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他,把班里近8成孩子送进重点初中;他,58岁还变身“主播”;他,38年从未离开讲台
马德富:撑起乡村孩子的未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王蓓蓓 实习生 朱秀华
  隆冬时节,跑了半早晨操,东方天边才刚见曙光。趁着身上的热乎气,岚山区巨峰镇纪家沟小学的学生们赶紧回到教室,坐在石头糊起来的课桌前,伴着煤油灯开始了一天的早读。
  地势不平的岭岗薄地,学校周边三面农田,一面靠陡坡,没有水井,师生用水只能靠老师跑三四里地去挑。
  38年后,岚山区岚山头小学。多媒体教室里,面容质朴、目光纯真的孩子端坐在课桌前,紧盯着讲台上神色慈祥的老教师。
  今年59岁的马德富,转身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时,背影已微微伛偻。任教38年,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自己却在偏远乡村深深地扎了根。

  乡村民办教师招考“状元” 主动请缨教基础最差、最难管的班
  1983年,岚山区巨峰镇纪家沟村的马德富,高中毕业参加了高考。可惜,一直被看好的马德富名落孙山。
  “羞愧、绝望,不知道未来是什么。”马德富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意见任何人。
  一天,村里的一位小学老师来找他,说村里的学校缺一位民办老师,考试择优选聘,可以去试试。在父母的鼓励下,马德富参加了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了。
  “我是那次乡村民办教师招聘中的状元。”被录取的那刻,马德富眼前一片光明,“是教师这个称号拯救了我。”
  几年后,已不是“新手”老师的马德富,被调到岚山区巨峰镇刘家沟小学任教。他发现自己和那个时代所有的民办教师一样,都没经过师范院校专业规范的学习,只能靠勤奋向老教师求教。
  “张老师,我的教案,您给指点一下吧!”“李老师,作业一般留多少合适?”“王老师,我又来请教了”……
  那段日子,课余时间马德富整天追着“老前辈”们问:如何备课写教案,如何设计作业,如何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老教师们不厌其烦手把手教着,很快,马德富成了业务骨干。
  “基础最差、最难管的班级,我去!”在学校分班时,马德富总是主动请缨。“马老师,你一工作起来就热血沸腾的,你不累吗?”有同事打趣问,“学校是我的福地,我热爱这块圣地,坐在办公桌前,我的内心非常平静;走进教室,我的内心非常快乐!”马德富笑笑,向班里走去。

