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他把半世纪的光阴给了日照这片海
一位六十年代大学生的“渔民生涯”

  全媒体记者 谢岩 特约通讯员 赵燕云
  他出身红色家庭,是1960年代的海洋学院高材生,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面对人生选择, 我学的是海洋专业,加老六团,日照老百姓救过他,就到日照当个渔民吧。
  “日照渔民”一当就是近六十年。

  海洋生物专业毕业
  曾受到周恩来的接见
  晚年为浒苔发声
  孙广濂,出生于江苏赣榆一个革命家庭,父辈四人都参加了八路军的队伍。他的二叔在一次作战中英勇牺牲,残暴的敌人把他的尸体残忍焚烧。他的父亲曾在老六团工作,是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如今八十五岁的孙广濂回忆往事时,仍然多次提起他上小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交伙食费,在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钱时,父亲突然问他:这是谁的钱?他下意识地回答道:这是父亲的钱。父亲语气严厉地告诉他:不对,这是党的钱。
  这让孙广濂深深记下了“钱是党的”。他在青岛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主动来到当时还比较贫穷落后的日照县工作。看到家庭困难的工人,就从个人工资里拿出钱给予帮助,而且从来不让返还也不求回报。他的生活也很朴素节俭:不抽烟,不喝酒,吃饭也不挑剔。“吃饱就行,我一直记着这样一句话‘人为了活着而吃饭,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
  1960年,他想继承祖父治病救人的医生职业而学医,但老师劝作为班干部且学业优秀的他报考海洋学院(当时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济南,留下了海洋生物系、水产系、海洋地质系、化学系、海洋系、海洋物理系组成了山东海洋学院,属当时国内十几个重点大学之一,即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于是在1960年他考入海洋学院,学习海洋生物专业。
  大学期间,孙广濂不仅学业继续保持优秀,还被学生会任命为学校广播站站长,带着六七十人,负责学校的几十个大喇叭。“1960年我考入大学时,正是困难时期,食物匮乏。我们一年级学生就跟着老师,去鲁迅公园的礁石上打海水养小球藻,作为替代食品。后来学校又把学生们送到南泉农场,刨茅草根作为替代食品。我在青岛二中上学时,利用假期到青岛航海俱乐部学会了游泳、使帆,有时还在和平轮上学驾驶。所以后来当过学校海带场学生场长,带着同学们养殖过海带,为学校贡献了一大笔财富。当时中学的老师劝我报考海洋学院,也是和这些经历有关。”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教海洋植物的郑柏林教授经常在寒暑假时,把孙广濂留下帮她搞浒苔养殖。“所以我对浒苔很有感情,当年青岛承办奥运会的帆船比赛时,海边大量浒苔出现造成危害。我曾发出不同的声音,还写了一篇关于浒苔的文章。现在看到有企业把浒苔制成食品,很欣慰。”
  学业优秀的孙广濂还在1965年作为山东的两位学生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与日照这片海结缘
  填补国内对虾育苗空白
  毕业后,按常规分配到研究所或者科学院的孙广濂响应号召,来到了革命老区临沂。分配工作时,孙广濂说,我学的是海洋专业,父亲曾参加老六团,日照老百姓救过他,就到日照当个渔民吧。“刚来日照时,在渔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正赶上‘四清运动’,我被分配到日照丝山前官庄村,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早饭一把大葱一碗糊糊,成天忙着干活,写报告,开会。我还发明了在社员家门板上写毛主席语录。在全队搞试点吸收干部入党时,由于我工作积极,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四清”结束后,孙广濂在县政府工作过一段时间,期间还帮县委组织部整理过档案。1967年春天,水产局安排他到地区(当时日照县属于临沂地区)开水产会。会议期间,他向地委书记张清波同志说起日照有水产部下属黄海水产研究所,石臼有水产养殖基地搞鱼虾贝藻实验,这些专家们多数在青岛已成家,由于城乡差别,不太经常往石臼跑,鱼贝藻实验停了,只剩下对虾实验还在搞。
  张清波听后,就指示他回日照后和水产所专家一起发动群众养虾。由此他与虾结缘,与海结缘。
  日照地处黄海之滨,气候宜人,海湾广阔,拥有丰富的海产资源,怎么利用这些资源,来给百姓创造财富?搞对虾实验,发动群众养虾确实是个路子。
  但说起来简单,实施的过程却没那么简单。因为当时有部分专家认为日照根本就不适合养虾,并认为日照沿海没有虾苗。年轻的孙广濂与同事秉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沿着海边南下,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事实证明,日照的海域情况是具备养虾条件的,沿海也有大量的虾苗。
