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工人文化宫这座八角楼,有你的青春记忆吗?
图片

  全媒体记者 谢岩
  前不久,日照市工人文化宫将在山东路以北、威海路以东建设的消息,让人们回想起一段难忘的时光,望海路上那座白色的八角楼,又在人们的记忆中清晰起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各地的工人文化宫曾盛极一时,是职工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日照市第一座工人文化宫也在八十年代末启用,第一个舞厅、第一家录像厅、第一处艺术培训班……那座美丽的白色八角楼,那座曾经引领一个城市风尚的地标建筑,曾经承载着多少日照人的青春记忆……

  日照第一座贴马赛克的楼
  第一家舞厅、第一个儿童艺术培训班……
  讲述人:孙福先
  孙福先,日照市工人文化宫启用后的第一任主任。“我1986年从部队转业来到日照,当时工人文化宫正在筹建。”当时,日照市刚刚建立不久,经济基础、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全市没有公共的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工人文化宫十分必要。
  “市委市政府对建设工人文化宫十分重视,专程请海军北海舰队后勤部设计处做的设计,而且用了最新的建筑材料。外墙还贴上了白底蓝点的马赛克,非常洋气!这是日照市第一座贴马赛克的建筑,又是八角楼的造型,说它是当时日照市最漂亮的建筑一点都不夸张。”
  在经费奇缺、人才匮乏的情况下,文化宫仍然坚持高点起步,根据当时时兴的活动项目,用有限的资金购置了音响设备等。1989年2月6日,工人文化宫正式启用,当天正好是大年初一,虽然没有举行启用典礼,但抓住了春节这个大好时机,一时间非常红火。
  “当时一楼是电子游戏厅和台球厅,二楼是舞厅,音响就放在舞厅里。起初很多年轻人跳当时十分流行的迪斯科,后来我们办了交谊舞培训班。”孙福先说,文化宫从青岛交谊舞协会请了两位老师来教授专业的交谊舞。每年两期,几年间,先后从青岛、南通、北京聘请专业舞蹈教师,共举办了13期交谊舞培训班。“日照的交谊舞就是从工人文化宫起步推广的。”
  “舞厅里天天人都满满的。有来看跳舞的百姓,刚从这个门挤进去,又从另一个门被挤出去了!”说起当年的盛况,已退休多年的孙福先不由地笑起来。当时工人文化宫是引领日照时尚的所在,正月里,许多乡镇的老百姓专程到日照城里工人文化宫看跳舞。
  经过逐步发展,工人文化宫的活动项目有舞厅、电子游戏、网吧、录像、桌球、哈哈镜、图书、乒乓球等,另外,还开设了职工大学、托儿所、初中文化培训班以及职业介绍、婚姻介绍和不定期的展览等。
  由于当时日照文化活动场所少,工人文化宫成了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每天人流如织,络绎不绝,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也在此得到了锻炼。1992年,工人文
  化宫组织的日照市交谊舞队参加山东省交谊舞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后又组织全市职工代表队参加省总工会和省文化厅举办的职工歌咏比赛,三位选手全部获奖。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人文化宫在文化和艺术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在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方面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在城市间的交流合作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至今,孙福先还保留着很多当年亲手拍摄的工人文化宫举办活动和比赛的老照片。这位退伍军人,把青春年少的时光献给了部队,把年富力强的岁月献给了日照的文化事业。这些老照片,记录了工人文化宫曾经的辉煌,也记录了这位文化宫人的敬业与奉献。
  交谊舞梦想的起点
  讲述人:梁青
  1990年,我从山艺戏曲专业毕业,在日照港参加工作后不久,就作为文艺骨干来到了新建成的工人文化宫。我当时做梦都没有想到,之前在省城流行的交谊舞,在日照也能见到,而且可以尽情地去学、去跳。当时,日照港派出了七八个年轻人,最大的是1968年出生的,最小的像我这样还不到20岁。在文化宫孙主任的带领下,跟青岛来的交谊舞老师学跳舞,代表日照港、代表日照市去济南参加全省比赛,并且拿到了很好的名次。那两年,几乎每天都在文化宫,教跳舞、排演节目、舞蹈排练准备参赛,还主持过全市的大型晚会。
  记得二楼舞厅原本是水泥地面,跳舞的时候脚脖子拧不动,一天跳下来特别累,我们找孙主任反映了之后,几天后,舞厅铺上了木地板,还打了蜡!跳起交谊舞来,鞋面与地板一接触转起来特别流畅!那个晚上,开心地一直跳、一直转,仿佛不知道累似的。
  讲述人:丁政
  工人文化宫是我艺术梦想开始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日照港做电器维修工作,但是特别爱好文艺。听说工人文化宫开业了,并且了解到有交谊舞培训班,我立刻去报了名,没想到一下子陷入了狂热中。只要有时间,我就在工人文化宫跳舞。摩登舞的魅力就在于学会基本舞步后,可以自创舞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能跳一整天,睡觉都要先复习一遍,做梦都在琢磨舞步!
  正是在工人文化宫的学舞经历,我得以走出日照,到济南、青岛参加全省或全国交通系统举办的比赛,并且取得了好成绩;在工会和文化宫的安排下,曾到莒县工人文化宫等地教授舞蹈。当时我才20岁左右,在那个年代,会跳交谊舞是一件既光荣又时尚的事,很感谢工人文化宫满足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给了我最初的成就感。
  通过舞蹈,我认识了很多朋友,直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在跳交谊舞,尽管曾经中断了几年,但是旋律一响起,在工人文化宫那座八角楼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

