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受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活动,莒县建国前老党员、90岁的老兵赵景山激动地说——
“一生都没有想到的事,很光荣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刘彦美/文 冷炳豪/图
  10月1日,北京晴空万里,天安门广场红旗飘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时,当《红旗颂》雄壮的音乐声响起,21辆礼宾车组成的“致敬”方阵徐徐驶过天安门,全场观众起立,舞起手中的红旗向英模致敬,方阵中90岁的老兵赵景山挺了挺腰板,回了个庄严的军礼,他的眼眶湿润了,“要是战友们能看见,该多好啊!”
  作为日照市唯一一名参加国庆阅兵式活动的代表,赵景山代表了千千万万为新中国的成立流血牺牲的战友,他们曾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他们是从苦难辉煌中走来的英雄壮士,是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光荣前辈。
  这是赵景山“一生都没有想到的事”,这一刻无上荣光。

赵景山的五个“18年”
  9月19日,莒县洛河镇大汪头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院里的几棵白杨依旧绿意盎然,这里是赵景山的家。
  赵景山1929年3月出生于大汪头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46年12月,参军入伍,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26军76师228团炮兵连连长。
  10点多钟,赵景山在沙发上打盹,听见有人来,赶紧坐了起来,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
  老人身体硬朗,面色红润,还留了长长的白胡须,因为怕冷,已经早早地穿上了棉衣。
  两间房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屋里随意地摆了几件简单的家具,干净利落。
  老人的生活起居由三儿子赵之永照顾,他简单介绍了老人目前的情况:老人身体很好,一日两餐都是自己做。他喜欢吃辣,从不挑食,喜欢喝酒,每天下午喝半斤。他的生活作息非常规律,早上8点半准时开门,下午四五点钟就关门睡觉。
  在赵之永的记忆中,父亲不善言谈,极少和家人讲起他在部队上的事,更没说过战场上的事,所以他知道的特别少。他说,因为耳背,父亲听不清别人说话,又不想讨人嫌,所以现在很少出门了,冬天没事的时候,知道他喜欢下象棋,就有村民经常过来陪他下棋。
  老人思维清晰,他给自己的90年作了个总结,“就是五个18年”:18岁当兵,军龄18年,在家务农18年,到东北待了18年,回家又是18年。
  老人说话不多,但是张口就笑。眼睛不花,并从部队上学习了认字,所以,和记者的交流就从写字开始了。

“为啥当兵?为了解放全国啊!”
  赵景山从军18年,参加过莱芜战役、开封战役、睢杞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20余次,曾先后立功10余次。
  1946年大扩军,赵景山一心想当兵,便与村里的好友葛永平、葛西昌和葛永昌四人一起报了名。
  父母坚决反对他参军的,因为赵景山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异常坚决地报了名,“我愿意当兵,父母不让去,我自己愿意,那谁也挡不住,这是我个人的事。”
  “为啥非要当兵,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人民服务,也为了热闹,年轻人嘛,人家都去当兵,我也要去。”赵景山捋了捋胡子,呵呵地笑而起来。
  入伍后,赵景山被编入了神兵连,先到部队,又进行分配,成为一名光荣的炮手。他清楚地记得,入伍后第一场战役是莱芜战役,虽然仗打得辛苦,但是胜利的喜悦冲淡了一切。
  而父母时时刻刻惦记军中的儿子,赵景山在上海的时候,父亲卖了一亩地,到上海看他,“那时候穷啊,地非常珍贵,哪舍得卖啊,父亲说还得留着,等我回家种呢,我说等我回家就有的是了”。
  因为英勇善战,表现突出,1948年4月赵景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了。他记得入党介绍人一个是王方远,另一个姓张,已经不记得名字。
  “我觉得入党挺好,我愿意入党。”赵景山笑着说,“当时,介绍人给上级领导汇报,说已经和我谈话,上级领导就说:‘叫他来填表吧’,指导员找我谈话,问我愿意入党吗?我说当然愿意,入党光荣啊。你看着行,就帮我写入党申请书吧。”
  就这样,赵景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望梅止渴”不只是个故事  
   1950年,赵景山,参加抗美援朝,那是老人记忆中最为艰苦的岁月。
  “最苦的就是上甘岭啊,当时我在西房山,我们排长带头吃饼干,没有水,太干了,嚼一口都撒到了地上。”老人皱起了眉头,回忆着异常艰苦的战争。
  上甘岭战役的同期,赵景山在西房山阻击战中,西房山战役同样是一场苦战,鏖战6个月,都没能下山。
  赵景山说,那时候没有水,战士们根本没法吃饭,连长就想办法说起了“望梅止渴”的故事,说曹操带兵南下,遇到了百里荒原,没有水,将士们干渴难耐,曹操灵机一动说,“将士们,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有一片的酸梅林”。战士们一听到梅子,都不由得流了口水。
  说话间,老人用手捋了捋雪白的胡子,眯起眼睛笑了:“这就好喽。”
  这种无法想象的苦难情境,曾那样真实而残酷地发生过,而经历过这一切的老兵,说起来竟是这样的波澜不惊。
  赵景山说自己是幸运的,经历过大小战争几十次,从来没受过伤,用他自己的话说,“真的很不简单啊”。
  抗美援朝期间,赵景山两年音信全无,家人以为他牺牲了,每逢除夕的晚上,他的母亲都会站到磨盘上,朝着东北方向,喊着她唯一的儿子。
  两年后,赵景山回到莒县,母亲特别高兴,就再也不允许他离开半步。而赵景山甘愿在家务农,一直陪伴着母亲。

