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她,出生于清朝末年;7岁裹脚,8岁学会针线活;100岁时,还能自己做饭
111岁长寿老人于解氏
图片

  特约记者 刘明照
  “我今年多大了?光想着一百多岁了,具体多少岁了,我也忘了,想不着了。”
  “你今年111岁了,怎么又忘了呢。”
  生于1910年,也就是清朝末年,今年已经111岁的于解氏,坐在床头边的沙发上,语速平缓,语调沉稳地说着自己的日常。她的大儿子,今年73岁的于恒善,则坐在旁边,陪着母亲聊着家常。辛丑年孟夏之时的一束阳光,穿透窗户,映照着这个普通的农家小屋,百岁母亲和步入古稀之年的儿子,一问一答,画面温馨又幸福,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中,显得宁静又安然。

  “俺是大花轿抬来的,娘家陪送了五件嫁妆”
  “俺娘家是解家庄姓解的,我年幼的时候来这里,是大花轿抬来的,俺娘家陪送了五件嫁妆,后来又陪送给闺女出门子(出嫁)了。”111岁的于解氏介绍,那个年代日子不好过,穷得叮当响,女人出嫁没有彩礼,不像现在,又是楼房又是汽车的,还给好几万彩礼。她几个闺女出嫁,没有钱做嫁妆,就把自己的嫁妆,橱子、柜子、桌子什么的又陪送给了闺女。
  于解氏说,自己出嫁时,已经三十多岁了,嫁过来后,先后生了六个孩子,两个儿子,四个女儿。老大是女儿,今年80岁了,老二也是女儿,今年75岁了。老三是儿子,今年73岁,老四也是儿子,今年70岁。老五和老六都是女儿,一个68岁,一个66岁。如今,这些孩子都挺好,儿孙孝顺,有出息。逢年过节时,晚辈都来看望她,全家相聚,几十口人坐在一起,非常幸福。

  七岁裹脚,八岁学会针线活
  “我从7岁就裹脚了,俺娘给我包上就不管了,我爱敞开就敞开,爱包上就包上。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试着不得劲了,就自己敞开了,等睡醒了又裹脚包上了。”于解氏回忆小时候的裹脚经历,仍然非常清晰,她说母亲对于裹脚这件事情上,不像有的人管得那么严,所以依着她自己,没有吃多少苦头。
  虽然裹脚没怎么受苦,但是母亲对她的针线活却非常重视。于解氏说,她八九岁就跟着母亲学会了针线活,缝补衣服、做鞋子、绣花、做鞋垫、绣枕头花、做布老虎等,她都做得非常好。于解氏说,她年轻的时候,还给八路军做过衣裳,缝过布鞋和鞋垫。
  “那时候没有电啊,黑夜白天地缝,晚上就点着煤油灯缝,灯芯子大了,把眼睫毛都烧了,灯芯子小了又看不着,一晚上熏得鼻子里全是灰。”于解氏介绍,后来有了电灯了,她就想,要是当时有电那就好了,除了明亮外,鼻子里吸不进灰了,多么干净啊,也不用怕烧了眉毛。
  “我的手巧啊,一般针线活都难不住我。年幼的时候,可干了不少活儿。”于解氏说,后来走集体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时候,孩子多,家里又穷,吃不饱饭,她就用棉布缝一些妇女戴的帽子到集上去卖,换点零花钱补贴家用。后来生活好了,她的手一直也闲不住,用酒盒子做扇子,用秸秆做盖顶,到了100岁时还做了不少盖顶呢,都给了孩子家用了。
  “俺娘过日子,她也闲不住,看着那酒盒子扔掉怪可惜的,她就用剪子剪一剪,然后缝起来,每年都会缝好几个,俺姐姐、妹妹家都有她做的扇子。”儿子于恒善介绍,他和姐姐、妹妹、弟弟家,夏天都不用买扇子,就连孙子、孙女家也不用买,母亲每年都缝几把扇子分给他们用。

  喜欢粗茶淡饭,最喜欢吃花生
  于解氏生活起居比较有规律,一日三餐由于恒善照顾。平时在饮食方面,主要就是以粗粮、素食为主,偶尔也吃点鸡肉。早饭在8点左右吃,主要以小米稀饭、疙瘩汤为主;午饭下午两三点钟吃,能吃五六个饺子;晚饭在下午6点钟左右,喝一包牛奶就行了。
  “俺娘胃口不大好,胃酸的时候,就喜欢吃花生,一吃上就好了。以前牙齿好的时候,她自己生吃花生,现在没有牙了,我们就用蒜臼子给捣碎了,放在那里,她想吃的时候,就用勺子吃点。”于恒善说,母亲吃花生很多年了,已经养成习惯了,每次虽然吃得不多,但是一个月也能吃几斤。
  于解氏身体一直比较好,平时也很少去医院。90岁以前,她还喝茶,也喝点酒,后来就不喝了。95岁的时候,奶奶摔了一跤,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换了股骨头,后来就没法正常走路了。不过,奶奶的身体恢复得还可以,慢慢地自己扶着凳子也能走路了,到了100岁时,她还能自己做饭呢,如今除了不能做饭外,其他的事仍然自理。

  一辈子不知道生气是啥
  “我从年幼的时候,就不知道生气是什么,以前养活这些孩子的时候,小孩再淘气,我也生不起来气,就是装着生气吓唬一下他们。”于解氏介绍,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心情不如意的时候,她就会想生气解决不了问题,然后自己会缓解心情,从来不会生气。
  “俺老伴比我小3岁,58岁那年去世了,那年我才61岁,到现在也好几十年了。”于解氏回忆说,老伴性子急,干活也急。
  “俺娘是姊妹五个,她是排行老三,俺四个舅,大舅活到了96岁,二舅活到了90岁,三舅活到94岁,四舅活到90多。俺姥爷也活到了96岁,姥姥是活到了70多岁。”于恒善介绍,母亲之所以能够长寿,除了与家庭基因有很大关系外,同时也与母亲的为人善良,处事豁达,性格好,没有脾气有很大关系。
  “她从来都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别人困难了,她比别人还着急。比如以前看到有的邻居吃不上喝不上了,她比自己吃不喝不上还着急,她会从牙缝里省出口吃的,送给人家。”于恒善说,平时母亲总是说这个不爱吃,那个不爱吃,其实她不是不爱吃,而是省下来,给别人吃。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母亲仍然保持着以前的生活习惯,从来不挑食,从来不浪费粮食,平时馒头、煎饼长毛了,也不舍得扔掉。
  “俺娘教育孩子,就是以身作则,惦记这个,惦记那个,总是惦记孩子别冻着,别饿着,很少关心自己。”于恒善介绍,母亲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但是心地善良,经常和他们说,人活着要为别人着想。如果遇到好事了,先让给别人,把别人的事放在第一位,自己的事放在最后。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日照百岁老人寻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11岁长寿老人于解氏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