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让文字的光芒耀古照今
——访《一个“旦”字,一位老人》作者孟凡金
  

本报特约记者 卢守文
  日前,莒县作家协会主席孟凡金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旦”字,一位老人》出版,在这部报告文学中,作者通过详实的资料,以文学化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 ”字的发掘、研究及其价值,讲述了莒县文博工作者苏兆庆先生60余年全身心从事莒文化发掘、研究和传播的故事。

  一
  “旦”字是莒文化内涵的一个代表符号,在汉字发展史中,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出现,比甲骨文还要早1500余年。在《一个“旦”字,一位老人》书中,作者从这个“旦”字谈起,透过苏兆庆以及像苏兆庆这样的莒县文博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付出,使源远流长的莒文化更加丰满、更加鲜活、更加厚重。
  访谈中孟凡金告诉记者,想写这本书的想法由来已久,首先是自己非常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对发掘、研究、传播莒文化的老师们心怀崇敬。大家知道,苏老为莒文化操劳了一辈子,这种持之以恒的追求,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苏老撰写了大量有关莒文化的研究文章,唯独没有记录他自己的墨迹,或者说大家只知道莒地有“旦”字,但不知道它的来历,苏老的名字也很少为外人所知晓。但正是由于苏老的多方考证,才让这个“旦”字之光勃发于当世,让这个由莒地先民创建的文字耀古照今。
  苏兆庆,莒县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莒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总顾问。2017年10月8日,痴迷莒文化一辈子的苏老仙逝,享年83岁。苏兆庆从事文博工作60余年,是莒州博物馆的创建者和莒文化研究的开拓者,为海岱文明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谈起与苏兆庆的交往并萌生要为他写点文字的念头,孟凡金说,准备写这本书的时候,自己心里也很忐忑,怕写不好,就一直留心怎样找到一个切入点。直到三年前在一次莒文化暨古城建设的研讨会议上,与苏老的一席谈话,我心中灵机一动,何不就这个“旦”字生发开去,结合厚重的莒文化,一则可以彰显苏老
60余年的研究成果不至于湮没,再则可以助推莒国古城建设,更为建设现代化海滨日照添砖加瓦,应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连忙将这个想法请示苏老,苏老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宣传“旦”字,传承莒文化,好事!需要我做什么都没问题。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孟凡金告诉记者,这本书写得也相当顺利,年事已高的苏老不辞辛苦,多次与我交流,并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孟凡金说,史学界早已证明,莒地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沃土上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被近代历史学者们赋予了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在陵阳古国遗址发掘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象形文字“ ”,即是“旦”字的雏形。苏兆庆的研究也从“ ”陶文大口尊开始。1969年,北京举办全国出土文物展,各省选派文物参展。当时,山东省内没有新出土的文物,便将这项工作交给了莒县文化部门的苏兆庆。接到任务后,苏兆庆高兴地找出了1960年出土于莒县陵阳河的三个大陶器就踏上了进京路。
  展览中,陶制的大口尊算不上名贵精美,苏兆庆并没有对它们抱多大期望。然而,上面的刻画图案却引发了北京专家的热烈讨论,成了“明星”展品。没想到,“ ”图案经专家考证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文字,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古文字学专家唐兰先生表示:“陶器文字,既不是符号,更不是图画,而是很进步的文字,是商周时代文字的远祖。”这一定论,改写了中华民族的文字史,海内外学者纷纷撰文论述,并由此掀起了讨论中国文明的热潮。
  孟凡金介绍道,1979年,山东省博物馆和莒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以陵阳河遗址为中心的大朱家村、小朱家村等遗址进行发掘,苏兆庆是莒县方面的领队。在厚重的河沙下面,几座古墓葬里又发现了大口尊,陶文大口尊的地层关系得到了确认,进一步证明了陶文大口尊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年左右。
  此后,苏兆庆又踏上了为莒文化“正名”的路程。“莒”字相对生僻,属于中国易念错地名之一,外地人对此了解不多,只知道与齐国鲁国同期,这里曾经存在一个强大的莒国。在史籍中,莒地的远古历史很少有可信的记载,只是以东夷泛称,被视为比中原地区落后的蛮夷之地。
  苏兆庆发现,在上古时期,莒地土地疏松肥沃,气候温暖,沂、沭、潍、泗等河流密布,适合原始先民生存。苏兆庆先后组织发掘了莒县陵阳河、大朱家村、杭头、马庄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考古发现证实,在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的千余年里,这里的农业、畜牧业、渔业、手工业等方面都比较发达,特别在手工业方面,在同时期原始文化中处于领先地位。
  苏兆庆将精力投在了研究莒地早期文明这个课题上,提出了莒文化的概念。正是在苏兆庆几十年的奔走呼吁下,莒文化从无到有,由模糊到清晰,最终得以与齐文化、鲁文化三足鼎立。
  至于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和莒国古城建设,孟凡金说,一个不热爱家乡文化的人,其人生是不丰满的,文化匮乏势必导致智商缺失、激情不振、力量脆弱。应该说,我们的中华文明历史悠远,博大精深,这都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组成的,所以,地域文化是宝贵财富,发掘好、利用好、传承好,意义重大。像莒国古城建设,这是全县乃至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它是传播和发挥莒文化价值的重要平台,发展的潜力巨大。我在书中专门写了一章《古城情缘》,通过对苏老的采访,大致还原了老古城的概貌,目的就是让读者了解莒国古城的过去,增加对“新古城”建设的吸引感。同时,多年来,莒县作家协会始终围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文章,组织各级会员、广大文学爱好者深入生活,组织不同形式的地方文化研讨会、文学进校园宣讲会、不同规模的采风等活动,以莒文化为重心,创作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以《莒州文学》会刊为园地,为研究和传承莒文化,宣传、弘扬东夷文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
