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再惊天下
金面具,惊艳世界的“半张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召开,通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会上通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20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这一次考古发掘的亮点有哪些?

金面具
金面具若完整
应是同时期中国最大黄金制品
  五号坑出土的黄金面具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与之前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显得格外厚重且与众不同。“以前出土的金面罩很薄,像面膜一样,这次出土的是金面具,非常厚重。”一名参与发掘的人员介绍。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介绍,虽然金面具只有一半,但依然可以说比较重,“一半的重量大约300g,如果是完整的话,应该是500g左右。”按照这个估算,雷雨认为,这件金面具如果是完整的,应该是同时期中国最大的一件黄金制品,“已经超过了二号坑金杖的质量。”
  即使是半面,根据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冉宏林的介绍,五号坑出土的这件金面具是目前最重、体量最大的金面具。有意思的是,这件金面具的右耳有一个耳洞,这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难道古蜀人有打耳洞的习惯?”雷雨解释,其实此前出土的三星堆人面具都有耳朵穿孔,甚至还出现过三个耳洞的情况,“可以认为那个时候的古蜀人的确有穿耳洞的习惯,这也是三星堆的传统。”

鸟型金饰片
长约30厘米
有圆形的翅膀和“孔雀尾巴”
  除了“金面具”外,另一件让人惊喜的器物是“鸟型金饰片”。考古人员发现它时,被挤压成一团,非常不起眼,但将其努力展开后,则发现是一件长约30厘米的一只飞鸟形象。它有圆形的翅膀,类似孔雀尾巴似的尾巴。体现着古人精湛的艺术造诣。

青铜器
发现国内最大圆口方体铜尊
另有巨型顶尊人头像正发掘
  记者了解到,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三号坑出土了一座70厘米高的大口尊,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件圆口方体的铜尊,也是首次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同类器物。
  另一件值得期待的,是很可能为一具顶尊人头像的巨型青铜器。雷雨介绍,这件青铜器目前只露出来上半截,“下面是一个人,上面是一个巨大的铜尊,有一米五左右。”他表示,如果最终确定这两件器物是一件并修复出来的话,“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国宝级的器物。”
  雷雨介绍,在三号坑其实有大批改制的青铜器,尊、罍——古蜀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的一些改制,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前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陈显丹认为,新的器型既和中原有密切关系,也是古蜀文明的自我创新——吸收、改革、创新,变为古蜀的一系列礼器,或者叫神器。

丝绸
灰烬中发现丝织品痕迹
让人对发现文字充满期待
  “丝绸肯定也是个亮点。”面对媒体提问时,雷雨说道。他介绍,这一次他们与包括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内的33家高校文博单位科研院所展开了合作。
  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的专家通过显微观察,在四号坑灰烬中发现的丝织品痕迹,“可能附着于青铜器的表面”;同时,利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到四号坑灰烬层有蚕丝的蛋白,“说明四号坑曾经存在丝绸。”
  雷雨告诉记者,尽管他们非常希望能在三星堆发现文字,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发现,而他认为文字最可能出现在纺织品或者丝绸上,“可能有书写,但是丝织品不好保存,需要高科技手段提取、记录和识别。”他也认为,考古团队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既然已经有丝绸的痕迹留下,“也就意味着,如果有写在丝绸上的文字,我们就有机会去发现这类现象。”(成都商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金面具,惊艳世界的“半张脸”……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