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漫步在乡村
  

商玉义
  或许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这么一块小小的、温暖的、柔软的心灵驿站,那故乡就是我的一方净土,那里是我的根,有我的父母,有我的童年,有我熟悉的乡音!
  年轻时,读到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多少有些不理解,总以为有些矫情,总以为是诗人的善感。等到自己跟艾青写诗时的年龄一般大时,忽然觉察到,这并非矫情,也非善感,只在于诗人将这些土地融进了个人的情感,正是因为诗人自己在这土地上所进行的一些活动而熠熠生辉,其实都是很好地演绎了对故乡土地的热爱,对故乡的眷念。
  每次回到家乡,稍有闲暇都会到野外转转,或许骨子里侵染了田土的气息太多,无论在哪里,无论境遇发生一些什么变化,总是对乡村怀有很深的情感。
  初夏时节,乡下的野外静谧而迷人,风儿如母亲温柔的手,轻轻在脸上抚拂。天空下,是那成片成片绿茵茵刚刚长出的秧苗,在清风中摇曳生姿。洼田连着洼田,山岭连着山岭,田间间杂树木,给故乡人农忙歇脚留有一片绿荫,仄仄的小路两边,长满一簇簇一丛丛的杂草和野花,蝴蝶和土蜂忙碌于此间。
  一路前行,边走边用手机拍摄两旁的风景,眼前的麦子已慢慢变黄,呈现出秀美的样子,随着微风摆动着沉甸甸的脑袋。那路旁的山野花,随处可见,因为生存的环境不同,常常不被人留意,但它们却不择地势,或开在山坡,或开在路边,有的还开在被人遗忘的寂寞角落里。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肆意开着,无需刻意地种植,不需精心地侍弄,却能迎着风吹日晒,一年四季蓬蓬勃勃地生长。
  在故乡东南岭的坡顶,立有一块天然的石头,我们俗称“站石”,周围的土地因此便有了自己的名字———站石旁。那可是我们童年的乐园,每次挖野菜的间隙,都会情不自禁地聚集到这里,在石头上爬上爬下,打趣嬉闹。不知道是我现在长高了,还是站石历经风雨地侵蚀慢慢变矮了。我使劲搜寻着,搜寻着记忆中的风景,但周围开满野花的“站石”,已经变得很苍老了,脸上也出现了深深的皱纹,山坡已经不再是我童年的山坡。
  在“站石”下方一块平整的土地上,我立住脚步,这里原是伴随我家多年的庄稼晾晒场,收获的季节,此处堆满了全家的口粮和希望。多少次即使天黑了还在这里忙活;多少次因为收成好了而高兴;多少次乡亲邻里边干活边聊天,永远说不完的家长理短。
  夏天的傍晚,在煤油灯笼的照耀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这里也是我们消遣的地方,孩子们除了打打闹闹,就是围坐在一起听老年人论古经,谈收成,讲牛郎织女……如今,晾晒场已变成了地,秧苗在聆听着土地诉说过去的故事。
  曾经是多么亲切,多么温暖,然而,现在似乎一阵风,早已吹走了全部。原来的场地长满了庄稼,我依旧枉然小时候的记忆,尽管可能当时很苦涩的,但现在回忆起来,曾经的苦涩是没有的,有的就是温暖。
  故乡,那浓浓的乡音,那一声声来自父母的嘱咐,总能唤醒我心底那一丝丝的柔软,那带着泥土气息的话语,即使你走遍万水千山也寻不到的最妥帖的安暖。我虽然没有和故乡远离太久,但每次踏上家乡这片熟悉的土地,听到这熟悉的乡音,依旧是那么的亲切,仿佛只有这里才没有虚伪的寒暄,做作的恭维,唯一的只有真切的温暖,简单的问候,但却让你久久的感动!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写手展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漫步在乡村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