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光影中的日照,缘何让人情有独钟?
——聚焦第二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暨庆祝日照市建市30周年百家媒体行活动
  

本报记者 宋庆艳
  最美人间四月天,大美日照邀您来。当2018年首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在人们的记忆中尚有余温,4月27日上午,在岚山号子的高亢音律中,第二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暨庆祝日照市建市30周年百家媒体行活动,在东夷小镇如期启动。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中央级、各省市主流媒体的110余名摄影大咖相聚日照,将目光聚焦这座城市的海洋风情、山水人文和崭新气象。与首届相比,本届摄影周有何亮点?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未来摄影周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记者全程跟车采访,解读这一届摄影周的特色和全貌。

本届有何亮点?——— 内容更丰富,内涵更深厚
  恰逢重要节点,展现辉煌历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又恰逢日照市建市三十周年,第二届(日照)新闻摄影周的举办,可谓既有深意,又有新意。
  第二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由中国记协批准并指导,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主办,日照报业传媒集团(日照日报社)、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日照市城投集团承办,人民摄影报、日照市大暖帐诗茶小镇有限公司、五莲山旅游风景区协办。
  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百新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本届摄影周集中展示了千余幅新闻摄影精品,举办媒体融合中的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开展百家媒体聚焦日照大型摄影采访活动,这既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的精彩献礼,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战线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的具体实践,更是检阅中国新闻摄影界业务水平的实际行动,为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为日照开辟了生动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五城同创”锚定日照未来发展方向,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加快打造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旅游之城、蓝色之城,日照在创新中拔节生长,其中呈现出的新气象、新面貌,让人耳目一新。蓬勃发展中的日照需要一扇窗口,让世人了解她,走进她,而摄影周的举办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日照,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中国新闻摄影周的再次“青睐”。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在致辞中说:“现在全国各地的摄影节和摄影周有很多,但是能够叫中国新闻摄影周的,是独此一家,就在日照!”
  内容更丰富,摄影年展成亮点。本届新闻摄影周开展了新闻摄影年展、特色文创产品展和非遗文化展演、日照美食嘉年华、新闻摄影高峰论坛、第二届“发现日照之美”摄影大赛等活动,全面展示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发展和日照建市3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其中,新闻摄影年展分东夷小镇和日照市博物馆两大展区,共展出22个项目、共计1100余组照片,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等中央媒体优秀摄影作品展,全国行业媒体摄影作品展,全国部分省地、县市报年度优秀作品展。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还专门拿出了两个重点展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主流媒体航拍中国展》和《“增强四力”新闻摄影人在基层汇报展》在摄影周期间展出。
  在东夷小镇的大美中国———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摄影基地图片展中,武汉木兰草原的《醉美幸福路》、上海崇明西沙湿地的《湿地之晨》等摄影作品,让游客们赞赏不已。“太美了,真想去实地看一看!”来自济南的游客刘先生兴奋地说。
  这些摄影作品的展出,让日照成为全国摄影人向往的胜地。五一假期期间,前来东夷小镇游玩的市民和游客们在摄影展前流连忘返。人们在这场文化的大餐中感受摄影的魅力,感知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发展变迁。
  传播更立体,城市更开放。此次摄影周通过集体采访的形式,集中大平台发布,通过报纸、网络、视频的立体化宣传,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的优势,让日照之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传到国外。
  每一位摄影记者拍摄的日照瞬间都是一部城市的宣传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杰在致辞中说:“今年的新闻摄影周活动,被我们列入了庆祝建市30周年重大宣传活动之一。我们热切地希望各位领导、媒体界的朋友们,在日照多发现和记录日照的生态之美、发展之美、人文之美,充分展现日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旅游之城、海洋之城的崭新形象,把日照最美丽、最生动的一面呈现给读者、展现给世界,让世界了解日照,让日照走向世界!”

