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于里镇“将军坟”的传说

  厉剑童
  赵家窑坐落在日照市五莲县于里镇驻地北,是一个以烧窑而得名的小山村。烧窑所需的黏土矿就采自村西约900米处一座海拔217.5米的大山岭,岭上土质黑褐,多为黏土矿,是制作陶器的上好材料。山岭南北走向,岭上树木茂密,中间有一古驿道沿山岭地势蜿蜒而去,整座山岭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地貌,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将军岭”。“将军岭”的北面,有一座酷似坟墓的大土丘,丘顶立着一座红瓦土地庙,格外显眼,这个大土丘就是路人皆知的古墓葬“将军坟”。
  关于“将军坟”的由来,有三个版本流传甚广。其一说,清朝末年,清军将领僧格林沁带领大军两次在这里和捻军激战,僧格林沁战死后被葬在这里。人们为纪念僧格林沁这位清朝名将起名“将军坟”。但考证,此说与历史不符。据《重修莒志卷三十四》记载,南宋时候这里就有“将军岭”之名,而清兵与捻军之战发生在清代。故,此说不能成立。其二说,将军坟里埋葬的是那位被僧格林沁将军打败重伤后下肢瘫痪、沦为劫匪的捻军将领。此说和第一说一样,与《重修莒志卷三十四》记载时间不符,亦不能成立。其三说,相传大约在宋代,这里来了一个下肢瘫痪的匪人,此匪曾当过官兵,落草为寇,手持木制“兵器”,号称“本将军”,吓唬路人,劫道夺人财物,后被人识破,被乱棍打死掩埋在这里,人们戏称为“将军坟”。
  笔者认为这第三说较为真实可信:一来关于宋代的说法与《重修莒志卷三十四》记载年份相符;二来叫“将军坟”是为了嘲讽那些没有真功夫,却胆敢作奸犯科的那些贼人,也好告诫后人,铭记教训,不要被假象迷惑。30多年前,笔者刚参加工作时就听一位同事讲过这个故事,当时只觉得故事有趣,让人忍俊不禁,但对故事的发源地并不知晓,后来得知故事就发生在现今于里镇赵家窑西岭。
  为一探究竟,笔者曾在2015、2017年两度寻访“将军岭”,深入沟沟壑壑,对“将军岭”以及“将军坟”进行实地观瞻、考察,并到“将军岭”周边的赵家窑、李家窑、范家窑、孙家官庄等村进行寻访,对流传已久的“将军坟”的传说进行梳理,剔除传说中与史实明显不符之处,对原故事进行再加工创作,遂成下文,愿与读者诸君商榷。
  相传南宋时候,赵家窑一带百姓依靠村西岭上出土黏土的资源优势,建窑烧陶,日子虽不富裕倒也温饱安宁。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元兵大举入侵中原,南宋王朝动荡不安,官府到处征兵拉夫,加之盗匪猖獗,百姓苦不堪言。赵家窑一带百姓人心惶惶。
  一日傍晚时分,有个生意人模样的中年男子慌慌张张、跌跌撞撞地朝村子跑来。这人一边跑,一边拍着胸口,气喘吁吁地说:“吓死了,吓死了!”村民一问,原来,这人是个生意人,路过赵家窑西岭,正低着头急匆匆赶路,忽然听到“嗵”一声闷响,接着一声炸雷般断喊:“本将军在此,要想从此过,放下买路钱!”那声音洪亮有力,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生意人吓得一趔趄,抬头一看,只见路旁的一个高坡上,一个头戴银盔、身穿铠甲、满脸络腮胡子、手持一根明晃晃铜棒的男子,两眼放光,铁塔一样,威风凛凛端坐在那里。“大胆小民,还不放下东西,滚!”生意人一愣怔,扔掉包裹,嘴里喊着“将军饶命,将军饶命!”连滚带爬,拔腿就跑……生意人说到这里,脸上大汗淋漓,胸口剧烈起伏,可见受惊吓不小。“那贼人太吓人,太厉害了!”生意人说着,急匆匆走了。
  村民早就隐约听说西岭有人劫道,眼下又有生意人被劫,大家虽然很同情,可因为天黑,又听说是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劫道,都害怕得要命,谁也不敢上岭上去看个究竟。
  过了没几天,劫道的事再次发生。这次是附近村里一个妇女走娘家回来,中午路过山岭被劫,包着吃食的包裹都扔了。劫道情形和那个生意人描绘得一模一样。
  接下来几个月里,劫道的事接二连三发生,并很快传遍四乡八疃。百姓又恨又怕,谁也不敢贸然上山岭去看,一个个谈“岭”色变,绕道而行。
  其实,村民有所不知,这个劫道的压根不是什么将军,而是一个官府的逃兵。这人长得高大威猛,嗓门奇大,当官兵前不学无术,整日和一帮无赖舞枪弄棒,欺负乡邻,欺男霸女。因生得一脸络腮胡子,人人背后叫他“野猪鬃”。“野猪鬃”后被官府抓了壮丁当了兵。因贪生怕死,在一次激战中装死,战斗结束后偷了战死的一位将军的盔甲逃了。随后到处偷鸡摸狗,后被人抓住痛打一顿,结果造成下肢瘫痪,再也站不起来。“野猪鬃”脑子灵光,为了生计,流落到赵家窑西岭,落草为寇,在这里干起劫道谋财的勾当。为掩人耳目,每次劫道“野猪鬃”都端坐在那里,身穿盔甲,手持一杆涂了桐油的木棍当长枪,棍上挂着一串串铜钱,遇到过路的,就将棍棒用力往地上一戳,铜钱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以此虚张声势。靠瞒山过海,倒也蒙骗了不少过路人,劫得不少钱财。
