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对夫妻捐助黄冈便携式氧气罐抗疫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通讯员 李政汶 报道

清晨的决定:
“必须为抗疫急需做点什么”
  今年入秋后的一个清晨,窗外鸟鸣啁啾,秋光怡人。时慧丽站在阳台上,眺望回归正常秩序的城市。
  她想起了2020年的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这座小城的寂静、萧瑟,想起了他们夫妻两人的一段抗疫往事。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时慧丽就在厨房揉面,和馅,忙活包水饺。她一边包水饺,一边焦急地看着墙上的时钟。老何怎么还没回来?
  她口中的老何就是丈夫何雨,即日照法恩气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昨天下午何雨去单位加班,说是要等最后一拨加班的工人走了再回家,这都已经凌晨了,还不见人影。
  时慧丽把包好的饺子盖上一层笼布,又给何雨打了个电话。“老何,你啥时回来?”“这就往回返了。”何雨在电话里的声音有些沙哑。
  又过了十分钟,时慧丽便去厨房下水饺。圆滚滚的水饺活泼地跳进沸水,让这寂寥的清晨有了一丝生机。
  等了二十多分钟,房门终于“咔哒”一声开了。何雨一脸疲惫地推开家门。
  时慧丽疾步上前帮何雨换下工装,转身端来刚煮好的饺子。“武汉那边氧气供应很紧张,我们是不是得做点什么……”这是何雨见到爱人后的第一句话。“现在急需的是医用氧,我们的便携式氧气罐不是正好可以救急吗?”时慧丽提了一个醒。也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夫妻间有了一种不成文的默契,凡是爱心救助方面的事情,爱人时慧丽有“绝对权威”。
  何雨立即想到了仓库里存放着12000支便携式压缩氧气罐,但那是一位重要客户早已经预订好的。其实,当时他自己正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春节一过,库存原材料救急需要补充,但由于前期一个农业项目遭遇挫折,资金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原有订单都在急着催货,而产能已经饱和,突然增加任务的话,按正常计划根本无法完成。
  “那些便携式压缩氧气罐几乎全是客户的订单,已经没多少存货了。”何雨放下筷子,焦躁地搓着手。
  时慧丽一听,着急地站了起来,“没存货的话,咱就召集工人再生产!没有国,哪有家?这种时候得先救国家!咱库里那12000支空罐全部充装好得多长时间?”
  何雨掰着指头算了一下。“从洗瓶、充装、再到封测、检验,不算上装箱,近20道工序下来,23个人最快一周完成。”“那我们马上就干,后期包装咱俩一齐上!”时慧丽说。
  见何雨欲言又止,时慧丽又说:“进料资金和生产调度你先不用愁,我帮你想办法!”
  时慧丽向来雷厉风行,但这次比以往更果决。“吃完饭咱分头给工人电话拜年,顺便动员大家初三回厂加班,这几天我先去厂里做好生产准备。”时慧丽说。
  何雨没有直视爱人,他的眼睛突然有些湿润。
  这个小企业可以说凝聚了夫妻俩的全部心血。几年前刚接手这个氧气厂的时候,因为产品单一、销路不畅,经营难以为继。而日照各个医院用的医用氧几乎全靠外地一家外企独家供应,不仅要价高,而且税源外流,当时他们暗下决心,“日照人的生命健康,我们自己来保障!”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先后新上和增加了医用氧及特气品种。夫妻俩历经艰辛,一步步把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起来。
  为了回报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两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行动。2018年,企业还在艰困之际,他们毅然联合东港区统战部等单位发起救助残疾人活动,一次性捐赠产品价值近3万元;去年又向涛雒镇西灶子村捐建爱心书屋,折款2万多元;多次带领市民俗旅游协会、河北商会参加各类公益慈善活动。
  自从在新闻中看到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何雨便以职业的敏锐想到,“氧疗”是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这么多患者一下子涌入医院,供氧系统肯定会有困难,确保“氧疗”用气供应,对于战胜病魔、挽救生命非常重要!自己做的正是“氧疗”产品,必须为抗疫急需做点什么!在这一点上,夫妻俩心有灵犀。
  12000支充装好了的便携式氧气罐,价值近50万元,加上特种运费,估计还得接近2万元,这些对于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也许微不足道,可对于一个尚未完全摆脱困境的小企业来说,应该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夫妻俩都觉得,这件事值得做。

复工前的风波:
赴社区开车接工人受阻,多方协调终有定音
  工人们听说要为武汉捐赠医用氧,非常踊跃,纷纷打来电话:“全国都在为武汉加油,我们能发挥点作用,心里感到舒坦,就算义务加班,也保证随叫随到!”
