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九七Ο年代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
图片
图片
  

赵德发

  6月底,两排教室竣工。我带着老师、学生用放学之后的时间,劳作数日,用建房剩下的乱石垒起院墙。有个大队干部过来看了问我:“七四年,联中盖九间屋,管理区抽了三个大队干部、两个会计,还累得不轻,你这回是怎么弄的?”
  我怎么弄的?我硬着头皮干,豁上力气拼呗。开工后的两个月里,我只歇了半个星期天。老师们也牺牲了好多休息时间,学生们也都搬过石头,抬过木棒。
  现在想想,全校师生那时候真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尤其是那些民办老师,教学任务沉重,家里还有一大堆农活等着他们,但他们从不拒绝我的安排,在课余时间出大力流大汗,毫无怨言。
  这种事情,也只能发生在“教育的春天”。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国各级学校的无数老师,都曾这样豪情满怀,这样无私奉献。

二十九、一个念头
  1979年的一个秋夜,我萌生一念,从此改变人生方向。
  本来,我考上公办教师,是想在教育行业干一辈子的。被任命为古城学区负责人之后,这个志向更加明确,打算兢兢业业干到退休,像宋家沟几位老校长一样,回家居住,直至就木。
  那天晚上,我在联中办公室备完课,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一本刊物翻阅。那是一本《山东文艺》(《山东文学》的前身),上面有一位知名作家的创作谈。他讲,在家务农时迷上文学,从此走上创作道路。我读着读着怦然心动,想起了古人的话: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吾乃不能是?
  那个秋夜,我浑身发烧耿耿难眠。似电光石火的一个念头,将我的前途在一瞬间照亮。我下定决心要当作家,认定自己这辈子是为文学而生。
  我像吃了迷魂药,不知天高地厚。我读书那么少,严重缺乏文学素养,却带着一股愣劲儿干了起来。那时正好放了秋假,妻子已经怀孕,我白天帮家里干活,晚上就在油灯下写小说,经常写到半夜。我的第一篇小说叫《烦恼》,八千字,写“文革”中贫管会在学校里“瞎管”,给老师带来诸多烦恼。写完抄出,于10月28日寄给了《山东文艺》。
  我当时找了一个日记本做投稿纪录,在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下了一句话:
  理想之花最终将在不怕碰壁、永远上进的人手中。
  此后,这个封面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图案的蓝色日记本上,便有了一条又一条纪录:哪一天,投给哪家报刊什么作品。上面记载,11月13日,我给《山东青年》杂志寄了短篇小说《表姐》。12月2日,又给《山东文艺》寄了短篇小说《喜悦》。
  寄走这三个短篇,我望眼欲穿,等待消息。学校订了这两份刊物,每当新的一期送来,我急忙翻看目录,希望上面能有我的名字。然而,接连几期都没见到,却接到了《山东青年》的信件。拆开看看,稿子完璧归赵,附有一封铅印的退稿信。我失望,我不服,在日记里写道:
  幼苗乍出土,便遭冰雹摧。
  叶颓心未死,干颓意不灰。
  深责浮躁习,重挥蠢才笔。
  勤勉且努力,使我心愿遂。
  12月19日,我看到《大众日报》上登载了第十二期《山东文艺》目录,上面没有我的作品。沮丧两天,又在日记里写:“目标,能赋予人进取的力量,能赋予生活以意义。终生为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懈奋斗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懵懵懂懂混日月的人,只能叫行尸走肉。”
  (连载一百)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4 版:悦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