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中国古代“吐槽大会”:
吐槽,我们都是认真的!

  综艺节目《吐槽大会》的第五季已经播出,脱口秀演员们的现场吐槽也越来越辛辣,尤其是随着赛制的变化,为了给自己所在的队伍抢夺冠军,脱口秀演员们几乎拿出了自己的绝技,吹拉弹唱都给用上了。其实呀,这一幕早在古代就发生过了。

汉代吐槽大会
段子高级,舍得放梗
  现代的《吐槽大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主咖坐在舞台的“宝座”上,然后一群脱口秀演员吐槽主咖一个人,这主咖还不能生气,就算是再难听的吐槽,也只能尴尬地笑着应对。
  时间久了,观众们对节目的新鲜感也渐渐降低了。为了节目效果,吐槽大会不再拘泥于原本的赛制,上场吐槽的脱口秀演员们的表现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某脱口秀演员,他最擅长的是一边弹吉他一边吐槽,往往他一出场,现场的气氛立刻就会被带动起来。其实他的这个表现形式在秦汉时期被称之为“说唱”。早在秦汉时期,说唱也是一个正规职业,即“俳优”。“俳”表示诙谐滑稽的表演,“优”代表的是演员。“俳优”,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以言语技能见长、表演夸张滑稽的男性艺人。
  秦汉时期的俳优吐槽起来,那可真是全场炸裂。比如有一个俳优叫优旃,他本是秦国人,在秦二世被杀后,他就归顺了汉朝。优旃吐槽非常舍得“放梗”,他的段子都非常高级,甚至有的段子是现场发挥,还能拉上群演。早在秦始皇时期,某天宫中设宴款待,不巧下起了暴雨,而侍卫们却只能淋雨站岗,这不是摆在眼前的吐槽素材么?于是优旃跑去跟侍卫们商量:“假如你们不想淋雨站岗,一会儿我叫你们,一定要大声回答我。”侍卫们自然是答应了。
  随后,优旃就去了酒宴,见大臣们都在给秦始皇祝酒,于是他靠近栏杆大声喊道:“侍卫们!”侍卫们立刻答应“有”,优旃开始了他的吐槽:“你们这些侍卫长得这么高大,但却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最多也就是有幸露天淋雨。而我们这些天生身材短粗的人却可以在大殿内休息,人生真是一场戏……”此时坐在主咖位上的秦始皇脸上挂不住了,毕竟这吐槽得实在是狠,于是他准许侍卫们减半值班,从此可以轮流换岗。
  对于优旃如此高级且有内涵的吐槽段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赞他:“善为笑言,然合於大道。”不是为了吐槽而吐槽,而是在吐槽中蕴含大道理,为他人解决问题,优旃的吐槽果然舍得放梗,段子还高级。

宋代吐槽大会
演员都是兼职,广告植入够“硬”
  说起宋代的吐槽大会,那表现形式可真是多,毕竟宋代人最喜欢发明创造,尤其是上场的脱口秀演员们,完全打破了之前的条条框框。舞台上不再是男脱口秀的天下,许多女性也参与在了其中,他们被称之为“说话伎艺”。有意思的是,这些脱口秀演员们还不是专职,他们在舞台之外,还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或是光鲜的社会地位。
  与我们现代的吐槽大会一样,宋代的脱口秀演员们上场前也得先写稿子,也就是“话本”。话本的创作过程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根据流传的故事,整理成话本,然后说话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技巧,再仔细揣摩现场观众的心理与反应,将故事重新加工,最后创作为节目的脚本。另一种与我们现代的吐槽大会完全接近,宋代的吐槽大会也有编剧组,叫“书会”,专门为脱口秀演员们编写话本,根据当代的新闻、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写成话本,脱口秀演员们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在这个话本的基础上进行发挥。
  不过再好笑的段子,再爆的梗,听多了也会麻木。这个时候,必须有广告植入。你会发现,我们现在看吐槽大会,有时忽然强行插入一段广告,也能成为一个爆笑的梗。宋代人也深谙此道。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曾记载了这样的一个盛况:“且借歌伎之演出,以促销货物”,“自景定以来,诸酒库设法卖酒,官妓及私名妓女数内,拣择上中甲者,委有娉婷秀媚,桃脸樱唇,玉指纤纤,秋波滴溜,歌喉宛转,道得字真韵正,令人侧耳听之不厌”。开吐槽大会就好好吐槽呗,还要强行植入广告,但是架不住观众吃这套,毕竟宋代的节目组也得“干饭”!
  宋代的吐槽大会“说话”内容如此丰富,倒是为当时的戏剧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戏剧中的一些表现手法也被说话艺人吸收借鉴到了表演之中。难怪王国维评:“此种说话,以叙事为主,与滑稽戏之但托故事者迥异。其发达之迹,虽略与戏曲平行;而后世戏剧之题目,多取诸此,其结构亦多依仿为之,所以资戏剧之发达者,实不少也。”

