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春秋避难的大义之城
图片
图片
  

柳树营


  居于东夷之地的莒国,在春秋时代,处于中原文明的边缘地带,拥有自己悠远的古文明传承,民风强悍、有担当、有豪气、有开放包容的气度,从而显得独树一帜。
  为此,莒国都城也成为春秋时代列国君侯的理想避难之所,诸如谭国之谭子、鲁国之庆父、齐国的工偻、孔虺、贾寅等人先后奔莒,其中齐公子小白的奔莒最有影响力,一则关涉齐国的政治走势,二则关涉春秋的诸侯格局。
  春秋莒城,又一次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某种深远的联系。
  公元前685年,在莒避难的齐公子小白归国继位,在春秋本是一件平常事,却是刷新一个时代的开始。


  当从鲁国而来,也准备继任君位的公子纠及其一行悠然地赶回齐国,却看到小白已捷足先登的时候,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惊天雷霆啊!
  那穆陵关外,当时的一幕,足令管仲百思不得其解:那一箭明明白白就是自己射出的,也射中了,并亲眼看到小白口吐鲜血倒于马下的,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鬼?
  看官,这需要历史再一次回放了。
  且说当时,公子小白一行匆匆赶到穆陵关外之时,就突然遇到了伏兵的阻击。他立即认出了对方是管仲等人,而惊惶未定之际,却被管仲一箭射在了腰间的衣带钩上,虽然箭头被阻,未入肌肤,但力量很大,顿感一阵剧痛。
  小白急中生智,咬舌吐血,顺势倒于马下,借机假死,就此躲过了阻杀。等管仲以为得手而撤走之后,小白遂起身“复活”。这招连鲍叔牙都骗过了,鲍叔牙也感到惊喜。于是他们整顿车马,急速前行,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临淄,并在卿大夫高傒等人的拥戴下,成功上位。
  这就是公子纠与管仲当时未知的实情。而未能抢得先机的公子纠一行只得暂时返回鲁国,而鲁国的期待也就此落空,鲁庄公因而大怒,便领兵攻打齐国,欲意为公子纠夺回君位。
  而齐桓公这边,也知道公子纠回鲁国后不会善罢甘休,他也亲率大军出临淄城,主动迎敌阻击,于是一场大战无可避免。


  公元前685年秋天,齐鲁大地上,风声肃杀,大地飞尘,两支军队相向而来,戈戟森森,旌旗猎猎。鲁国的军队北出泰沂山脉西线,然后折东拐向临淄,便在临淄城以西的干时、遇上了严阵以待的齐桓公所率领之师。刚上任的小白志满意得,军队士气高昂,以逸待劳。而鲁国的军队,趋兵而来,立显势弱。
  一番交锋厮杀之后,鲁军大败,鲁庄公也被迫丢弃所乘战车,改乘轻车逃回,可见其狼狈之状。
  春秋干时,也叫乾时,就是现在的恒台县一带,因而历史上又称这一战为“干时之战”。
  鲁国败后不久,鲍叔牙便带着浩浩大军兵发鲁国,鲁君畏惧,只得求和。而齐国开出的条件是:就地诛杀公子纠,带回管仲和召忽,否则就攻打鲁国。
  大兵压境,鲁庄公无奈之下,只得依从,杀了公子纠,而召忽愿为主人殉死,乃自尽。然后绑缚了管仲,交给齐国。
  当管仲作为囚犯回到齐国,见到了桓公之时,觉得此命休矣!而桓公看到管仲的一刻,那射中带钩的一箭,还隐隐在侧,于是目露寒光,便下令杀之。
  危急时刻,鲍叔牙连忙向桓公建言并推举管仲:“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则非管仲不可。”
  桓公听罢,略一沉思,便走下王位,亲自给管仲松绑。听从鲍叔牙的建议,拜管仲为相,委以大任。可见,齐桓公是个有胸襟有气度的君王。
  鲍叔牙此举,也成就了一段知音高士察人举贤的千古佳话,这就是成语典故“管鲍之交”的由来。
  管仲受此知遇之恩,自此便诚心辅佐齐桓公,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推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
  而使齐桓公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中原第一霸主。齐国自此达到了最鼎盛辉煌的历史时期。


  尽管今天来审视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的上位之争,因为史料的匮乏,存在着不同的叙述,其间的疑点很多。一个蹊跷的事情是,当时同样得到无知被杀消息的鲁国,不着急让公子纠回齐继位,却与齐大夫在蔇(今兰陵车辋镇)会盟。对此,今人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里,认同西晋学者杜预的说法:子纠回国,齐国内部有阻力,所以鲁国要协商出兵伐齐,送子纠回国。
  而小白的拥戴者势力占优,这是小白胜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小白的上位也是齐国内部拥泵者一次操盘的胜利。
  基业煌煌、盛世经纶,一代霸主正志满意得,俾睨天下。
  某次,桓公与管仲、鲍叔牙、甯戚等相与宴饮。酒酣之时,桓公对鲍叔牙说:“卿为何不给寡人敬酒?”
  鲍叔牙便捧杯而进说:“希望君王不要忘记在莒避难之日,管仲不忘在鲁被缚之时,宁戚记得饭牛车下之况。”
  这样的君臣对饮,鲍叔牙竟如此大煞风景。而齐桓公不但不予责怪,反而肃然起身,离席而拜说:“我和两位大夫能够不忘您的
  忠告,国家就一定没有危险了。”
  这是《吕氏春秋·直谏》里的记载,也是“毋忘在莒”的原典由来。
  而由此看来,齐国的强大,不是偶然因素,正是有了鲍叔牙这样的耿直之士,管仲这样的治世之臣,齐桓公这样的有道明君,方能成此伟业。


  自公元前686年夏至685年冬,在一年半多的时间里,齐国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件,密度之高,转折之多,影响之大,炫目春秋,激荡史册。
  从无知叛乱、襄公被杀到无知被诛、公子纠与小白角逐;从小白上位到干时之战……齐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历史大变局。
  当然,也深远地影响了春秋列国的格局与发展的态势。
  鲍叔牙一再提到的“毋忘在莒”,却暗含着春秋时代的一个重要关节。
  追溯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也罢,周礼夷礼的文化冲突也罢,莒与齐鲁大国的关系大多是紧张的,而且经常发生战争。
  但自强自立雄踞一方的莒国,还是以开阔的胸襟,接纳了众多诸侯国的避难之士,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庇护,展现了一个东夷古国独立担当的气度。
  尽管小白在莒的详细情况,没有史料记载,但设若小白不能在莒避难,能否成为春秋霸主,应是一个很大的历史悬念。因为有一种资料称,小白最初的避难想到谭国,但谭国弱小,惧怕齐国攻伐,不敢收留于他。而《左传》的记载是,齐桓公逃亡经过谭国时,谭国对他不礼敬。而齐桓公即位后,谭国又不来朝贺,藉此把谭国灭了,谭子也逃奔到了莒国。
  所以,当时小白与鲍叔牙觉得莒国还是较为可靠的,这才南下奔莒,果然得到了莒国的收留与襄助。
  也可以说,是莒国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小白,也就此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这就是莒国,他在春秋的存在,雄豪而神秘,特立而独行!


  世纪的今天,复建的春秋莒城,构筑巍然,气象宏伟,现代建筑艺术的充分运用,让这座古城气度辉煌而又美观坚固,凝聚着莒人的智慧与城建的新理念。
  这座新建的古城庇佑的是莒文明、是莒地的文化,也是莒地的民生,他具有春秋以来莒城的懿范与精神,更有着全新的时代内涵。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5 版:文化】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春秋避难的大义之城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