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甲子山古今事说
  

辛崇敢
  甲子山位于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东部、巨峰镇北侧,其西南侧与莒南县交界。海拔480米,其山势险峻,怪石林立,山顶两石峰耸立如角,故名角子山。因方言“角”与甲近音,后演化为甲子山。
  相传战国时期,孙膑曾隐居此山,著作兵书。山半腰的西南坡有一洞,人们习称为“孙膑洞”。洞里有一清泉,常年流水不断。在清泉的左侧有一头独角牛,这里就是当年孙膑读书习武、著作兵书的修炼之处。在黄墩一带,还流传着不安好心的庞涓如何嫉妒有才有略的孙膑,暗中设计扰乱孙膑修炼的故事。还有传说,当年“八仙”曾在此山聚集,商讨如何对付盘踞东海的老龙王,尔后由此山巅驾起祥云经东海(指黄海)去了蓬莱。这些美丽的传说,给甲子山增添了名气和灵气。但真正让其远近闻名的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使甲子山充满了英雄的气概,聚起一座历史的丰碑。
  1940年9月,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七军百十一师进驻日照与莒县、莒南相连的甲子山区一带。该师在中共特别党员、师长常恩多和旅长万毅(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下,多数官兵倾向抗日,但有少数官兵坚持反动立场,蓄谋篡夺军权。1942年7月底,在病危中的常恩多将军为不让部队落入顽固派之手,遂与鲁苏战区总部政务处长郭维城研究起义方案,并由郭维城和副官刘唱凯分头准备。是年8月3日,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8月9日病逝)在郭维城等配合下,率所部2700余名官兵起义,奔赴八路军抗日根据地。部队整编后称为新百十一师。这就是著名的“八三”起义。
  该师一贯坚持反动立场的顽固派、三三一旅旅长孙焕彩等人乘机收拢残部,重组一 一一师,并勾结这一带的土顽李延修、朱信斋部共2000余人,强占了甲子山区。他们四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使这一带的人民不得安生。八路军山东军区为收复该地,从1942年8月到11月,连续进行了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
  1942年8月14日,八路军山东军区命令教导二旅六团(即老六团)、独立一团、山纵二旅五、六团及四团一部、滨海军区独立团和抗大一分校等部,连夜赶到甲子山区指定位置,先以三天时间,扫清了外围障碍。17日夜,从东西两个方向分别向敌发起攻击。激战一夜打退敌人三次反扑,攻下黄墩李家官庄及周围高地。尔后,两路汇和,向甲子山主峰进攻。18日,孙焕彩率部逃窜,八路军乘胜追击,歼敌一部。19日,敌残部逃往日(照)莒(县)公路以北,战役遂结束。此役共毙、伤敌500余人,俘敌650余人,缴获轻机枪5挺、平射炮1门。八路军伤亡400余人。后来这次战役被称为第一次甲子山战役。
  第二次甲子山战役。第一次甲子山战役后,甲子山区由八路军山纵二旅五、六团及四团一部坚守。1942年10月8日,顽军孙焕彩部伙同朱信斋、李延修部共4000余人,乘日军集结兵力向抗日根据地“扫荡”“蚕食”,我滨海抗日军民准备反“扫荡”之机,像一群恶狼一样,再次向甲子山发起进攻。11日,顽军分两路以钳形攻势由公路以北进犯甲子山区。一路向南攻占黄墩、滩井、崔家沟一带,逼近甲子山主峰;一路占领了薛庆、文疃、草岭,逼近浮棚山,遭到我八路军的迎头痛击。12日,坚守浮棚山阵地的八路军连续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于夜晚撤出阵地。13日,敌人向蒲旺阵地进犯,山纵二旅四、五团奋起反击,掩护六团撤出阵地。14日,接山东军区电令,因日军扫荡滨海地区,我军需集中力量反“扫荡”,为避免两面作战,讨顽战役即日停止,并调教五旅四团南返海陵执行反“扫荡”任务。10月18日,我军坚持甲子山的部队撤出阵地。此役共毙伤顽敌200余人。我八路军伤亡100余人,山纵二旅四团副团长赖光东壮烈牺牲。
  第三次甲子山战役是在1942年11月。为彻底消灭国民党顽固派,解放甲子山区的20万人民,八路军山东军区调集教导五旅、教导二旅六团、山纵二旅五团和六团,滨海军分区独立团、新百十一师、抗大一分校等部参战。战前,山东军区专门召开会议作了具体部署,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代市长陈光亲自指挥这次战斗。11月16日晚,参战各部进入指定位置。首先攻占了位于南端的三皇山、旋子口、南北山和甲子山西侧的浮棚山、蒲旺等地。17日凌晨开始,战至19日,敌被迫龟缩于位于莒南的址坊、刘家东山、石场一带。八路军一部监视敌人,一部休整。22日,八路军向各敌发起全面进攻,打退敌人多次反扑。26日,打退了前来增援的张里元部800余人。28日,八路军各部乘胜追击突围的敌人至泰(安)石(臼)路北,战役结束。此役毙伤敌1000余人,俘敌1137人,缴获各类武器528件,战马30余匹,弹药一宗。八路军伤亡500余人。甲子战役的胜利,开辟了向日莒公路以北发展的通道,打开了滨海区革命斗争的新局面,使根据地人民重见天日,为滨海地区向敌人实行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黄墩人民一直把甲子山战役的光辉历史铭记心中,继承发扬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时,公社名称曾叫“甲子山人民公社”。之后,在兴修水利的高潮中,各村一齐上阵,在甲子山下的陈家沟东南侧建起了一座水库,并在山上种植了大量的松树。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黄墩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在山区大力发展经济树木,又在甲子山东侧栽植了万亩日本板栗。
  昔日,甲子山历尽沧桑;如今,甲子山已成为一座风景秀丽、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黄墩人民艰苦奋斗,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和开发建设,山下水库犹如镶嵌在青山绿树中的一颗明珠,波光粼粼;山上万亩板栗果实累累,茶叶片片,苍松成荫;村村通公路环绕其间,好比一幅美妙的画卷,向人们述说着甲子山光荣和不平凡的历史。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地名传说】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甲子山古今事说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