摄影周为城市带来了什么?——全面展示日照形象的一个窗口
  延续首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用光与影讲述精彩“日照故事”的内核,本届摄影周的主题为“而立之年 活力日照”,在全国百余位媒体记者的镜头聚焦下,而立之年的日照,在初夏时节舒展开丰盈的躯干和怡人的生态纹理,展示出一种成熟的魅力和蓬勃的活力———
  日照的海洋特色,在镜头下更加浓郁———
  漫步万平口,壮阔的大海,绵长的海岸线,在潮涨潮落中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古今往昔。在海滩拍摄婚纱的新人们,在沙雕旁的比基尼佳人们,成为摄影师“捕捉”到的海滩特色风情。
  在日照海洋公园,“人鱼共舞”、水下芭蕾的表演让人惊艳,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申吉忠用镜头抓拍了“人鱼”围成心形的精彩瞬间,并通过新华社客户端发了《山东日照:旅游升温 游人如织》的图片新闻,《人民日报》社会版和微信公众号也随即进行了编辑转发。这座新型海洋公园以独创的将海洋馆与花鸟园完美融合的特色,抹杀了摄影记者们不少的菲林。
  日照的生态之美,在镜头下愈加鲜活———
  4月28日,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内负氧离子为2567个,采风组一行人穿过小桥流水,经过樱花树林,行走在郁郁葱葱的水杉林中,在光影变幻中捕捉每一个瞬间。一只小松鼠从眼前跳跃而去,江西日报视觉中心主任罗德斌躬身林间,用镜头搜索着小松鼠的去向,不时按下快门。
  4月29日,一场细雨让五莲山蒙上了一层薄雾。采风组沿着山间小路拾级而上,南苑杜鹃花园的杜鹃花在雨中娇美欲滴,摄影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追花”而拍。穿梭其中,让人有恍入世外桃源之感。
  五莲山之魅不仅有“奇秀不减雁荡”的灵秀,历经明清两代的皇家寺院———光明寺的存在,让五莲山更具人文气息。光明寺后面依据自然山体大悲峰雕刻而成的五莲大佛,细雨朦胧中影影绰绰,令专程赶来航拍的孝感日报图片总监代纯略感遗憾。“我还会再来的!”他说。
  生态是日照最大的优势。在日照的发展规划中,生态立市早已嵌入城市发展肌理,海龙湾项目便是力证,新华网摄影频道主编王秀坦言,正在建设的海龙湾项目通过“退港还海”把海岸和沙滩还给市民,从规划建设上充分体现了日照在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日照的乡村之美,在镜头下愈加清秀———
  大暖帐诗茶小镇的千亩茶园、十二星座野奢精品民宿和不负客栈,花仙子风景区的五彩花海,白鹭湾田园综合体的字里窗间书店等系列原创乡村作品,在镜头的捕捉下,汇聚成了一幅幅艺术振兴乡村的美丽田园画卷。
  新华社山东分社签约摄影师董乃德拍摄了一组《山东日照:花海,茶山,还有你》,把我市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山水、文旅、民宿等乡村美景,通过不同的视角一一呈现。《特色资源发展农业综合体助增收》《山东日照:诗茶小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等新闻摄影作品相继出炉,通过新华网山东频道等网络媒体传播。
  日照的活力之美,在镜头下动静相宜———
  新兴产业更加高端。“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正在唱这首《学猫叫》的不是别人,而是山东省首批“瞪羚示范企业”———创泽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最新智能陪护机器人“小创”,他软萌的外形、可爱的动作吸引了采风组一行人。
  在该企业,大家还把镜头对准了办公区内来自印度的软件工程师、正在组装机器人的工程师,以及准备交付市场的商用服务机器人。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构建完成涵盖商用、家庭、特种等多个版块的多用途智能机器人产品体系,自主研发的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创创”更是广泛应用于政务大厅、机场车站、医院、银行等诸多行业场景。
  《山东日照:机器人产业方兴未艾》《山东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智创”高地》等新闻摄影作品很快诞生,通过新华社客户端等新媒体,把日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传播出去。
  花海结合更有特色。数十万株杜鹃花正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中国杜鹃花博览园内怒放。这是日照市首次承办的国家级花展,是北方城市第一次举办国家级杜鹃花展览。园内芬芳四溢,园外听涛观海。中国行业报协会新闻摄影专业委员会会长丁幼华拍摄了一组杜鹃花,通过今日头条客户端传送到网络,让人隔“屏”闻香。
  与日照的相遇,既有邂逅,又有重逢。“丰富的海洋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活力四射的新兴产业,磅礴壮观的日照港……”第二次来到日照的人民摄影报副总编辑贾晓霞细数着她对日照的新感受。她告诉记者,而立之年的日照,让她有了更深的了解。东夷小镇的非遗展演吸引着她去探究日照的特色文化,新兴智能工业项目让她感受到了创新的魅力,海龙湾工程让她看到了日照市委、市政府打造生态之城、旅游之城的眼光与魄力……“而立之年的日照,充满着活力。”她说。
  在三天的采风活动中,记者们不断用镜头深入探索日照特色文化,触摸城市发展脉动,挖掘城市鲜活印记,展现城市的朝气与活力,将日照的美好形象进一步推向了中国和世界。

摄影周未来方向是什么?——以展为媒,打造魅力摄影城市
