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同样的假期,几代人不同的印记
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暑假

   全媒体记者 王娟 王蓓蓓
今日话题
  暑假已经开启一段时间了,你的假期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呢?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暑假看电视、玩电脑、上培训班早已成为常态。至于他们父辈、爷爷辈曾经的暑假,曾经“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早已不可想象。同样的假期,几代人不同的印记。你的童年刻画在几零后的模板里?本期晨关注,记者走近60、70、80、90、00后五代人不同的暑期生活记忆,看看不同年代的暑期文化,感悟暑期生活的迭替变化。

年代秀:60后
拾麦穗、拔草返校喂猪还有跳皮筋、“拾活络”
讲述人:莲娜
  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七十年代陆续上学的那一代人来说,暑假一半的时间还是学校的。放假啦,同学们或是左右邻居家的孩子们会结伴去拾麦穗,然后把一天的收成交给学校,班里会有专人负责称重,等开学后各人的成绩会按收获多少排名,赫然出现在黑板上。还会经常拔青草返校去喂猪,记得我上初中时就读的五莲管帅中学,养了好多猪。学生们按班级分配轮流喂养,假期里也不能耽搁,得经常背着青草返校。
  暑假里有一半的时间是真正属于我们的,虽然那时物资匮乏,我们没有电子游戏,没有现在五花八门的高档玩具,可我们有自己制造的有趣东西玩。女孩儿聚在一起从口袋里掏出五块打磨得光滑圆润像鹌鹑蛋大小的石块,坐在地上“拾活络”,或是偷拿出妈妈做衣服用的“松紧带”当作皮筋跳,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好不热闹;男孩子们则多数玩的是对决的游戏,用废旧的书本折叠成“元宝”围在一起互相摔打,谁把“元宝”打翻过来谁就是赢家,通常赢家会怀抱一大堆“元宝”满载而归。男孩子们玩得最兴奋的还有摔“泥窝窝”,他们先是精选细土用水和成泥块,再做成窝窝头状,几个人围成一团,弯腰举臂用力把泥窝窝摔在地上,听谁的最响亮,看谁的泥窝窝爆破得最厉害谁就赢了,然后捡起自己的泥巴连同小伙伴的泥窝窝一起再合成一个大泥团,继续战斗……直到父母呼唤着自己的名字,才意犹未尽地被叫回家去。
  相比他们,我更喜欢安安静静独处,有时躲在家里细数把玩夹在书页中的各类糖纸,还有各种颜色的毛线绳,展开欣赏完后再分色分类一小扎一小扎地捆绑起来。面对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宝贝,心生欢喜,我能静静地玩一整天。

年代秀:70后
下地锄草、翻地瓜秧或者在家安静地学习
讲述人:张成磊
  那个年代,农村学生放了暑假,主要有两件事要做。要么安安静静地写作业学习,要么帮父母下地干农活。作为一个男孩子,好不容易摆脱了日复一日学校里学习的约束,怎么会再安安静静地学习?
  老家在巨峰镇,假期里,我自告奋勇帮父母干农活,一大早就踏着露水到地里翻地瓜秧。夏季雨水大,地瓜秧紧贴地面疯长,很多细根扎进土里,而且地瓜秧都是牵扯纠缠在一起的,每翻一下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翻完地瓜秧,接着给玉米锄草。玉米地里的草大都是“拉拉草”,仅几天我两手就起了血泡、脚脖子被拉出很多血痕。
  受不了干农活的辛苦,我对父母撒谎说:“我要好好学习了,好多作业等着我写呢。”父母巴不得我好好学习,就连连点头:“学习吧,好好学。”于是,我端坐木桌前开始好好“写作业”了,心里窃喜不已:其实我在写小说。
  那时我虽然是少年,可就有了当作家的梦想。一个假期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勤奋地写小说,白纸写了厚厚一摞。父亲以为我真在写作业,过来看看说:“怎么这么多作业啊?”但为了不耽误我“学习”,他还是没舍得再让我干农活。直到快开学了,我这才记起真正的暑假作业还没完成,最后几天疯狂地写作业。作业虽然写完了,但下学期的新课没有提前预习,结果开学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而我辛辛苦苦写的小说隔了一个月后,也被杂志社退了回来。退稿信是被邮递员隔墙头扔进我家院子的。我没敢让父母知道,偷偷地把退稿信填进了灶膛里,让它和梦想一起烧成灰烬。

