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图片
图片
图片

  
赤脚走过几秋冬
  赵启升(字旭东)生于1935年3月,他的童年是从日本鬼子的刺刀之下熬过来。他曾目睹鬼子抓人修碉堡、挖壕沟,稍有懈怠就会被刺死或者喂了狼狗。一些汉奸土匪不但帮鬼子烧杀抢掠,有时夜间还要打家劫舍。村里男人怕被抓了壮丁,有的躲到庙里或者去到野地里睡,也有的几家凑一起弄了土枪土炮手榴弹,抱团儿跟土匪硬撑。那年六月的一个深夜,十几个土匪汉奸闯进了他家,把赵启升的爷爷吊到梁上用绳子抽、棍子打、铁锨砍,还掐了赵启升3岁弟弟的脖子,直掐得嘴里吐血,昏死过去,逼着交出赵启升的父亲。其实父亲就在西邻百米远的大哥家的一处独门高墙大院里,并与大哥以及3个十六七岁的侄子抱团儿硬抗,向土匪开枪扔手榴弹。那些土匪就放火,大家只得逃走。遭此劫难,母亲得了重病,因家里被洗劫一空,无钱医治,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离开人世,享年36岁。
  春天里常没吃的,就吃树叶,吃肿了脸,肿得眼睛都睁不开。一天,赵启升在汪塘里摸到了一条1斤多重的大鲫鱼,让村里汉奸头子何德忠的儿子看见了,扑上来就抢。少年赵启升心里早就对汉奸恶霸深恶痛绝,尽管汉奸儿子比他大两岁,吃得好,个头儿也高,可是生来瘦弱的赵启升愤怒之下,愣是把汉奸的儿子摁到了水里。这便惹祸了,要是让汉奸找个由头抓到鬼子那里就难活命。父亲赶紧求亲告友借钱又卖了1亩地,摆桌请客才总算把这事摆平了。
  童年成长的苦难,磨炼了启升先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刚柔并济,大气磅礴,一如他的书法。
  赵启升也曾读过私塾,但十四岁才进民校读小学,建国初期考入诸城师范,他是抱着一双新鞋不舍得穿,赤脚走去几百里外的诸城师范的。这之前,即使冬天,他也很少有鞋穿。在诸城学习期间,他每天也是打赤脚给附近一家窑厂挑水300担,勤工俭学。毕业后就分配在诸城县城任教,其书法以及绘画艺术才华很快在小城崭露头角,许多街道、厂矿醒目照壁等处都有他写的字乃至大型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后来调回莒县峤山公社,从教40余年,桃李满园。创办过《三秋战报》《学校战报》等报刊,还经常为乡镇、县机关做美化书写工作。先生书、画、篆刻皆有精湛独到之处,浮来山风景区不少景点留有他的传世手迹:华人寻根馆前的“一山一树一条根,一书一字一巢人”、定林寺“清峡涧流”、高耸入云福寿碑上的“福禄寿禧”396个篆字和“禄、禧”两个榜书大字……
  启升先生一生博学,德仁宽厚,集教师、书画家与民间医生于一身。教书创作之余,他还自学中医针灸,一根银针擅长治疗儿瘫等疑难杂症,为周边乡亲免费诊疗,声名远播,莒北各乡镇乃至莒县最南端的夏庄镇也都有人慕名前来就医。曾经为公社义务培训赤脚医生,将自己的医术悉数传授。对国家人民的一颗赤子之心日月可鉴,自1985年以来,先生连续当选二、三、四、五届莒县政协委员。1965年,先生写了一篇相当于个人日记的手稿《我的片段回忆》(全文万余字),结尾这样写道:“吃水不忘打井人,我要好上工作学习,特别学习政治和主席著作,提高思想,准备把毕生的力量献给祖国,来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恩情。”
  他的三女儿赵连翠自幼深受父亲言传身教和品格熏陶,在她遭遇高位截瘫的人生不幸之后,仍身残志坚奋勇拼搏,播撒爱心。自2006年开始热心于扶残助残的公益事业,也是我市遗体捐献的开拓者,在她的影响带动下,仅莒县就有88人志愿捐献遗体,其中6人实现了遗体捐献。她本人业已成为市县道德模范、和谐使者、“义工红娘”、山东省自强模范、中国最美志愿者,荣登“中国好人榜”。
  启升先生晚年仍勤奋努力学习书法,想着创造条件办一个“家庭父母子女书画展”。而先生的子女中已有3位省书协会员,一门3位省书协会员,实为当地鲜见的家庭文化景观。儿子赵连玉曾是莒县最年轻的省书协会员;小女儿赵连洁一手篆字隽雅中透着骨气,作品多次获省市国家级大奖,是莒县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年轻书法家之一;大女儿赵连珍乃是书协、美协双科会员。

