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东北老乡的日照情结
  

张庆志
  那年初冬,我与几位同事去东北考察一个项目。
  临行前,几位好酒的同事建议,东北酒度数高,劲头大,太冲,喝不惯,还是带点老家低度的酒喝吧!
  大家一致同意,于是我们就带了两箱新五品。我跟大家商定,中午不能饮酒,只能晚上喝点。
  我们一行五人,乘一辆商务车,从烟台坐轮渡,第二天早上抵大连,在大连游览了半天,下午便直奔中朝边境城市丹东。
  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丹东市,已近天黑,众人又累又饿,安排好住宿,便直奔酒店而去。
  点好菜,好酒的同事急忙拿出两瓶老家酒,招呼服务员赶紧温酒。
  随着一声清脆的应答,一名身着朝鲜族服装的漂亮姑娘,笑容可掬地来到跟前,接过酒盒,拆开包装,拿出一瓶酒来。
  只见这位小姑娘双手捧着小泥壶酒,仔细地端详,就像在欣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爱不释手,直愣愣地站在那里,像着了迷一样。
  同事一声吆喝,“怎么了小姑娘,还不赶紧给烫上?”小姑娘脸色微微一红。
  “哇!这么好看的酒瓶啊!头上顶着一块红盖头,脖上围着一条红丝巾,就像一个漂亮的新娘子呢!”
  “你如果顶上红盖头,再围上一块红丝巾,肯定要比新娘子漂亮多了。”一位同事调侃道。
  我们哈哈大笑,小姑娘顿时羞红了脸。
  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小姑娘温了酒,给我们倒上茶水,菜很快就上来了。
  吃着带有民族特色的丰盛菜肴,喝着家乡的甘醇美酒,我们忘记了旅途的劳累,没有感觉到这里是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仿佛就在熟悉的家乡。同事们兴致勃勃,一瓶浮来春酒很快就见了底。
  勤快的服务员小姑娘,又麻利地开了一瓶酒温上,给我们一一斟满。只见她把那个空酒瓶小心翼翼地放在一边,用一条毛巾把酒瓶上的水擦干净,把那块红盖头蒙上,又把红丝巾围上,站在那里欣赏了一会。然后走到我身边,低声地说:“先生您好,这个空酒瓶您还要吗?送给我行吗?”
  我一听就笑了,“行啊,就凭你这么好的服务态度,我们还要感谢你呢!”
  小姑娘又问:“你们几位都是山东日照的吗?”我点头称是。
  “听我爸爸说,我们老家也是山东日照的,我爸爸的爷爷当年就是只身一人闯关东来的。”小姑娘又说。
  真没想到在这里遇上小老乡,同事们也不禁感慨万千。
  小姑娘倒是很健谈,“听我爸爸说,老爷爷也好喝酒,尤其喜欢喝老家的酒。每当有老乡回关里时,老爷爷就托人给带点老家的酒喝,喝完酒后,酒瓶子也舍不得扔,摆放在那里,还不许别人动,他老人家对老家的感情可深了!”
  “可惜我没见过老爷爷,他老人家去世得早。听我爸爸说,老爷爷去世时还一直念叨着要回莒县老家呢!”小姑娘说着说着眼睛就有些湿润。
  我们也都唏嘘不已,不禁有些伤感。
  “前几年,我爷爷也曾回过山东老家。听爷爷说老家有秀美的浮来山,有名闻遐迩的天下第一银杏树。经济发展很快,变化也很大,人们的日子过得也很好,”小姑娘兴致勃勃地说道。
  “欢迎小姑娘和你的家人回家观光省亲,到时候我们用家乡的酒招待你们。”我也真诚地发出邀请。
  “我爸妈还有我都没去过山东老家,我妈妈是朝鲜族的,也盼着有机会回趟老家,看看老家是什么样子。”小姑娘的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
  我们一边吃喝,一边跟小姑娘聊着,大家也为在千里之外遇上个小老乡而高兴。
  不知不觉另一瓶酒也喝完了,同事们酒足饭饱。我们计划是想送给小姑娘两瓶老家酒,让她带回家留作纪念的,可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要,说是店里有规定,员工不准收受客人的礼物,只留下两个酒瓶作纪念就很好了。
  就要告辞了,小姑娘把我们送到店外,挥手道别。看着小姑娘甜美的笑脸,大家也都为东北这一家几代人的故乡情怀而感动不已。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写手展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东北老乡的日照情结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