  4月28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摄影基地在日照大暖帐诗茶小镇揭牌。
  远有青山,近有茶园,一个偌大的白色摄影镜头造型镶嵌其中,艺术感十足,“聚焦”着来自中央和各省市主流媒体的110余名摄影记者,也被摄影记者的镜头聚焦。这是继东夷小镇之后,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我市设立的第二个摄影基地。
  当日,在大暖帐诗茶小镇的豆腐坊里,一群摄影人一边体验用石墨推磨磨豆腐,一边品尝现磨的豆浆。记者随机进行了采访。
  “这里的人思想不落后,很有创新意识。用摄影周的形式宣传推介日照,就是一种创新。日照市委、市政府确实干了一件大手笔的事,结合日照旅游主题的新口号,我们这次摄影周的口号应该叫———有一种生活叫日照,有一种事业叫拍照。”新华社浙江分社图片总监王小川说。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丁伟说:“此次新闻摄影周的举办,让全国的主流媒体了解和参观日照,对日照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一段难忘的城市记忆,对于进一步提升日照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工人日报摄影部副主任杨登峰表示,通过两届活动的举办,摄影周已经成为宣传日照、展示日照的一个重要品牌和窗口。
  将来的摄影周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他们坦言,日照要以摄影周为载体,打造成摄影文化的高地、摄影旅游的目的地和文旅融合的示范地,实现由摄影艺术的展示性到真正文旅融合,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日照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淮安日报摄影部副主任曹政说:“将来的摄影周将融合更多,不仅仅是摄影周,最终是‘摄影周搭台、经济唱戏’,助力经济发展,既推介了日照的优质产品,又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实现多赢。”
  在摄影周的细节安排上,他们建议,可以把适合拍摄的主题和地点进行分类,比如哪些地方适合拍摄鸟类、海上日光、人文景观、田园风光、当地名小吃制作工艺比如磨豆腐、摊煎饼等,一一梳理出来,让摄影师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有所侧重,再就是拓展丰富摄影人的拍摄体验,不只是组织活动的时候摄影人来了,平时如何吸引摄影人来?他们来了拍什么?看什么?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里面很多细的工作,还要依靠城市本身的发展,日照最大的优势是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城市的密度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这么宽阔的土地,这么好的海岸线,这样的空间让人产生无限想象力。”丁伟说。
  思想的激荡不只在漫谈中,在当晚的中国新闻摄影高峰论坛上更是达到了高潮。今年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媒体融合中的新闻摄影。百余名摄影记者共聚一堂,就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摄影、新媒体时代图片内容分发之道等主题,进行学术探讨与交流。
  作为第二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的重点活动之一,中国新闻摄影高峰论坛设置主题演讲环节,五位来自中央媒体、地方党媒、梨视频、个人创业等不同平台的嘉宾发言,把脉新闻摄影在媒体融合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总结新成绩新经验,分析新趋势新变化,探讨新路子新方法。
  ——篝火故事创始人常河在演讲中讲道,内容的视频化将是主要发展趋势,这个时期即将到来,只有把握风口期,才能赢得发展的红利。
  ——人民网人民视频副总经理杨家波讲道,如今,传媒转型有两个关键词:短视频和融媒体。面对可视化传播的新语境,对主流媒体,要加强短视频融媒体生态创新,无界的“四维融合”(即内容融合、党媒融合、跨业融合、社区融合)是媒体融合的方向。对政务新媒体,要加快构建短视频传播矩阵。未来多主体多元化融合,将成为新常态。
  论坛结束时,已近深夜11点,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返程,车上的记者们谈兴正浓,收获满满。
  本届摄影周截止5月4日落幕。3天的集体采风,尚不足以拍摄这座城市全部的精彩,但那些涤荡于心的感动和瞬间,都化为一张张照片、一条条新闻,通过网络的力量,把日照的美传播到国内外。而本届新闻摄影年展上的佳作,仍在人们心头回味;摄影的艺术,正在这座城市萌芽滋长,化为一种新兴的文化魅力。
  大幕已落。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更美的相遇。
  更多的精彩,下一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我们再见。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新闻摄影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光影中的日照,缘何让人情有独钟?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