  夫妻俩听了,心里热乎乎的。
  正月初三那天一大早,何雨和时慧丽满心欢喜地站在厂门口,准备迎接加班工人。突然,一个又一个电话打过来,说的都是同样的内容:“村里禁止外出上班!”
  原来,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市里已经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禁止人群聚集,工厂停工停产!各个村居小区已按统一指令严阵以待!
  两颗热切的心瞬间冷却下来。情急之中,他们拨通了市工商联和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值班的人员被他们的义举所感动,表示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一定会想办法给予支持和协调!“咱们一个个去接,挨个去做工作!”时慧丽说。
  夫妻俩没顾上多想,驾车直奔小区。时慧丽想亲自和村居小区值班人员解释一下,或者求求情也行,齐心抗疫,匹夫有责嘛!没想到,在第一个小区门口就碰了钉子。“师傅,我进去接……”
  还没等时慧丽说完,该小区门口的值班人员就打断了她:“不行!不行!”
  这时,又上来两个保安,站在车前,阻止前进。“没接到指令,非本小区的不能进去!”“我来接工人生产武汉那边急需的救命氧啊!”何雨解释道。
  保安愣了一下,小旗子在手里掂了两下,没再搭话。
  何雨焦急万分,竟忘了询问一下为什么不行,怎么着才能行,调头直奔另一个小区,车还没停稳,几个保安就过来让他们调车头。“再到乡下看看!”时慧丽说。
  何雨一蹬油门下了乡村公路,好在路上没有车,也没有行人。刚到村口,两个戴着袖标的村民把警戒绳一拽,好心劝道:“赶紧哪里来哪里回吧!你见有哪个出来进去的人?就是俺让你进去,谁也不敢让你进门呀!”
  听到这,何雨平静下来。心想,非常时期有非常政策,光这么瞎碰乱闯不行,他调转方向盘,径直来到市工商联。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彭波正在和人商量什么,见何雨形色匆匆、一脸焦躁地走进来,起身递上一杯热水,简要介绍了市里关于疫情防控的精神,“市里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复工复产等实施细则,请你放心,捐赠医用氧的相关问题,已安排办公室韩真主任专门负责协调工作。”
  听到这句话,何雨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端起水啜了一口,很快放下杯子,连声谢也没顾上说,起身赶回厂里。
  他来到车间,仔细巡查了一遍,然后回到办公室,点上烟,猛吸了几口掐灭,歪在沙发上,刚想打个电话,不料一歪头就睡着了。

大爱之路:
9天奋战,12000支便携式氧气罐奔向黄冈
  所幸,正月初三当天,复工问题解决了,工人的健康手续也全都办好了。到了下午,工人陆续返厂复工。大家都特别有劲头,甚至有些激动,觉得能为抗击疫情亲手生产医用氧气,都感到既光荣又责任重大。
  经过除菌防护通道,大家各就各位,很快就适应了佩戴防护用品的工作状态。
  操作台前,每个人比平时更加全神贯注,除了便携式氧气罐轻轻的碰撞声,充气端口细微的“嗤、嗤”声,检验员测压时“嗖、嗖”的喷气声,只有挂在墙上的时钟每隔一小时发出的铃声。
  该是下班时间了。尽管已经很疲惫,但谁也不想离开车间。
  任务是明确的,必须多加一把劲,如期完成这批光荣的产品,即使累点,但比起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大家数次提出要求,希望能多加一会班,争取早一天向武汉人民送去这份心意。
  但何雨和时慧丽坚决不同意,工期已经没法再提前了,这是他们一起反复计算过的。时慧丽理解工人们的心情,大家一起干这行多年,都明白医用氧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作用,可她必须得控制工作时间,保证工人的身体和精力,以确保万无一失,毕竟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家庭的支柱。
  便携式医用氧气罐,每一支都需要经过3次充气、3次抽空,再进行充装、封测,最后经过检验、包装,一共需要近20道工序,道道规程严格细密,不容许半点纰漏和误差。虽然都是熟练工人在操作,时慧丽还是会不时上车间看一看,她要看看工人们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看看安全和质量规范是否落实。
  正月十二,经过9天的奋战,眼看着12000支便携式医用氧气罐完成充装,即将顺利下线,何雨的心却始终没有放松下来。工厂的资质证书、产品的批准文号以及相关资料,厂里已经按照相关要求传送了两遍。但医用品与普通物资不同,国家规定的准入手续十分严格,受捐方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专业论证、验证、查证、审核等一系列标准程序,才能分别作出结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全部完成。“不能坐在这里干等,咱先把车辆问题协调好!”时慧丽说。
  于是两人分头寻找合适的运输车辆。时慧丽觉得,运费不是问题,既是特种车辆又是特殊任务,贵一些都能理解。可转了一大圈,不是有合适的车辆缺有资质的驾驶员,就是有资质的驾驶员没合适的车辆;更为紧急的是,武汉交通已经封闭,没有特别许可,谁也送不过去!
