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社区女汉子“大何”
图片
  

本报记者 谢岩 通讯员 何成功
  社区工作繁琐、复杂,细致、耐心曾经是女社区书记的优越所在。可是这个春节以来,社区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最基础的一环也是最核心的一环。于是,深夜值班、风雪天站岗、节假日摸排的女社区书记,不仅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精神,还要有充足的体力、顽强的战斗力,在这场战“疫”行动中,她们把小家放在身后,义无反顾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为社区居民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


  “噼——— 啪——— ”除夕夜,远处的村落传来零星的鞭炮声,何玉珍骑着电动车还在乡路上颠簸。晚上7点多了,“还行,还能赶上回家包饺子!”何玉珍一边骑着车,一边在心里念叨。
  何玉珍,这位莒县峤山镇院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嗓门大、个子高、性子直,同事们和乡亲们都称她“大何”。

除夕夜的乡路颠簸
  大年三十,头一天刚放假的大何,正在家中忙活年夜饭,下午3点,突然接到镇党委的紧急通知,要求到镇党委领取莒县疾控中心《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明白纸,并立刻发放到村、到户。
  4800余份明白纸,捆成一尺多高的两摞,一摞放在电动车后座上,一摞放在脚踏板上。顾不上回家,大何匆匆给丈夫打个电话,就独自一人骑着电动车带着宣传材料,风风火火奔向院山社区。
  院山社区下辖12个行政村,是距峤山镇驻地最远的社区,其中最远的南涧村距离镇驻地15公里,不会开车的她,平时上下班都是搭社区同事的车。这次情况紧急,她一边骑车赶路,一边不时地下车,扶着车把,给12个村的支部书记一 一打电话通知开会。
  天渐渐黑下来了,除夕的傍晚,路上几乎见不到行人和车辆。空旷的乡路上,只有大何的大嗓门在打着电话。
  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等她赶到社区时,已是晚上5点多,天已全黑了。在廊下翘首以盼的村支部书记们来回跺着脚取暖,刚停下电动车的大何,却满头大汗。来不及喘口气,她立刻给支部书记们作简单动员,“必须把宣传明白纸发放到每家每户!记住,是每家每户!”大何的大嗓门是大家熟悉的,可是随后的话从来没听说过,“还要通知到,明天不能串门拜年!”村干部们面面相觑,但同时也明白了这次疫情的凶险形势。
  “不串门拜年,别扎堆聊天,不聚餐,祭祖也最好分户单独进行……”大何随吴家岭村干部一道入户宣传。
  “俺们都在刷锅刷碗地忙年,这就要祭祖、包饺子了,大何你咋还在加班哩!”婶子嫂子们听着大何的大嗓门到了自家院,都从厨灶间出来聊几句,虽说不太理解大年初一不能串门拜年,可听大何讲,原来电视上天天说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关系到了每个人。
  快7点了,调度完最后一个村“明白纸”入户发放情况,大何长出一口气,从院里推出电动车,“没事!再颠簸一个小时,回家包饺子还来得及!”她回头和几个村干部打声招呼,骑上车,没入了黑夜里。

没有假期的春节
  大年初一,按照镇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大何又踏上了防疫征程,继续在各村摸排从湖北、浙江返乡的人员。通过摸排,尹家沟村有一名从武汉返乡人员,南涧村有两名从浙江返乡人员。
  大何立即汇报领导,并协调镇卫生院防疫人员一同赶到尹家沟村。尹某于1月19日从武汉自驾车回村过年。“一直在家,哪儿也没去。”听到这一句,大何才放下一直悬着的心。她又劝导曾和尹某密切接触的家人居家隔离。
  院山社区毗邻五莲县,地处山区丘陵,村庄多,分布零散。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仅主要路段就布设了12个村庄卡口,防控任务非常重。大何是个急性子,更是个“工作狂”,整整一个正月,每天的卡口检查、日常巡逻、统计报表、逐个路口查看封闭情况、劝说告诫聚集村民……虽然各村都有干部值守,可她坚持每个村都要到现场。
  “一天不跑完每个村的值班点,我就觉得睡不着觉,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正月里,从院山社区最北的老牛汪村到最南的南涧村,最东边的吴家岭到最西边的尹家沟,大何每天至少走一圈,有时是两圈。“把好12个村庄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是我的责任,疫情防控严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每到一村,对实施居家隔离的湖北、浙江返乡人员,大何都要过去了解每天的情况,逐户送去酒精和方便面等,并安排专人进行庭院消毒。下班回到家中,大何的手机一直不停地闪,与隔离人员的微信交流不断,“体温正常!没事,放心!”“加油、再坚持几天!”“家里缺什么就和我说,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
  2月6日,14天居家隔离结束后,来自武汉测绘院的尹某自驾返回武汉,回家后第一时间,给大何发了这样一条饱含深情的微信:“何书记,非常感谢,这次感受到老家的热情和严谨,也感受到了党组织、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热切关怀,给了我信心,帮助我走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深夜回家的妈妈
  2月7日,峤山镇党委部署企业复产复工会议后,大何第一时间对复工要求和程序进行了传达,“大姜经营户和收姜点是重点!”大何首先想到社区4个收姜点。峤山镇是全国闻名的大姜产地,种姜的多,收姜的也多。2月10日,张家楼村、于家庄村等4处符合开工条件的生姜加工厂进行了复工生产。
  一个正月里,尤其是村庄“戒严”的头几天,大何几乎24小时靠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针对少数社区村民的抱怨和不理解,她苦口婆心地劝导,向居家隔离的村民耐心解释政策,询问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并送去鸡蛋、方便面等生活用品……
  从大年初二到初四,连续三天大何都忙到深夜,饿了,就和值班人员在村口泡个大碗面;困了,就在疫情防控简易帐篷里打个盹。
  “大何,来!俺刚煮的鹅蛋,还热乎,你快趁热吃!”于家的大妹子端着笸箩来了;“不能光吃方便面,这有热菜和馒头,吃了才有劲,身上还热乎!”刘家的婶子在往桌上摆着盘……大何和值班人员的辛苦,村民们都看到眼里,每到饭点,总有热情的村民前来嘘寒问暖。
  “妈妈!你几点回来呀?我想你了!”每次打电话,12岁的儿子总是这样问妈妈。
  大何的丈夫在镇企业办上班,也没空照顾孩子,大女儿因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这些天来,白天只能靠12岁的儿子照顾姐姐。
  孩子总是妈妈心中最柔软的所在。一提起孩子,大何一阵哽咽。那天大何回到家已近零点,两个孩子依偎着蜷在沙发上睡着了。丈夫轻声告诉她,儿子一直不肯上床睡觉,非要等妈妈回来。看着孩子们熟睡的脸庞,这个坚强的女汉子也忍不住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今天,大何回到家终于赶上了晚饭时间。一进门,“妈妈!你可回来了!”儿子放下筷子就要扑过来,“别过来!别过来!离我远一点!”每天劝别人居家不外出的大何,却一直奔波在路上,“心里也是担心的,尤其是面对孩子的时候。”摘口罩、洗手、消毒、换衣服……坐在门口的换鞋凳上,大何主动把自己和孩子隔离开来,隔着两三米远的距离,无限疼爱地看着正在吃饭的儿子和女儿……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日照她力量】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社区女汉子“大何”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