年代秀:80后
两毛钱的冰棍、重播的《西游记》、没完没了的暑假作业……
是不是暴露年龄了
被采访人:许娜
  “每次《西游记》一播,我们就知道,暑假又来了!”在“80后”许娜的记忆中,暑假是两毛钱的冰棍,是重播的《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是水井里的冰镇西瓜,是树上不停喊热的知了,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暑假作业。
  “补习班似乎离我们很远。”
  许娜和小伙伴们的暑假生活以吃和玩为主,一天一页的暑假作业,往往是拖到最后一天才完成。打开只有8
  个频道的电视机,有3个台在播《西游记》,还有两个台是新闻和足球。
  “出来吧,逮知了。”小伙伴的声音从墙外传来。许娜拿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用铅丝圈成了一个圆环,一个塑料袋套在上面。在老日照路上,循着知了的叫声套知了,多的时候一个上午能捉三四十只。“跳皮筋、看电视是那时候女孩子们主要的消遣。男孩子们要野一些,去河边游泳、打魂斗罗、踢足球、打篮球……”
  中午玩累了,卖冰棒的老大爷适时地推着自行车出现在巷头。奶奶拿出手帕,一层一层打开,终于看到了钱。许娜和小伙伴欢喜雀跃地拿着钱奔向那辆自行车。两毛的绿豆红豆冰棍、3毛的雪糕……品种也不多,但每一种都足以勾起肚子里的小馋虫。
  吃过油炸的知了,天也暗了下来。拿着马扎和一块西瓜,跟着奶奶坐在广场上乘凉。奶奶拿着大芭蕉扇时不时扇扇,驱赶蚊子。电视里的《西游记》终于换成了《新白娘子传奇》……
  暑假里知了声伴随炙热的阳光,空气中是树叶流汗的味道,那些记忆随着成长越来越淡了,可记忆里的味道却越来越浓。

年代秀:90后小学
上兴趣班 中学上补习班
被采访人:张笛
  较早的一批“90后”童年时期,各类兴趣班、补习班逐渐兴起,每逢暑假张笛的父母也像其他家长一样,给她报上一两个班。
  舞蹈、绘画、硬笔书法、电子琴、跆拳道……张笛掰着手指头回忆之前参加过的兴趣班。她小时候家长也没有把特长与成绩挂钩的意识,比起期待她学到什么特长,更像是在假期给孩子找个与同龄人一起学习玩耍的去处。有时候是让她跟小伙伴一起报班,有时候是顺着张笛的喜好让她去试试,基本每年换一个兴趣班。
  等到上初中后,兴趣班变成了补习班。虽然已经有了一些专门的学习机构,家长们还是觉得学校里的老师最信得过。几个家长协商好,你找场地,我出桌椅,找一个场所给孩子们学习。不过家长不放心一群中学生自习,还是要请老师压阵。能请到本班授课老师最好,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不然也得打听着哪个老师水平高脾气好。后来严禁在校教师校外有偿补课,张笛的家长感到不平,毕竟为了赚外快不做好本职工作的老师是少数,再想请经验丰富的在校老师补课就难了。
  当然,暑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怎么玩啦!张笛美滋滋地回想起小学四年级暑假参加夏令营的经历。那次是全未成年人参加的夏令营旅行团,与常见的名胜风景旅游路线不同,夏令营是按照青少年的喜好规划路线,去了各种博物馆、科技馆、游乐园,让全团玩到尽兴。现在回想起来,在手机还不普及的新千年初期,近20个“小毛头”大带小分组自由活动后还总是能按时集合,值得夸一句纪律过硬。

年代秀:00后
兴趣班、补习班、夏令营……
  爸妈不让输在起跑线上
被采访人:艺萌“00后”的暑假,大多都是在补习班、各种兴趣班、夏令营度过的。用家长的说法就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即将进入初中的艺萌,暑假生活早在6月中下旬就被妈妈安排得妥妥的:一、三、五奥数、英语课;二、四是游泳、网球兴趣班,周末的时间用来休息。“8月中旬,这些课程就都结束了,我会带她省内玩几天。”疫情前,艺萌还会参加一周的夏令营。如今,妈妈会抽空带她省内玩几天。
  其实,假期还要去上各种课,艺萌早已习惯。“那些班里,我有很多好朋友。”艺萌的这些好朋友,有幼
  儿园同学,还有现在班里的同学,原本假期还得互相约好才能相见,有了这些“课”,孩子们却能经常见面。
  艺萌的妈妈还坚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此在读书学习之余,每年的“出去走走”也在计划清单之中。疫情没发生前,艺萌多是去夏令营,“我和他爸都得上班,请假比较困难,征求孩子意见后,就给她报了夏令营。”“之前的暑假,我最期待夏令营。”艺萌的眼睛闪着“光”,那时,学习结束,爸妈会给她报个几天几夜的夏令营,或去外地研学,或去拓展,关键是有自己的小伙伴陪伴,“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很开心!”
  电影院也是艺萌爱去的地方,以前暑期档的电影她几乎和爸妈都去看过,今年如果有好片上映,她也会去看。至于每天电视里播放的那些电视剧,艺萌说:“不感兴趣,电视剧里的人比我们大好多,不爱看。”
  和很多00后一样,艺萌还会玩玩电子产品,“闲暇之余,她也想玩玩游戏,就像80后、90后偷看电视一样。”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晨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暑假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