  正当两人万分焦急的时候,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复工复产调研工作。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彭波,市工商联秘书长成永文等来到法恩公司走访,详细查看了生产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到已包装好的便携式氧气罐整齐地码放在一边,彭波告诉何雨:“医用氧的捐赠事情,在市红十字会配合下,韩真主任一直与黄冈保持密切沟通联络。”
  何雨又得知,市工商联已经通过省工商联提供的信息平台,查询到日照兴隆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公司有特种车辆。而进入疫区的通行许可证,手续非常严格,要经过当地近10个部门的联合审查,共同签发,需要耐心等待。这之前可先把运输车辆确定下来,一旦签发,就可立即起运。
  获知这一信息,何雨心里有了底。他和爱人来到日照兴隆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公司,一眼看见满院子静静停放着的大货车,心里一阵打鼓:这种时候是否有人敢冒这趟风险?
  时慧丽看懂了他的心思,上前直接说明了来意。“我们要去疫区运送捐赠物资,有愿意去的吗?”
  没等大伙儿开口,司机刘玉刚挺身上前,“去黄冈运送医用氧气,不仅是疫区人民的急需,也是我们驾驶员的光荣和义务,人家医护人员都争着上去,我堂堂男子汉怕什么!”
  闻听此言,何雨紧紧握住了刘玉刚的手。
  2月28号下午,刘玉刚开着大货车,稳稳地停放到库房前。这时,市工商联副主席陈倩快步走来,“刚收到通知,原先签发的纸质《跨省车辆通行证》已经作废,统一实行电子通行证。现正在紧急协调,预计很快就会调适,应立即做好通联准备。”
  下午4时许,终于一切就绪,大家一起动手,仔细地为满载便携式医用氧气罐的大货车挂上“中国加油,黄冈必胜”的大红条幅。
  余晖中,刘玉刚驾驶着那辆冷链大货车,缓缓驶出厂门,开始了15个小时左右的“逆行”。他将“逆行”千里,奔赴湖北黄冈,为一线同胞送去法恩气体全体员工的一片心意,送去日照人民的真诚关心。
  2月29日,刘玉刚从黄冈顺利归来,顺路带来了黄冈抗疫指挥部发来的接收证明和感谢信,何雨向工人们作了简要转达,顺便表达了对大家的感谢和敬意。
  一天,朋友来访,茶间无意聊起这件事,便问疫情期间捐出这么多东西,是否得到了荣誉?时慧丽淡然一笑:“我们捐氧气是为救急救命,又不是为了那点无谓的名誉,这么重大的疫情,谁能中点儿用就足够了,有啥值得提的呢?”
  “就拿这次抗疫来说,党中央调集了多少资源啊!人民第一,生命至上,不计成本,不计代价,这就是爱;全国人民上下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多少人无私付出,甘愿默默奉献,这都是爱,是党和人民共同书写的大爱。”
  大道不孤,大爱无声。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日照故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对夫妻捐助黄冈便携式氧气罐抗疫的故事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