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姜太公《六韬》之考论(六)
姜太公文化研讨系列之三十八
图片
  


张凯飞

  (三)《六韬》是兵权谋家著作的杰出代表
  《六韬》以姜太公同周文王、武王父子问答的形式写成,以文王、武王父子密谋兴周灭商为背景展开论述。“小邑周”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灭掉“大邑商”,原因就在于文王和武王在姜太公辅佐下,采取了翦商、攻商、灭商的一系列正确战略策略。《史记》中记载:“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宗为本谋。”(《史记·齐太公世家》)姜太公被尊奉为兵家的鼻祖,谋略的化身。姜太公根据当时的形势,辅佐周文王采取恭顺事商、麻痹纣王,修德行善、富国裕民,广罗人才、发展生产,扩大影响、争取与国,翦商羽翼、进逼商朝等措施,使周具备了灭商的实力与可能。周文王死后,姜太公又辅佐周武王,继续灭商的大业。通过孟津观兵,周对灭商有了充分的把握;经过牧野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终于灭掉了商王朝。《六韬》正是对周灭商的谋略运用和姜太公谋略思想的总结。“兵权谋”的概念最早是西汉时期任宏在整理前代兵书时提出的。西汉时期,孝成帝“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这四种分别是“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汉书·艺文志》)可见,“兵权谋”大致为谈论较高层次的军事谋略之书,是将“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等内容综合考虑在内的。现在,仔细推究古人对“兵权谋的定义,再比照一下《武经七书》各书的内容,不难发现,这七部兵书中最符合“兵权谋”之义的,不是《孙子兵法》,而是《六韬》。前文提到,李靖把唐以前的兵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六韬》《三略》,一类是《孙子兵法》。台湾学者徐培根认为:“孙吴之书,不过是普通将帅用兵之学,而《六韬》乃是革命领袖创国之学,即古代所谓帝王之学。”
  《六韬》与《孙子兵法》的根本差异在于,《孙子兵法》内容侧重于军事问题,虽然也涉及政治、经济、外交,但是,它是以军事为中心;在军事问题上,它又着重研究的是战争,揭示的是战争的一般规律,重点是用兵艺术。《六韬》既重军事,又重政治,既讲战争之道,又谈治国之方,既言战场制胜,又谈战后守功。《孙子兵法》从将帅的职责出发,强调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而对战争的性质没有论及;《六韬》将战争明确区分为义和不义。《孙子兵法》从夺取战场胜利出发,主张“兵者诡道”“以诈立”“以奇胜”;《六韬》虽然也主张以诡用兵,出奇制胜,但同时更强调以“正”治国,明确“诡”是实行“道”的手段,以奇用兵要为以正治国服务,“正”占中心位置;军事谋略与政治谋略兼施,强调政治谋略对军事谋略的决定、指导和制约作用等。这正符合兵权谋“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之旨。《六韬》融合了阴阳家、五行学说、兵形势、兵技巧的理论成果,正所谓“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因此说,《六韬》是中国古代“兵权谋”著作的杰出代表。
  (四)《六韬》是古代大战略思想的首倡者
  “大战略”美国人对它的定义是:“在平时与战时,为获得对国家政策的最大限度支持,发展并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精神以及军事力量的艺术和科学。”中国古代就有大战略思想,在姜太公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大战略,《六韬》是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心向背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和谋划战略问题。《六韬》提出,在政治方面,明君要清静无为,抱柔守雌;经济方面,要富国强兵,发展大农、大工、大商;外交方面,提出“抚其左右,御其四旁”“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安抚争取其邻国,孤立对手。大战略的目标是“全胜”:“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六韬·武韬·发启》),“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故事胜于白刃之前,非良将也,设备于已失之后,非上圣也。”(《六韬·龙韬·军势》)《六韬》的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大战略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古代大战略思想的首倡者。
  可见,《六韬》在中国兵学史上是一部具有独特特点、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对传统兵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兵书。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质疑等原因对《六韬》的价值认识不充分,对其评价不公允,对它的重视和研究都很不够。近年来,《孙子兵法》研究著作层出不穷、数量庞大,而《六韬》的研究专著尚未见到,研究论文也数量很少。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重要的文化软实力的今天,理应对传统文化根文化主要的缔造者姜太公,和姜太公系列文化进行深挖阐释,理应重新认识《六韬》深邃的军事思想和对兵学的巨大贡献,总结和继承好“百家宗师”姜太公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为实现强军梦贡献智慧力量。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5 版:读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姜太公《六韬》之考论(六)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