  话说赵家窑附近有个村子,村里有个泼皮无赖,别看生得小头小爪,却满肚子歪心眼子。因生性嗜酒,喝醉了酒就扭扭歪歪地到处乱走,人送绰号“一边倒”。一次,“一边倒”喝高了酒,踉踉跄跄闯上了赵家窑西岭,“野猪鬃”故伎重演,没想到“一边倒”并不理会,反而越发靠近他。“野猪鬃”急了,赶紧装腔作势,大吼一声:“还不快滚,还要我站起来吗?!”声音之大吓得树上的一只大鸟跌落在地昏死过去。不料这“一边倒”还是没有逃跑,反而又趔趔趄趄靠近了一步。并且朦朦胧胧中发现端倪:这威震一方、名声显赫的劫道“将军”原来是个站不起来的瘫子!“一边倒”顿时大喜,酒也醒了,胆子更大了,又往前靠近了一步。“野猪鬃”见被识破真相,原想一棍结果了“一边倒”的性命,可又怕断了生计,随即灵机一动,拿出钱财和“一边倒”商议,借自己之名,继续骗取行人钱财,所得钱财两人均分。“苍蝇”“蚊子”一拍即合。
  此后,“一边倒”拿着白得的钱财整天吃吃喝喝,这还不算,他还把一部分钱财送给那个相好的。“一边倒”相好的是个年轻寡妇,模样俊俏,风流成性,平日喜欢穿一双绣着牡丹图案的绣花鞋,人称“绣花鞋”。她和“一边倒”相好已久。一连几日,“一边倒”给的银钱突然增多,还时不时给自己一两件金银首饰,这让“绣花鞋”颇为疑惑,几次询问,“一边倒”支支吾吾,只说自己发了外财。这越发激起了“绣花鞋”的好奇。有一回二人云雨过后,趁着“一边倒”晕晕乎乎之际,“绣花鞋”再三盘问,“一边倒”没能抵挡住香风细雨的沐浴,将事情原委和盘托出,说出实情。
  “绣花鞋”大惊,又怕“一边倒”说谎骗自己,就故意说那个威名显赫的“将军”咋会是个瘫子?非要“一边倒”带她上山看看,也好眼见为实。经不住软磨硬泡,“一边倒”只好答应了。因为那瘫子上过战场,多少有两下子功夫,“一边倒”嘱咐“绣花鞋”藏好,只许远看,不许近前。
  第二天,“绣花鞋”跟着“一边倒”上了山岭,看到的情形果然和“一边倒”说的一样。“一边倒”要她发誓保密,否则就会断了财路。“绣花鞋”是个长舌妇,虽然嘴上满口答应,转身就把消息泄露出去。因考虑到厉害,“绣花鞋”作了保留,“一边倒”和“野猪鬃”狼狈为奸、自己跟着沾光的事藏起来。很快,赵家窑一带的人都听说了那个劫道的所谓“将军”是个假的,并且是个站不起来的瘫子。百姓们一个个气愤至极,纷纷抄起棍棒铁锨上了山岭找劫匪算账。“一边倒”怕事情败露,赶紧跟着村民跑上山岭。人们看到,那个传说中身穿盔甲、手持铜棒威风凛凛的“将军”果然是个瘫子,那根铜棒原不过只是一根涂了桐油的大竹棒而已。“野猪鬃”见事情败露,想跑跑不了,仰天长叹:“吾命休矣”。绝望至极之际,忽然在愤怒的人群中发现了和自己沆瀣一气的“一边倒”,正要张嘴求他搭救,不料“一边倒”先下手为强,抡起木棒,几下就把“野猪鬃”给打死了。愤怒的人们涌上来,纷纷往“野猪鬃”身上投掷石块、土坷垃,石块越堆越多,形成一个大土丘,“野猪鬃”就这样被埋葬在乱石之中。人们戏称之为“将军坟”,这道山岭随之改成“将军岭”。
  此后,每当有人路过“将军坟”的时候,都愤恨地往坟上扔一块石头或一把土。久而久之,土丘越积越大,越积越高,形成一个小山一样大的坟丘。
  经过千年的风吹日晒,现如今,坟丘依然高约6米、直径20米、占地230多平方米,可见当时的壮观。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如今,社会安宁,治安优良,劫道的事早已随风而去,一去不复返,但“将军岭”上“将军坟”的故事并没有在时间的洪流中湮灭,而被一代代人或口口相传,或记录在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刻提醒着人们:假的真不了,恶人终究会受到惩处。
  而今,随着“果乡五莲”“森林五莲”“全域旅游”建设的大发展,于里镇将军岭上建起了“青岭林果旅游采摘园”。昔日寂寥空旷的“将军岭”摇身一变成了旅游度假胜地,续写着新的辉煌与传奇。“将军坟”诙谐、离奇的传说也将一代代流传下去,成为五莲民间文化、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发出愈加迷人的色彩。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地名故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于里镇“将军坟”的传说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