多次上门劝说、下地帮干农活
“我的学生一个不能少”
  “我得去学生家里动员,把学生顾回来,是照顾的顾,不是雇佣的雇。”那年,马德富教四年级,学生年龄都在十二三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落实,让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在地里也有“用武之地”,每到农忙时节,缺课的学生就特别多。
  “最顽固的一个家长,是我们村的。”三个孩子都上小学,但全辍学了,马德富班里的是老二,这位家长是个寡言少语的闷葫芦。
  几次登门,马德富领教了他的“厉害”,“他该干啥干啥,一句话也没跟我说,但看得出来,他在家的地位绝对说一不二。”
  看着马德富天天来看冷脸子,邻居劝他:“这个人油盐不进,他认准的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你不可能说动他。”
  一个星期天,马德富带着农具早早地到他们家,一起去下地干活。那天是刨花生,整个上午马德富没说话,只是埋头干活,学生父亲也没说话,孩子们更不敢说话,地里只有农具跟大地的碰撞摩擦声。
  临近中午,学生父亲终于说话了:“兄弟啊,你好意我领了,你自己也有地,快回去干自己的。我家人口多,孩子他娘身子骨不行,都去上学,喝西北风呀?再说,村里识字的人多了,还不都跟我一样刨土过日子,这个学不用上了!”
  “其实我盼着他说话,盼他先打破这种沉默,只要肯交流就好沟通。”马德富擦了一把汗,把准备了几天的话倒了出来,嘴里说着,手里也不停下。
  到了午饭点,大家各自回家。饭后,马德富照样背着农具去了他家花生地,一个人先干了起来。
  一个多小时后,这家人才到地里,学生的父亲有点意外地打起招呼:“兄弟,你怎么下午还来?”“你家里确实缺劳力,多一个人多份力。”下午他说话明显多了,问村子外的事、打听城里人的生活,而孩子们也低声嘀咕起来。
  太阳还没落山,学生的父亲停下手里的活:“兄弟,晚上到我家吃饭吧,明天我把孩子送学校去,从今后,他们能上到哪儿我就供到哪儿!”马德富走到他面前,握着他粗糙的大手,一句话没说,“我知道,这个庄稼汉子说出的话,像他手上的䦆头一样,能把这地刨个坑。”
刻资料,一晚上用了近30张蜡纸
右手手指再也无法伸直
  “马老师班36个学生,28个进了重点初中!”1994年夏天,这个消息传遍了巨峰镇的大街小巷。
  作为山沟里的一个村办小学,在多数小学毕业班每年只考上三四个学生,甚至有些学校出现“光头”的情况下,这无疑是爆炸性新闻。
  那个年代,农村教育从普及到优质有一个漫长过程,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之前,小学升初中也得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小学毕业后大概有20%的学生,上不了初中。后来镇里有了重点初中,初中录取率和重点初中的录取率,成了检验一个小学教学水平最硬的指标。
  “我们想去马老师班!”没几天,很多孩子家长慕名而来。孩子们有从镇驻地转来,有从临近几个学校转来,甚至莒南县有家长托亲戚找关系把孩子送来……
  “他们都是奔着重点初中来的,我深怕辜负了这份信任,深怕耽误了这些孩子。”马德富只能把个人时间、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
  那时候,学生的学习资料、辅导材料全是蜡纸钢板刻印。每天晚上,马德富就跟原始的油印机较上了劲,一桶蜡纸50张,有时一个晚上就用去了多半儿,“学数学,就得多做题!”
  长时间、高强度的刻钢板,给马德富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如今他的右手五个指头都无法完全伸直,阴雨天手腕和指关节难言的疼痛,他也曾多方寻医治疗,但被诊断为功能障碍,已不能恢复,马德富却觉得很值,“我没有辜负当初的那份信任,没耽误一个孩子。”

听懂的“扣1”,没听懂的“扣2”
58岁的马老师变身“主播”
  “同学们,我们先讲解一下昨天的作业……”早上9点,马德富准时出现在直播课上。
  “这道题,大家听懂了没有?懂的同学扣1,还没听懂的扣2,如果没听懂没关系,老师一会儿可以再讲一遍……”直播课里,马德富操作PPT还不太熟练,但已经有了跟学生们沟通互动的“暗语”。
  去年春节,因为疫情暴发,开学时间一拖再拖,马德富心里着急。“孩子们的课,一天也耽误不起。”
  看市区的学校都上直播课,马德富也打起了它的主意。四处打听,终于在巨峰大坡小学找到了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年轻老师,马德富拨通了她的电话。
  通过电话、微信,马德富大概掌握了网络上课的基本门道。“之前都是黑板手写,现在直接鼠标一点,题目就出现了,节省了很多上课的时间,上课容量就变大,备课花的时间要多很多,要看更多的题目。”马德富说。
  上了几天网课后,马德富发现了新问题:相比线下教学,网课情感交流要差许多。对于老师而言,输出远大于输入。不知道学生是否真的理解,甚至很难进行监督。
  马德富又通过发微信、打电话,对有问题的学生单独辅导。“先进的教学方式,在疫情之下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活到老学到老。”
  2020年暑假过后,马德富所在的岚山区巨峰镇刘家沟小学,需要派教师到镇外学校交流一年。陌生环境、交通不便等困难对老教师也是新挑战,马德富主动报名到较远的岚山头小学去交流,58岁的马德富再次启程。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马德富说:“我做得很普通,我收获得太多。”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马德富:撑起乡村孩子的未来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