文韵墨影慰先贤
  赵连珍说,最初,父亲教他们兄弟姊妹5个习字,给讲李斯、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历史著名书法家的代表作及其书体风格,告诫书法练习必须从楷书入手,要首先掌握“永”字八法的书写要领。那时家境困难,赵启升就买来烧纸,亲给起格子让写字练字。见大家的字越写越好,他就以考试的形式,择优让赵连珍他们用大红纸写春联。每年从腊月初十开始,还让赵连珍跟着她的母亲赶集卖春联。
  那是1977年,那年赵连珍虚岁十三,第一次卖春联是在家门口的绪密集,大门对、半对、框对、栏门对……一一配齐,不能漏配。赵连珍过关了,今后挣了钱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以买来笔墨纸砚和弟弟妹妹们用好纸练字了。那些年的冬天好像特别寒冷,雪也多,赵连珍和母亲起早贪黑四乡八疃赶集卖春联,赶远集时,每天步行往返四五十里地。母亲背着满满一纸箱子春联,她抱着两个小板凳,提着一个袋子,袋子里装了用来张挂春联的绳子、纸夹子、钉子、小锤子等。记得有一次赶招贤集,她们早到了2个多钟头天才放亮(去晚了,就占不着地方摆摊了),天寒地冻,黎明前的黑暗里特别冷,等到有人买春联的时候,娘俩的手都冻得不会拿什么了。饿了,吃个自带的煎饼,看着街上热气腾腾的朝天锅,就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喝上一大碗又香又烫的肉汤。记得一次去洛河罗密庄赶集,走到沟西桥,感觉桥洞里有人,赵连珍的母亲叫她藏在她身后,还高声说她爸跟上来没有,其实桥洞里根本没人,只是月亮底下随风晃动的一块黑影。每年卖春联能挣200多块钱,那可是赵启升当时半年多的工资啊。那时,1斤粮票贴1毛5分钱能买1斤半馍馍或1斤半大饼呢。还有一次,是赵启升骑自行车带着赵连珍去五莲辛店子集,天寒路远,积雪坚冰,他的眉毛胡子都挂了冰花,一路上爷俩也不知摔了多少跟头,等到了辛店子集才知道那里贴对联的风俗是白头朝下,而赵启升是按招贤以南白头朝上的风俗写的对联,结果没卖了几份。寒风里,赵启升看赵连珍的小脸冻得发青,就心疼地说收摊回家。回家路过招贤饭店,赵连珍早已饿得肚子咕咕叫,赵启升坚持领她进了饭店,花了不到5毛钱要了两碗烩菜,1斤粮票的馍馍,还有两碗热开水,那是赵连珍今生单独和父亲在饭店吃的唯一的一顿饭。
  后来,赵连珍会骑自行车了,就不让母亲陪着了,她开始带着二妹连臻赶集,把箱子绑在车子一边,遇到沟坎,连臻就跳下车推车。有一回过沭河去阎庄集,她不小心踩到河里,棉鞋湿透,到了集上拿到铁匠炉那儿给烤着。还有一回晚上收拾对联装箱,遗漏了框对、横匾、小福字等“小杂耍儿”,等到了集市上开卖时一看,傻眼了,不配套没人买,难道空跑几十里路回家拿?她急中生智,决定自己现场写,边写边卖。她就去附近百货商店买来笔、墨、春联纸,一时由于害羞,只背对着人们偷偷写这些“小杂耍儿”。谁知还是让人发现了,有那懂书法的起哄道:“字是好字,还是在腿上悬笔写,才女啊!”那天赵连珍的对联供不应求,那年春节,当地传颂着一个春联女的故事,她临场挥毫现写现卖,传来传去,以至都有人说她双手会写梅花篆字……
  2016年,赵连玉经数年积累整理,子承父愿,将家族的家谱、上几代传承下来的书法、绘画以及家庭成员近年创作的书画,还有谱碑、诗词歌赋、散文评论等,汇集了20多万字,图片300多幅,编辑出版了一本家庭档案文集《文韵墨影》,这实际就是一个小型的密莒赵氏文化展,也是管窥莒地家族文化传承与坚守、创新与发展的一个“窗口”。却是芬芳四溢,风景独好。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文化】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标题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