明末清初的吐槽大王
柳敬亭一票难求
  在宋代吐槽大会“说话”艺术的影响下,明清两个朝代的吐槽大会自然是越办越红火,这体现在一些明清的小说里,常常会有描写吐槽大会的情节,比如《挂枝儿》《客座赘语》《儿女英雄传》《水浒全传》等。小说中不仅写了吐槽大会的现场氛围、演员们的表演,作者甚至还脑洞大开,写了观众与脱口秀演员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不过,有这样的一个人,他也是脱口秀演员,他的表演场场精彩,句句爆梗,被当时的文人墨客写在了不同的文学作品里,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柳敬亭。
  柳敬亭所处的时代是明末清初,他有一个外号叫“柳麻子”。据史料记载,其实柳敬亭不姓柳,他是因为年少时刁钻古怪不讲理,触犯了刑法,为了逃命,所以改姓,他原本该叫“曹麻子”。这样的一个其貌不扬的叛逆少年,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了一篇小品文《柳敬亭说书》,吴伟业、黄宗羲为他写了传记《柳敬亭传》,阎尔梅写了《柳麻子小说行》,朱一是写了《听柳生敬亭词话》,余怀在《板桥杂记》中也写到了他……由此看来,柳敬亭的确够专业,也颇有观众缘。
  据载,柳敬亭在南京爆火,他一天只演一场,票价是一两银子,即使再有身份地位的人,想看一场柳敬亭的表演也得提前十天预约,可谓一票难求。大概是一线脱口秀演员,柳敬亭吐槽大会的专场对观众要求很高,众人必须安静地听他说,如果发现有人窃窃私语、打哈欠、伸懒腰、脸上露出倦怠感,柳敬亭立刻就会停止表演。脾气这么大,为何还场场爆满呢?因为柳敬亭的专场确实精彩,他说书能说得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特别有场景感,几乎是沉浸式体验,而他吐槽起现实生活来,也能做到句句扎心,针针见血。
  最关键的是,柳敬亭虽然只是一个艺人,但他足够有态度、有胆识。他深爱着他的故国,对于很多事情都有着他坚定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愿意与他交好,并写诗文称赞他的原因。最经典的一场表演莫过于当年柳敬亭刚到武昌拜见宁南伯左良玉,左良玉认为柳敬亭不过是一个江湖艺人,从军对于他来说有点遥远,但左良玉还是给了柳敬亭一个机会。左良玉为了试探柳敬亭的胆量,密令手下人在宴会的军幕中排列手执长刀的士兵。看着台下明晃晃的钢刀,柳敬亭淡定得很,照样是开怀畅饮,谈笑自如,于是左良玉也成为了柳敬亭的粉丝,把他留在了军幕中,与他谈论《三国》《水浒》中的谋略。
  柳敬亭为左良玉出谋划策,深得其信任,但左良玉后来病故于军中,军队也迅速解体了。柳敬亭再度流落江湖,重操旧业,继续做着他的“吐槽大王”。虽然后来柳敬亭的晚景有些凄凉,可作为一个脱口秀演员,一个艺人,柳敬亭得到如此之多的赞誉,应该也是无憾了吧!(北京青年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旧闻新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吐槽,我们都是认真的!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