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个安东卫进士的南渡北归
——苏京评传
  

赵燕云
  安东卫作为防海卫,置指挥使(统率卫兵之首领),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所辖百户所为一百二十人),前所、左所均驻安东卫城,后所驻卫城东北九十里,名曰石臼寨,后称石臼所。
  卫所是明代兵制主要特色。“卫”是明代的军事编制,每卫五千六百人,都设在要害地区。所以至今当地仍有当时遗留的地名如“右所”之类。
  卫所的军队人员即军户。
  军户顾名思义就是户籍种类属军籍之户。明代军户最初的来源一是元代原本的军户,二是现役军人之户。洪武二十一年更是对军户进行了明确,军户为世袭,管理严格,除籍十分困难,大致上除非丁尽户绝、家中有人成为高官或是皇帝敕免,是无法除军籍的。
  军户的主要义务,便是出一丁男赴卫所当兵,称作正军,其他的子弟称作馀丁或军馀,正军赴卫所,至少要有一名馀丁随行,以助其生活,由于军户负担沉重,故多给有田地,且正军免全部差役,而在营馀丁及原籍下的一丁亦可免差役,以保障其生活并供给正军之生活。
  当然这是明初的情况。
  到了嘉靖年间,有些卫所逃亡军士达到在籍军士70%左右。再往后,一些卫所的逃亡军士已达其总数的80%,许多边地驻军只剩下一半。
  从嘉靖时期,朝廷改采募兵制。募兵不同于卫所军,不世袭,来去相对自由。但由于募兵制破坏了早期卫守制“兵帅分离”的构想,内阁必须将兵权下放于将领,明朝无法完全掌控兵权,尤以戚继光的“戚家军”更为有名。
  苏京与军户和戚家军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苏京祖上为江苏泰州人,明初参加了朱元璋的部队征战有功,被封为“百户”,以军户落户安东卫。
  百户即百户所长官,是世袭军职。百户统兵120人,正六品。又分为2总旗,总旗(正七品)、旗各50人;10小旗,小旗(从七品),旗各10人,隶属千户所。
  从级别上来说百户的级别不算低,从管辖的人数上大致可以类比现在的连长。
  苏氏在安东卫到了嘉靖年间,百户一直传到了一个叫苏田的身上。苏田就是苏京的祖父。
  此时朝廷虽然开始了募兵制,但军户仍然存在,军户存在的意义就是打仗。所以苏田和其弟跟随名将戚继光去了福建抗倭前线。
  而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苏田南下三个月后第三个儿子苏雨望出生。
  苏雨望就是苏京的父亲。
  据当地人相传,苏雨望生时有异征,少时即有文人风度,虽辍学从商,但颇识文字,天性敬文人喜文事,且武艺超群,精于骑射。更兼棋艺超群,曾遍游江淮少有胜者。
  而且为人仗义疏财,慷慨直爽,常解囊倾橐救人于难。
  苏雨望常念及父辈死于倭寇而立志复仇。每逢阴雨晦冥便烦躁不安,愤不欲生,恨不能即提三尺剑以雪杀父之仇。冬夏祭扫时常带子孙们向东南拜哭。
  为寻找父辈殉难之地,求其骸骨,苏雨望贸易于浙江、福建一带找寻多年未果。
  据说在多次找寻未果的情况下苏雨望曾在大雨滂沱中跪在草莽之间哭号:“天不祚苏氏,降割以祸我家,胡不克报憾?且何面见先人?留倭遗种,以妖孽我国,岂非命乎!”
  从此发誓再不能让后代再从事军旅勾当,转而走文章科举的路子。他将贸易所得用来购置书墨教子读书,誓变行伍之家为书香门第。
  苏雨望有五个儿子,苏京排行第三。
  这五个儿子都不负苏雨望所望,均有成就。
  尤其苏京史载其神情粹穆,器宇端凝,素以“知书达理”“才猷敏练”闻名乡里。
  据说苏京未第时偶染重疾,终日高烧不退,精神恍惚,朦胧中有人引到一室内,入室见桌上案卷如山。此人告知苏京,这些均为他日后须批阅的文书。病好后,苏京愈加发愤。于天启二年(1622)受拔贡生,入国子监肄业受学。但在崇祯元年(1628)举人考试后仅为州判副取待选,同乡朋友均对其惋惜,并劝其入北京顺天贡院参加乡试,终于崇祯六年(1 6 3 3)中顺天举人。崇祯七年(1634)参加完会试后偶得一梦,见其父苏雨望身着官服言道:上苍谓我有德,要报答在你身,但时刻还不到,须再等几年。言罢离去。
  苏京醒来,观榜归来人告诉他,此次会试他名落孙山。
  终于在三年后他考中进士。
  又 三 年 后 , 即 崇 祯 十 三 年(1640),因苏京政绩考核卓著,朝廷敕赠其父苏雨望为文林郎、河南开封府杞县知县。其母李氏、其妻范氏及继室陈氏皆敕赠为孺人(孺人,明朝一般指的是七品官以上的配偶和母亲。《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晋赠恭人。
  在苏京入选国子监这年,他后来的好友、时年三十岁、后来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家王铎刚中了进士,并受到了考官袁可立的提携,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前程一片光明。
  而苏京直到崇祯癸酉(1633)才得中举人,直到崇祯十年辛丑科四十六岁的苏京终于考中第三甲进士。这一年与他同时考中的还有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老举人夏允彝,夏允彝就是英雄少年夏完淳的父亲,上面说过,夏允彝和苏京同列三甲,名次还在苏京之后。
  而历史上另一个著名人物陈之遴则是这一届的一甲榜眼,还有一个人物陈子龙则与苏京同列三甲。不过他们都比苏京年轻,都是刚过而立之年,而苏京已届知天命。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海曲钩沉】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个安东卫进士的南渡北归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