哥姐姐比,我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偏爱。那个年代,上不起学是常有的事。母亲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却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只要你们好好学,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年少的我,每每想到母亲的话,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我和三哥上完高中后双双参军入伍。每当我们在部队有好的表现,最高兴的总是母亲。每当村里把“优秀士兵”的奖状敲锣打鼓送上门时,母亲高兴地直抹眼泪。那是母亲幸福的泪水。
  那时我每年一次的探亲假,对母亲来说简直比“过年”还开心,也是我最期盼的日子。一般我都会提前告诉母亲回去的日期,母亲总是掰着手指头数着,每天到村口望上几次,眼巴巴地盼着我回来。假期满了,离家的时候又到了,我实在不想母亲伤感,也不想母亲看到我流泪,便不让她送我,而往往转过头,就控制不住泪眼婆娑。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
  母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勤快、节俭、能过日子。家里孩子多,一件衣服要轮流穿,一个苹果要分成好几份,但拮据的生活却并没有减少我们的幸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母亲持家有方,凭着勤俭把一家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常常叮嘱我们的是“得学会攒钱,‘挣俩花三’可不行”“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日子是过出来的”。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没有睡过一次懒觉。尤其农忙季节,她起床最早,喂饱了猪,喂饱了鸡,添了羊草,收拾了院子后开始做早饭,然后下地干活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歇。
  印象最深的是和母亲一起喂猪。在那个生活贫困、日子艰难的年代,农村人养猪喂猪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猪最爱吃马齿苋,在我们老家叫“马蔗菜”。太阳快落山时,我放学后,母亲干完农活,总是叫上我和她一起去地里薅“马蔗菜”。夕阳西下,天渐渐黑了下来,篮子里的菜也冒了尖。缓上一口气,来不及多歇一会儿,母亲就蹲下身来把篮子的背绳,扛在肩膀上。她向前用力,我在后面也使劲往前推,母亲一手支撑着地面,一手扶护着背上的菜,慢慢双膝由跪到直立艰难地摇摇晃晃站起来,然后帮我也背起一小背篓。母亲的一大背篓,我的一小背篓,我们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回家去……
  母亲养的猪总会比别人家的肥。猪是一家人一年的生计。卖猪换来的钱,除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还能想方设法地攒一些。
“别贪小便宜,贪小便宜吃大亏”
  父亲勤劳、朴实、善良、忠厚。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生产队的时候,不管分配什么活儿,不管多累多苦,他总是保质保量完成,和大家一起干活的时候,他总是干得最卖力的那一个。大伙儿觉得父亲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就将生产队饲养员兼保管员的重任交给了父亲。
  “饲养员兼保管员”是个重要岗位,一方面需要保管生产队所有的生产工具,另一方面还要饲养、管理所有的牛。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从不贪小便宜的。作为保管员,他尽心尽责,把集体当成自己家来看管,从不开口子、卖人情,也从没往家里拿过一针一线。作为饲养员的父亲,每天铡草、加水,把牛养得个个膘肥体壮。
  那时候条件艰苦,农户家里住房都是土坯房,时常漏雨钻风,何况是生产队的牛棚呢?寒冷的冬天,父亲怕牛挨冻,入冬前就用芦苇做成帐子,将牛棚四周围得严严实实,不让牛受冻影响生长。
  父亲把牛照顾得如此周到,甚至比对亲生子女还好,让我们都不禁有些嫉妒。
  我从部队转业到机关工作后,父母不止一次跟我说过,“作为公家的人,就得讲公心,踏实干事”“别贪小便宜,贪小便宜吃大亏”……
  父母的这些话犹在耳畔,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深情期望。我怀念我爹我娘,也感谢爹娘给我留下的这些“规矩”,成为我一生的生活准则和精神财富。我常常对儿子说:“这些‘规矩’是咱家的‘传家宝’,要‘精神接力’,永远传承下去。”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爹娘的“规矩”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