“当了兵就是铁碾的钉,不怕死!”
  抗美援朝是赵景山心中最刻骨铭心的回忆,采访中唯一说起的战场上的两件事都与它有关。
  有次,连长命令试炮,赵景山熟练地打了一炮,却很长时间没有回音,他心里犯了嘀咕:打到山沟里了?还是哑火了?他用望远镜看了看,没看到起烟。他干脆把望远镜一放,低头的瞬间,竟意外地发现,“消失”的炮弹就在他的脚跟前,他来不及反应,眼睁睁地看着炮弹在脚底下炸了……
  时间在那一刻定格,战友们惊奇地看着他,他竟然什么感觉也没有,“不可能啊,不可能!”他弯腰抓起一块炮弹皮,大声喊战友们,“快来检查检查我的伤!”
  战友们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伤”!
  “这根本不可能,炮弹在脚跟下炸了,不可能没有伤,快再给我检查检查。”战士们又仔细检查一遍,确定没有伤。
  “我当时真不敢相信,也不敢检查。”赵景山试着抬了抬腿,果然,腿还好好的。
  赵景山摆摆手,“这件事情从来没说过,当时是第一回,没人信啊,一个手榴弹炸了都有个15米的坑,一个炮弹在脚底下炸了,没受伤,没有人信啊。”
  “当时您怕吗?”
  “不怕,当了兵就是铁碾的钉,咱把生命都交给国家,把死放到前头了,上哪里害怕啊,不害怕。”老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很是斩钉截铁。“那时候天天打仗,大仗小仗不断,有时候牺牲的很多,一个班一个排的战友冲上去,就都没有了,都可能回不来。”
  赵景山说,当时当兵就是为了打仗,你找敌人,敌人找你,都不闲着。有时候一仗就打个一年半载,最多歇个五六天,可能说不怕死,没有人信,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心想着早天晚天都会死在战场上,早死更好,死了就不受罪了。
  将生死置之度外,无所畏惧,赵景山和战友们反而得到了命运的眷顾,他所在的排,只伤过两人,牺牲一人,真的非常幸运。
  聊天的间隙,儿子赵之永帮忙切好了羊肚和辣椒,爆香葱花,炒起了羊肚,老人亲自翻炒起来,麻利地加水,加点酱油醋,鲜香的辣椒炒羊肚就出锅了。老人端上桌,热情地招呼大家,“吃吧,趁热乎!”
  老人生活得平静满足,几十年来,从没提过任何要求。
  “没有要求,待遇很好了。”赵景山笑了笑,“咱与一般社员一样,不搞特殊。”
  说到高兴处,老人唱起了最爱的军歌,他嘴角微动,小声地熟悉了一遍歌词,卯足了劲唱起来:打胜仗,打胜仗,打得反动派心发慌,缴获武器一箩筐……
  “到北京就不喝酒了。”再说起去北京,老人更笑得合不拢嘴,他摆着手说,“从来没去过北京,都没想到能活着回来,人生想不到的事,光荣啊!”

记者手记
  采访中,赵景山老人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我一直跟着共产党干,一生清白。”
  赵景山是莒县建国前老党员的代表,也是日照无数革命老兵中的一员,在他身后,是一个自建国前一直延续至今的老兵群体。这些老兵,穿上军装保卫国家,脱下军装建设国家,在山河破碎时勇于担当,在百废待兴时战天斗地。在新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中倾尽一己之力默默奉献,成为他们最真实的人生写照。这些革命战争中的英雄和复员退役后的先锋,用一生践行了坚守初心、奉献一切的最高行为准则。
  这是一笔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的精神财富。这一群体展现出来的老兵精神凝结成了一股强大力量,影响带动着更多人,坚定理想信念,积聚弘扬正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一种打不怕压不垮的气势,沿着共和国所走过的路,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奋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生都没有想到的事,很光荣啊!”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