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延续三百年的文化传承
——记日照市级非遗传承工坊秀文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特约记者 刘汉利 
   夜幕降临,送走最后一片晚霞,踏着柔软的金沙滩,迈过蔚蓝色的门槛,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山东半岛最火的网红小镇——— 东夷小镇
  美味大餐飘出诱人香味——— 挑逗着你的味蕾,种类繁多的特产名吃在晚风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人们奔赴到这里,寻找着渔文化、民俗文化、异域文化带来的文化盛宴,惊讶地发现碧海路中段东夷小镇B24,一座古朴典雅的院落门前挂着大红灯笼,温和的灯光下“秀文斋”三个字映衬着粉墙黛瓦,这里就是秀文斋。走进古典风格的小院,你就会发现每一扇门每一页窗,都是雕刻精细、极尽巧思的木雕构件,具有“密不透风、玲珑剔透、神形兼备”等艺术特点,美不胜收,市级非遗项目董记手工刻字技艺的非遗传习场所秀文斋就藏在这里。
  据《岚山志》记载:清代印刷作坊多为木版印刷,后逐步为石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日照县境内只有岚山域内的碑廓和宋家庄两家印刷局,印制小票和广告之类的简单物品,后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印刷业务开始承印商号及社会团体的文书,账簿商标广告等。 
  据董氏家谱记载:秀文斋起源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董佩琳,字孟琳,出生于康熙八年(1669年),例赠文林郎,创建秀文斋刻字业,由于家业兴旺,延师课子,使其子董怀録成材。董怀録,字洛如,奎文阁典籍、例授文林郎、出任上海文富堂书局执行理事,负责刻版印刷“四大名著”,董怀録字写得非常好,蝇头小楷,隽秀工整,美丽端庄,受到当局的器重。后其子董家驷长成,在文富堂书局当学徒。董家驷,字星垣,圣庙金丝堂启事官,勤奋好学,在文富堂不久,刻字、印刷样样都掌握的娴熟,在文富堂已是骨干力量。
  同治元年(1862年)有家书寄到,家中闹灾荒,父子二人离开文富堂,返回碑廓街里尧王潭南涯故宅,开始以刻字为业,刻印章图等的同时,还继续为上海文富堂书局雕刻印版。 
  当时鲁南苏北一带没有印刷业,需要印刷的公文票据等必须南下上海,北上济南。当时碑廓街就有商铺商号百余家,附近的岚山头、安东卫、日照城、江苏赣榆一带周边地区商号更是不可胜数。特别印制小票一项,业务量就需求很大,商机可待,又加上父子二人都有高超的刻字,印刷技艺,所以就在碑廓最繁华的地带,当铺巷子附近买地建房(现在的碑廓一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开办了印刷作坊,挂上了“秀文斋”门匾,开始用木版雕刻印刷,承揽苏鲁边界各大商号用的票据、账本、文书等业务,后来为官府印钱粮劵、契约、文书等。
  在经营秀文斋其间,由于董氏父子宽宏大量,诚信待人,技艺超群,使顾客盈门,业务量大增。传统的木版印刷满足不离市场的需求,光绪二十年(1894年)购进四开石印机,此时秀文斋的四世传人董受书接管了秀文斋。董受书,字子良,幼年随父辈在作坊中认真学习,技艺高超,接管秀文斋后更有起色,用石印机印刷,活字排版,单色印刷,套色印刷均可,可以印刷报纸册页和门神,灶神等年画,业务量迅速扩大。2011年夏天,在日照市博物馆展出《中国档案珍品展》中展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张骞使用的大生纱厂便笺,就是秀文斋印制的。史书记载,张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没做官的“状元”。1894年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干,弃官回乡办实业,办教育,他一生创办企业20多个,学校370多所。这时是秀文斋的最鼎盛时期,光纸张和油墨就有二十多人的运输队伍,长年往返于碑廓上海之间。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日照县国民政府好多文件训导、法令、布告等都是秀文斋印制。《三民主义》《青天白日战旗红》《平民识字课本》等小册子也是秀文斋印制。因此,董受书任参议员,曾出席国民政府日照县参议会。 
  抗日战争初期,早期共产党员进驻碑廓,开辟根据地,秀文斋功不可没。据资料记载,民国二十九年山纵二旅六团进驻碑廓保卫抗日根据地,秀文斋协助六团印制小报、前线消息等。当时根据地内党、政、军、组织经费短缺,秀文斋免费为共产党印刷进步书刊布告、票据、证件等,为抗日小学印刷课本,为抗大一分校印刷学习读物等。
  这个时期,秀文斋五世传人董衍吉将石印局全部设备赠给北海银行,厂房献给八路军115师滨海部队,自己只留下了刻字用的刀具,带领董庆荣、董庆宏继承了刻字业。董衍吉,字迪庵,光绪元年出生(1875年),是从民国时期走向新中国的进步人士。新中国成立之后,日照县人民政府聘请董衍吉到县政府刻制公章及培训印刷厂技术工人,董衍吉率董庆荣和董庆宏爷仨来到日照城,为县委和县政府刻章,中共日照县委员会的第一枚印章就出于董庆宏之手。  
  秀文斋刻字这非物质文化,至今七世传人董国增、董国越、董国萍、董国华,继承祖业的同时,技艺不断提高。至今仍使用的市、镇、村三级行政章、党委(支部)章都出自秀文斋传人之手。
  改革开放以后,董家后人以超人的胆识,在原秀文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引进高科技力量,先后引进了激光照排、原子印章、防伪印章等先进技术,创建了日照市市中刻字社、日照市市中印章制作有限公司、日照国越印务有限公司、日照国越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和日照国越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等,填补了日照市多项空白,为日照的印章、印刷行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秀文斋在东夷小镇设立董记手工刻字技艺的非遗传习场所,用自己的默默行动丰富了日照旅游文化的内涵。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有一种情怀在东夷,有一种文化在秀文斋。董记手工刻字技艺的非遗传习场所秀文斋,那古朴的印花案板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雕刻工具,等待着你来尝试雕刻刀工;砚台里墨香幽幽,宣纸铺就,等你来挥毫泼墨。那东夷小镇幽长幽长的小巷里,有你的背影停留,有你回眸的笑容,有你的浅谈吟唱……
  秀文斋,镶嵌在东夷小镇的一颗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深入到日照文化的血脉,构筑了我们共同的梦。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延续三百年的文化传承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