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关于未来的20个预言
  

01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预判,到2049年,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45000美元,是美国的一半;GDP总量则是美国的两倍。届时,美国将接受中国的崛起,中美关系趋于正常化,整个世界也就有可能恢复至一个稳定、和平的新局面。
02
至于中国能否保持高速发展,林毅夫的判断是:2019—2035年,在8%的增长潜力下实现6.0%左右的年均增长;2036—2050年,在6%的增长潜力下实现4%左右的年均增长。对中国而言,这是游刃有余的。
03
经济学家何帆认为,世界已经从全球化时代进入本土时代。改革开放时期流行“向国际惯例接轨”,中国就像一个优秀生,积极向先进国家学习;进入本土时代,我们面临的很多新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解决。何帆计划每年写一本书,一共30本,记录中国从2019年到2049年之间的变化,目前已出到第三本。
04
学者们普遍认为,老龄化是决定中国未来的一个慢变量,也是一个挑战。有专家预测,2019年到2049年,劳动年龄人口可能减少1.7亿人;而到2049年,人口抚养比可能上升到66%。劳动供给减少、消费需求减弱、储蓄率下降及养老金缺口大幅扩大等,都是“未富先老”所面临的问题。
05
中国城镇化率,2030年达到70%、2049年达到80%,这是专家们给出的判断。有专家认为,鼓励人口自由流动,以确保更多的人聚集到发达的大都市和都市群,大大提升内需(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是农村居民的两到三倍),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优势。
06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2049年,我国航天器将穿越星际时空,首次飞抵距地150亿公里左右的太阳风和宇宙风交汇平衡点,开展科学探测和在轨试验。这将是人类首次进行此类探测,如果成功实施,将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07
历史学者、《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再过数十年,当人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如果他们还记得新冠肺炎疫情,他们记住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哦,就是从那时开始,世界完全数字化了”。在他看来,疫情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事件,真正改变世界的,是疫情的起因,以及科技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变化。
08
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得以摆脱以智能手机为控制中枢的模式,有了更多选择,比如现在已经出现的智能音箱。未来,就像科幻小说或电影描述的,AI将成为称职的管家,指挥各种设备,为你主动提供服务:比如,party结束后让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扫。
09
针对老龄化的担忧,你的智能设备如手表将成为预防性护理设备。比如,在你进食高糖高脂食物前,它会发出忠告:“提醒:有心脏病发作的危险,请立即去急诊室。”AR(增强现实)眼镜也可以承担类似工作,它会发现,白天经常打盹的你不仅是劳累过度,还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
10
正如建筑师青山周平所说,我们的家庭结构,将从大家族的1.0时代、现在的一对父母一个孩子的2.0时代,进化到“一个人的家庭”的3.0时代。因此,未来的建筑格局将不再是传统的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而是更个性化、人性化;生活习惯也会被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单独美丽”——一个人依然活得很好。
11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线上协作的成功经验表明,传统的打卡上班、到点下班乃至互联网大厂的“996”“007”模式到了改变的时候了,年轻人更习惯云端式组织———“我热爱工作,但不爱上班。”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线远程办公的人口渗透率只有1%。未来,这个数字将大大提升,至少可以达到当前成熟市场的占比:20%。
12
有专家认为,人类可望在2200年打败死亡,也有专家认为是2100年。发明家雷·库兹韦尔和老年病学家奥布里·德格雷更为乐观,他们认为,到了2050年,只要身体健康,钱也够多,人类就可以接受定期全面治疗,让衰老的组织再生,并让手、眼、脑等得到升级,从而达到长生的目的。
13
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全球正在展开大脑测绘。一旦技术上实现突破,大脑思维信息存储的价格将大幅下降,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思维进行备份,留待日后以克隆或虚拟的方式重新打开——“你”重生了。
14
科幻作家倪匡在《将来》一书中如此设想:高级生物的生活方式,必然趋向单一独存,而不是群居。在他看来,人就是由万亿个细胞组成的群体生命,解体(即死亡)后,单一独存就会实现,尤其是脑细胞——— 它们本来就是独立的。但质疑也随之而来:身体的组成和结构被干预之后,他们还能被称为人类吗?
15
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别让我走》中,描述了克隆人被圈养,为人类捐献器官的情节。未来30年,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科学家可以通过DNA培养出人类移植所需要的器官,从而杜绝等待配型时间过于漫长、身体出现排斥反应等致命的情况。
16
美国公布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认为,2045年,全球超过40%的人口将面临缺乏水源的问题,食物和淡水会成为新的冲突爆发点,同时也是科技需要攻克的热点——海水淡化、微型灌溉、污水回收、雨水收集等科技将减缓人类对淡水水源的需求;基因改造农作物以及自动化将允许农民使用更少的土地出产更多粮食。
17
地球还会持续变热:根据目前的数据,科学家们推测,到2050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增加1.4—3摄氏度。地表温度的提高将带来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发生洪涝干旱等一系列恶果,致力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将是各个国家和机构的重点任务。
18
根据韩国互联网振兴院(KISA)发布的《2045年未来社会和网络》一书,2045年,将出现时速高达6000公里、2小时就能从韩国抵达英国伦敦的真空管道列车。我国也在2017年宣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正在推进设计时速4000公里的“高速飞行列车”(也是真空管道列车)项目,不过并未给出具体时间表。
19
未来学家丹尼尔·杰弗里斯认为,方向盘将最终消失,“到2049年,在没有特别许可的情况下,由人类开车几乎就是非法的,几乎无人死于交通事故。人类驾驶汽车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利基市场,就像CD、Napster以及AppleMusic、Spotify崛起之后的唱片市场一样”。
20
未来,学校可能会被一个精心设计的终身学习系统取代——— 它将实现真正的一对一教学方式,围绕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为他们设置相应的课程,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厌学情绪了。
(新周刊)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视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关于未来的20个预言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