  这个“旦”字,凝聚了苏老毕生的心血。
  著名作家赵德发老师在该书序言中说:“陶文的发现者和研究者苏兆庆先生,是一位睿智、豁达、有韧性、有远见的考古学家。我多次听他介绍古文物,讲解莒文化,他的渊博学识让我钦佩。他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他以文物说话、以物求证、以史为据、以理服人。他以亲手挖掘出来的古莒大地上的祖先遗存作为莒文化的特征与内涵进行了严谨的研究提炼,使莒文化研究从萌芽到成长,成果斐然,他对东夷文化的宣传可谓呕心沥血。苏老勤勤恳恳扎根基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谈到这些,孟凡金不无感慨,他在这本书的“遗憾的续言”中写道:我压根儿也没想到会写这样一段文字。苏老,您还好吗?我第一次向您提出想写“旦”字与您的故事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当时您很赞同、很高兴,并一再叮咛说:“这是宣传莒文化的好事,好事做好,一定要实事求是,考古研究不能有半点的虚假,更不能夸大。”当时,我虔诚地表态:因为对考古发掘与古莒人文研究涉足很浅,夸张不了,一定认认真真地写。于是,我就边查资料边向您请教,历时六个多月终于完成了初稿。可就在我怀着喜悦与忐忑的心情想尽快把文稿送您审阅时,您却走了。
  这是写给这个时代的一本书,苏老走了,可是他的足迹犹在。这本书,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纪念。
  一个“旦”字,一位老人,以及他身后的厚重历史。
  我们沿着他的足迹,继续探寻。
  雄踞于东海之滨的古老莒地,是华夏东夷文化的繁衍生息之地,文明的曙光亦相伴着地平线上东方第一轮朝阳的升起,闪耀华夏古老的绚丽。
  19世纪西方宗教研究领域自然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斯·缪勒提出,人类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阳崇拜。世界上的太阳崇拜有五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埃及、希腊和南美的玛雅文化。而在中国,上古东夷人就崇拜“太阳”“鸟”,或曰“太阳神鸟”。生活在莒县及周边一带这块土地上的上古人类,最早被称作东夷人。中国最为古老的神话传说起源于这里,正是东夷人的创造。
  张琳先生在他的《浮来春图史》中介绍到,东夷部落是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古老部族,东夷人身高体大,性情骠悍,善于射猎。他们行走于山野,与群兽为伍,以鸟和太阳为图腾,认为鸟声啁啾是山林的福音,太阳照耀是天赐的利禄。
  仲夏时节,迎来了春季里播种后的收获。麦谷金黄,四野飘香,人们虔诚地相信每一粒种子的发芽、出土、生长、结穗直至成熟收获都是太阳神的恩赐,于是就以祭拜的方式感恩太阳神。古老的“太阳节”,是东夷人创造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民间节日。
  莒地古时即有燃篝火、祭三牲、奉五谷的祭拜习俗,遥想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太阳升上屋楼之山,四方人等齐聚山下的祭坛边,仪式开始,祭天祭地祭鬼神,并将最隆重的场面祭拜给与了人类光明和温暖的太阳神。
  根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的太阳崇拜起源于山东东部沿海的日照一带。
  《山海经·海外东经》曰:“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汤谷即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之处。根据史料记载,汤谷位于山东东部沿海地区,是上古时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东夷文明的摇篮,也是我国东方太阳文化的发源地。
  苏兆庆在《夷人崇日与秦始皇东巡琅琊》一文中说:“特别是东夷民族对太阳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历史传承,不少有关太阳来历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于民间。”“主要崇拜太阳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汤谷(亦称旸谷)一带,是太阳神赐福下民的圣地。”“用史迹和考古资料对这些古代神话进行印证,可能汤谷就在东海之滨的琅琊一带。这里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断四时,并将这种原始历法用于发展农业和航海事业。”
  日照与太阳崇拜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日照在大汶口时期和龙山时期有当时最大的都城凌阳河、段家河、两城和尧王城古国,夏代为九夷之一,商代称人方,属青州姑幕国。春秋时属莒国,嬴姓少昊、伯益之后。《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二年下注曰:“《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於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汉书·地理志》载“莒,故国盈姓,三十世为楚所灭,少昊之后。”
  日照在宋代为日照镇。明嘉靖《青州府志》载:“以濒海日出处故名。”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3年)《日照县志》载:“日出初光先照。”
  据苏兆庆考证,“祭日活动,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源于古老的太阳崇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象形文字“ ”诞生于莒地,光芒初照。尔后,随着汉字的演化,“ ”逐渐成为今日之“旦”字,光耀华夏。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读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文字的光芒耀古照今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