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念念不忘,还是母亲牌的“炸果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商玉义
  自从记事起,过年就少不了“炸果子”的陪伴。做“炸果子”不容易,得需要很多复杂的制作过程。
  刚进年关,母亲就把我们家乡莒县龙山的特产——— 粘谷子用簸箕弄干净,到邻居家用碓去掉谷壳。听母亲说,谷子分粘谷子和饭谷子两种。粢碓可是个巧妙的力气活,聪明的先人学会了将杠杆原理应用到生活中,操作时,只需用一只脚有节奏地踩着碓的一端,随着脚的用力踩下,碓的另一端就高高举起,之后就重重落下砸在碓臼中的谷物。经过连续不断的频繁撞击,小米也在碓臼中纷纷脱离谷壳。
  随后,母亲用石磨把小米磨成粉,加水和成面团,放大锅里蒸熟。再加面粉揉成面团,擀成大薄片,用刀切成长条,最后一条条地手工捏成菊花状。至此,“果子”的雏形已经显现。母亲将它们放在用高粱杆穿成的盖顶上晾干。
  到了腊月二十七八,父亲把头几天就劈好的细木柴,添到锅底,随着油温的升高,一股花生油的香味沁入心底,母亲便开始炸“果子”了。
  刚出锅的“炸果子”根根金黄,香酥脆甜。叼一个热的在嘴里,没来得及细品,三口两口就下肚了。
  过了腊月二十七,满村都弥漫着这种“炸果子”的味道。这时候,小孩是不允许待在家里的,碍手碍脚的不说,过年都要说吉利话,大人害怕小孩嘴上没个把门的,所以都把孩子们赶了出去。田野里、街头巷口聚集了好些玩耍的孩子们,心里还老惦记着家里的美味,抽空溜回家,趴窗口上,眼巴巴地瞅,盼大人再赏几个。嘴里叼着两个,手里再拿几个,油光满面地再跑出去,等大人炸完了“果子”,孩子们也基本吃饱了。
  “炸果子”的材料是粘谷子,炸熟以后也是薄薄的米条,米条有很多中空,所以炸好的成品嘎嘣酥脆。口感有点类似江米条,但又不完全一样,没有江米条那么甜,但比江米条更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物质条件跟不上,自制的“炸果子”堪称待客送礼的“高端礼物”。每年每个家庭都要都炸很多“果子”,往往能装盛粮食的一大盆,是招待正月里来家里串门的亲戚的重要美食。家家户户过年都“炸果子”,但材料有所不同,有黄豆面的,有高粱面的,还有的是全麦加鸡蛋的。家家户户在有限的条件内为过年准备着满满的仪式感。
  如今,居住在城市里,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现在,也有人家尝试制作彩色“炸果子”,为逐渐变淡的年味增添点色彩。是啊,物质极大丰富,想买什么啥时候都有,唯一有年味的只有吃到母亲每年给我们做的“炸果子”。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外的生活远比在老家的父母要好得多,但父母总还是对我们挂念万分。想到这里,感觉一切还没有逝去,一切都还是童年的模样,无比的温馨与幸福。只有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只有在母亲牌的美食里,才能找到满满的年味。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美食文化】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念念不忘,还是母亲牌的“炸果子”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