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沂蒙骄子的生命之歌
——读赵德发先生《一九七〇年代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有感
  

李毅然

  说来惭愧,早在2019年10月便收到了赵德发先生签名馈赠的这部书,我当时正利用业余时间绞尽脑汁完成首部长篇小说,因此只是走马观花翻阅一遍。今年年初完成长篇小说改稿后,我重新捧起这部躺在书桌上一年多的书,认真拜读。
  《一九七〇年代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是著名作家赵德发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当乡村教师经历的自述。作品真实再现了作者执教十载的苦乐年华,于幽默诙谐、毫无粉饰的娓娓叙事中,把自身的悲与喜,连同那个时代的中国一隅、乡村教育以及乡村生活生动地呈现出来。读罢全书,我最强烈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一部自传回忆录,它更是一位沂蒙骄子的生命之歌,唱响着“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感人乐章。
  赵德发先生出身农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沂蒙山区普遍贫穷,为了使家里不成为“倒找户”,13岁的他觉得身为长子应该挣工分养家,不管刮风下雪,每早都要背着粪筐拾粪,由于没有手套,手背冻得开裂出血。15岁的他当上民办教师后去县城开会,面对几十位老师读发言稿,结果发现包括他心中的女神在内的几个女老师笑个不停,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黑乎乎的脚面子惹的祸。于是他悄悄去商店里买了一双半尼龙袜子,那是他第一次在不是冬天的季节里穿袜子。在县城穿到散会,回家的路上却没有穿,一是怕走长途磨损,二是怕村里人笑话。在读这些文字时我不由湿目,为这个早熟少年内心的那份倔强执着,亦为这个少年于自卑无奈中呈现出的聪明懂事。
  清贫困顿并未令年轻的赵老师沮丧止步,这个脸皮很薄甚至害羞的沂蒙乡村少年,他的胸腔内充溢着高远之志,他的血液里流淌着自强不息,他要尝试着靠近希望之光,做理想之舟的舵手。这一点,从赵德发十五岁初为人师时就开始凸显了,他不甘于“识三教俩”,不甘于沦为教育界的逃兵,他令自己变成了一只大书虫,从啃吃姥姥家的书开始,啃遍了全村,直至啃到县图书馆,那是一种近似走火入魔的心态,令他像成了精的书虫饕餮着盛宴。正是这种喷薄而出的对知识的无比渴求与拼命弥补,提高了他的教学水平,激发了他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自信心与责任心,最终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又从教育岗位走向党政工作岗位,直至成为当代文坛著名作家。