  工人文化宫,我的童年片段
  讲述人:孙珊珊
  老家距离工人文化宫直线路程只有大约五分钟,不上学的时候,我和兄弟姐妹差不多每天都会去附近玩。但我们最爱玩的并不在工人文化宫,而是它对面,老百货大楼后门的小公园。夏天,用罐头瓶子钓小鱼儿是我们一干人等的最爱。老百货大楼东边,有座小楼,里面有间图书馆,也是我们孩子爱去的地方之一,但那个看门阿姨,全凭心情上班。
  说起工人文化宫,我最有印象的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吧,大约我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这段时间,那边开了一家游戏厅。没错儿,就是买游戏币(我们叫游戏板儿)玩的那种。我表哥经常带我用卖啤酒瓶子换来的钱,去游戏厅打怪物。又害怕又想玩,但里面龙蛇混杂,玩过几次就不再敢去了。
  工人文化宫的西门,进去是一个打门球的操场,还开了一家旱冰场,当时异常火爆,毕竟当时这种新生的游戏在日照市还是非常匮乏的。我比较胆小不敢去玩,只能挤在场边看那些俊男美女在场上或者风驰电掣或者摔屁股墩儿。
  后来,我再长大一点,去工人文化宫,就是接我的小表妹特长班下课。跟现在不同,那时孩子们多数都是自己走回家的。
  在文化宫西沿街,曾经开过一家漫画书店,也是我的最爱。为数不多的零用钱,基本都贡献在那里了。《圣斗士星矢》《幽游白书》等等,不知道有没有同好者还记得?虽说要攒好久的零用钱才能买一本盗版的且有些模糊的漫画书,但现在想想还是很怀念的。再后来,就是网络时代了。百乐网吧估计多数同龄人都记得,几十上百人同时噼里啪啦打字的声音,想起来也十分壮观。

  斜晖犹照八角楼
  讲述人:杨明
  从报纸上看到日照市新的工人文化宫即将建设的消息,心中不由地怦然一动:八角楼、歌舞厅、录像厅、卡拉OK、阅览室,当年的场景一幕幕又浮现眼前,算起来居然三十多年了。
  小时候我家离工人文化宫不远,步行不过几分钟的路程。这里前身是人民体育广场,经常开运动会,举办球赛、公审大会。这个广场是我童年的乐园,夏天晚上露宿,冬天打雪仗,一年四季魅力无穷,比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有趣的多。
  文化宫始建之时,正是日照刚升级县级市之年,老县城文化生活极度匮乏。文化宫八角楼的建成,俨然给这个城市带来一丝新潮的气息。
  文化宫最初建成的几年,就像一个大舞台,当年最时髦、最流行、最前沿的事物都逐一在这里登台亮相。蝙蝠衫、牛仔裤、爆炸头、流行音乐给一代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
  九十年代文化宫从最初单一的展览培训逐渐变成多样化娱乐性的场所。这个城市最早的迪斯科舞厅、卡拉OK、游戏厅、镭射电影厅都是从文化宫开始的。
  迪斯科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舞蹈,好像只有最时髦的青年才会跳。这种狂扭腰胯、自由奔放的舞蹈在当时比较保守的社会氛围中,仿佛是另类。当文化宫的舞厅建成时,这里顿时成为新潮青年的麇集之地。伴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红男绿女恣意表达着激情。
  文化宫还是日照最早的音乐厅,日照的卡拉OK就滥觞于此。音乐厅不收门票,但点歌要收费,记得点一首歌好像是五毛钱。那个年代正是港台影视剧风靡之时,《上海滩》《一剪梅》《射雕英雄传》《星星知我心》《情义无价》《昨夜星辰》,简直不胜枚举。而歌厅中被点播最多的是《一剪梅》。有时候在文化宫墙外的马路上都能听到从歌厅里传出:“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我平生第一次唱卡拉OK正是在文化宫。高一那年暑假,一个同学假期里跟他叔叔贩水果赚了一笔钱,非要请我和另一个同学吃饭,饭后又请我们去文化宫打台球。打了几局台球索然无味,听到二楼传来歌声,同学说要不咱们也上去唱唱?当年卡拉OK可是新生事物,众目睽睽之下敢上去唱也需要极大的勇气。我说:要不咱仨一块共唱一首歌,出丑还能互相消弭一下。他俩也觉得这主意好。毕竟第一次尝试,独自一个人上去唱,万一出丑也太丢人了。我们要来点歌单商量了半天,最后选定了一首齐秦的《狼》。这可是当年最流行的歌曲,齐秦正是我们崇拜的偶像。
  交了歌费不一会就轮到我们。主持点歌的小姐姐站在台上开始播报我们点的歌,我仨从周围一圈排椅上站起来,大厅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射向我们,幸亏当时歌厅里灯光昏暗,要不还真感到难堪。我故作镇定地接过话筒,随着伴奏音乐的响起,我用紧张的嗓门颤抖地唱出了第一句: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那哥俩见我开口了,也赶紧凑上来唱。毕竟三人共用一个话筒,节奏难以驾驭,嗓门也逐渐失真,最后那调跑的,我们已完全找不着调了!
  我都忘记怎么唱完的,只记得周围一片起哄声。狼狈地把话筒递给主持,小姐姐还不忘调侃一句:你们终于把狼唱成了狼嚎!我们仨羞赧难当,落荒而去。
  三十多年过去了,青涩的时光早已随风而逝,不羁的年龄终究挨不过岁月无情的鞭笞,文化宫如今面目全非,只有八角楼还伫立在原地,像一个饱经风霜的沧桑男人。当年从文化宫里走出来的孩子已为人父母,有的两鬓如霜、步履蹒跚,人生的中年业已来临。
  今天,又听到文化宫再建的消息,你是否还会忆起当年?还会去八角楼重新拾起散落的时光碎片?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工人文化宫这座八角楼,有你的青春记忆吗?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