  调查后,孙广濂与同事一起开始用土池养殖的方法进行对虾人工养殖研究。对虾养殖关键是苗种,单靠自然苗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人工育苗,只有人工育出来的虾苗健康、有活力,才能实现对虾养殖业的有效发展。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没有好的仪器,科研生产都受影响,例如对虾幼体分无节幼体六期,蚤状幼体三个时期,糠虾幼体三期,都要做到心里有数。而这些都需要借助一些仪器。
  没有仪器,孙广濂想办法从青岛带来了显微镜、解剖镜、盐度计等仪器。
  养殖虾苗需要人,人员不够怎么办?孙广濂就把原有分配到港口的工人叫回来,然后又发动群众一起养殖。
  1967年当年,孙广濂就和同事一起首次育出虾苗1700尾,填补了当时国内对虾育苗的空白。经过不断改进试验,1968年,对虾产量为40万尾。
  1972年,孙广濂代表山东省农展馆在全国农林水科技展中进行对虾展览,负责给外国代表团讲解。1973年,在全国对虾养殖交流会上,孙广濂带去的关于对虾养殖的材料受到与会单位的好评。
  1974年,他们又在清大土池时加灭菌措施,加施漂白粉,结果当年由原来的几百万苗上升到一千多万苗,突破千万大关。
  1985年,突破了7亿尾,不断刷新着高产纪录。
  日照对虾人工育苗,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到最后的上亿苗种,日照市水产研究所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率先突破对虾养殖难题“蚤状关”
  实验“南马北移”
  日照的对虾人工育苗能够始终保持国内先进水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广濂与同事一起协同合作,率先突破对虾人工育苗中的技术难题“蚤状关”。
  在此之前,对虾人工育苗一直成活率不高,存在“蚤状关”这一难题,使得人工繁育的虾苗不健康,缺乏活力。
  孙广濂在显微镜下观察对虾幼苗时,发现处在蚤状时期的虾苗幼体正在抱着一个挠足类啃食,并不像之前所有专家认为的,蚤状期虾苗只吃植物性饵料。
  发现这个情况后,孙广濂迅速与同事对蚤状期虾苗做了三组实验,最终结果验证,蚤状期幼体吃动物性饵料,之前存在的“蚤状关”正是因为只吃植物性饵料,缺少动物性饵料造成的。
  1981年,孙广濂和同事发表论文,宣布攻破“蚤状关”,引起国内外业界轰动。
  同时,对虾人工育苗的质量也更加优质、健康,获得了大丰收,不仅满足了本海区人工养虾的需要,还支援了沿海各地大批虾苗。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中国共产党最讲认真。”身为党员的孙广濂,凡事都冲锋向前。为了观察对虾繁育情况,夜里他就睡在带刺的席子上,扎醒后,立马爬起来察看;为了捕捞对虾,冬天的海水冰冷刺骨,他毫不犹豫下池捕捞;对虾人工育苗成功后,前来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他生怕别人听不懂学不会,毫无保留、不遗余力地免费教会大家养虾技术;国家下达对虾养殖科技攻关后,对虾苗开始收费,他作为科研人员,努力攻坚克难,使得人工育苗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全国育苗交流会上,订单也越来越多,职工们工作干劲大,收入年年提高,改善了生活条件。
  采访中,孙广濂还透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除了养对虾,我们还养过海马,《人民画报》还专门刊登了日照养海马的事。但囿于当时各方面的条件,海马养殖最终没能坚持下来。”“当时日照县科委有三个北移项目,‘南茶北移’‘南竹北移’和‘南马北移’!现在‘南茶北移’在日照已经形成了产业,‘南竹北移’也留下个竹洞天景点,唯有海马养殖没能坚持下来。”
  回忆至此,孙老不无遗憾。
  岁月风华。与日照这片海结缘近六十年的孙广濂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他每天坚持撰写回忆录。“我写回忆录,就是想给子孙后代留点资料、留点念想,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富有才华、不懈拼搏,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致敬每个向上的时代,致敬每一位和孙广濂一样,曾默默耕耘在港城日照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
  (本版图片由东港发布提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日照故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位六十年代大学生的“渔民生涯”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