  年轻赵老师的这种“书虫”精神,带给我很重要的启迪,令我再次审视自己缺乏读书学习,两年前创作首部长篇小说时屡遭瓶颈,悟出今后在文学道路上定要加强这方面基本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赵德发先生曾调侃自己在30岁之前没有正式文凭,每写一部长篇小说,他都会有意识地阅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书籍,做大量的笔记,阅读是他写作的“文化后盾”。我想这也是对诸多文学爱好者的提醒与敦促。
  《一九七〇年代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这部书,极易引发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共鸣,这是那个年代生活与教育资源匮乏的缩影,也是不可多得的乡村教师实录。赵德发先生曾在记者采访中表明心迹:与其将积累的素材虚构、加工成小说,不如采用非虚构的形式,把当年那些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为1970年代的乡村教育留下一份个人化的真实记录。为历史记录细节是知识分子的一份责任,他觉得这样写更有价值。他果然做到了,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史,更为中国教育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翔实资料,体现出其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如果让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及青年学生们认真读一读,从过去的慨叹、思索中,应该能获取一种对当下的珍惜与重视吧。
  书中特别令人值得回味的是,尽职代了八年课的赵老师始终无法转成公办教师,这使他无法拥有粮票。他和四五个公办教师一起吃公家食堂,炊事员给每人盛一碗菜,公办教师吃的是白面馒头,而他只能吃自己带的地瓜干煎饼,心情比较淡定地吃完。然而,如果遇到食堂做面条时他就会很难堪,因为吃面条就不再炒菜,就无法用菜汤泡干透的煎饼吃。炊事员见他吃煎饼困难,就盛一碗面条汤让他泡煎饼吃,结果没出几天就引发了个别老师的异议,说面条汤不能白喝,应该交一两粮票。这个男子汉听罢委屈至双泪涌流,一张粮票和一碗公家食堂里的面条汤,让他彻底明白了自己这个民办教师的低贱,于是他拼命备战公办教师考试,最终如愿以偿地转为公办教师。作者在这里用行动告诉人们,唯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寻找并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这部纪实作品中,赵德发先生敢于直面自己是个滥竽充数的小民办教师。16岁的他费力地用楷书为学生写下描红用的字帖,结果却发现学生弃用他的字帖,顿感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觉得那摞作业就是一大摞批判稿,每一张都在批判和控诉他这个老师的假冒伪劣;19岁的赵老师想当上大学工农兵学员,在上级发的推荐表中写上“初中”二字时顿感脸红耳热,觉得自己是个没烧透的黑泥碗,却伪装成一个花瓷瓶。同时,他也敢于坦陈自己在教学生涯中出的“洋相”,并且积极纠错弥补。他为函授班的小学民办教师面授时,把“狭义”念成了“窄义”,顿感自己是半瓶子不满一瓶子洸荡,当他再去上课时,走上讲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脸变成红红的猴子屁股,更正“狭”的读音,向学员们道歉。赵德发先生的这些自我批评和“洋相”,非但未令作品逊色,反而增添了“以诚树德”的君子之风。
  书中不乏许多趣味横生的笔调,显得耐看、乐读。14岁的赵德发跟着40多岁的宋世平,推着装有粉条的车子爬岭过河到异村去换粉条,宋世平挺起肚子大喊:“换粉条啦!”他却站在旁边羞得难以启口大叫。当他和父亲卖“爱国猪”时,考虑到猪拉屎撒尿会减轻体重而少卖钱,他看着猪撒出一泡尿,心想自行车的几个钢豆没了,又看着猪拉出一摊屎,又想自行车的一根辐条没了。古城联中搞“开门办学”种校田时,学校动员学生上学路上背着粪筐拾粪,有些学生嫌脏,这时贫管组组长讲道:“其实,凡是嫌大粪脏的,思想比大粪还脏!恁都听着,这粪筐不想背也得背!革命不革命,粪筐是杆称!”书中令人忍俊不禁的语言比比皆是,为那个深沉而凝重的年代点缀了些许活泼氛围,这与赵德发先生特有的乐观心态有关,年龄可以老去,但笔调要青春长在。


  作品再现了赵德发心系教育所付出的辛劳,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于这点印象最深的有如下两点:一是他在胡家石河小学执教的两年多里,坚持每月给学校里的几十名学生理发,村里找他理发的大人孩子无计于数。他先后开展了“开门办学”和“勤工俭学”,相继进行了种校田、给生产队干活、到贫农中搞社会调查、养猪、上山刨草药卖、采大檗罗树叶卖、采刺槐叶晒干后粉碎成槐叶粉卖,同时多次到各村游说,恳请八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联合集资建校。他还曾与其他老师一起修理学校残破不堪的桌凳,想方设法地将“土台子”课桌用纸浆或草浆抹平,让学生少受了不少罪。年轻赵老师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当他告别胡家石河小学走向新岗位时,同事们恋恋不舍泪眼相送,学生们凑钱为他买了脸盆、毛巾、肥皂盒等礼品,许多学生抱着梧桐树呜呜哭泣。乡亲们视赵老师为亲人,当他从新岗位来到胡家石河村下通知时,一位老大娘突然抓着他的手说:“俺那好儿,你可又来了!”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一位优秀教师的热爱与恋恋不舍。这些深情厚意不仅令赵德发先生感恩终生,也令读者动容。二是他连续七天给参加中师函授的小学教师搞面授,结果累坏了嗓子致使失声,一周后才恢复正常声音。
  读罢年轻赵老师的系列感人事例,不由肃然起敬,这是怎样的一种责任与担当?他的思想轨迹始终未偏离“尽职”二字,他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值得尊敬与学习。作者的这些行为也在告诫人们,不管身处哪个工作岗位都要尽心尽职,至少要问心无愧,认真履行职责而甘于奉献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穿越四十年的时空,我恍然望到了那位出身寒门的年轻教师身影。他宛若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起初会害怕树枝断裂,但终归相信了自己的翅膀,在未来的云海里终于腾空而起!他用实际行动唱响了生命之歌,正如他在青春时期的日记中所言:理想之花最终将在不怕碰壁、永远上进的人手中。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赵德发先生在创作了800多万字的作品后,至今仍耕笔不辍。他正在写一部酝酿了30年之久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聚焦百年渔业和航运,通篇追求“蓝调故事、复式结构、史诗风格”,他坦言这是比较高的目标和追求,自己要努力去完成,我们满怀期待,相信会读到一部海洋文学的精品力作。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海曲风】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沂蒙骄子的生命之歌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