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九十一岁老人的“锢漏子”生涯
“有求必应”中的朴素匠心

  全媒体记者 谢岩/文 冷炳豪/摄
  微风拂过门前矮墙上碧绿的爬山虎,院里刚结出的豆角惬意地摇摆着。不远处,修路的机械铲起雨后的湿土,南湖镇王家官庄村的几个村人正在围观,“修路的吧?”“听说修完路还要建长者食堂,老年人吃午饭就免费喽……”
  九十一岁的老人王会远,还像年轻时一样高高瘦瘦,单手拄着手杖,没理会十余米外的喧哗,自顾自走进堂屋。堂屋的地上,一如他年轻时一样,铁砧、锤子、铁板、各种大小的钉子……杂货铺一样的“工作台”边,是他用了一辈子的“锢漏担子”。

  一副锢漏担子挑起一个家
  “这副‘锢漏担子’是师父送的!学师三年,送师一年。我回家的时候,就是挑着这个担子一路干着活回来的!”70年前,20岁出头的小伙王会远在西马陵拜师学手艺,四年后,他挑着锢漏担子拜别师父,开启了他的“锢漏子”生涯,也挑起了一家老小的生活用度。
  锢漏子,指的是专门从事修补锅碗瓢盆等陶瓷器具为主的小手工业者。这一行当在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的年代,曾与千家万户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老百姓离不开的一门手艺。
  锢漏担子两头挑着的,是两个长方体的木制柜子,一头是上下三层抽屉组合的小柜子,抽屉里分门别类地放着各种工具和不同材质、不同型号的钯子,放置有序,毫不杂乱。其中一个抽屉里,专门放着长短不一,型号不同的钻头。因为有的钻头上镶有金刚石,俗称金刚钻。那是“锢漏子”钻硬度很高的瓷器所必备的,所以倍加珍惜。世人所熟知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俗语就是从这个行当得来的。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没有本事,就别揽这件事”。
  挑子的另一头是风箱、火炉、铁砧等工具,在风箱的另一头,还有个小抽屉,专门用来盛煤炭。“化锡、化胶、烧铜、炼铁……这些都得生了火才能办到。”
  “钯碗钯锅喽——锔盆锔大缸喽——磨剪子抢菜刀,修理家器喽——”“锢漏子”挑着行头,一进村庄就开始吆喝。“后来都不用吆喝了。农闲时一庄子的人都扎在路上闲着没事,我就往那一放挑子,刚支好摊,就有来送盆碗的了。”
  “一般一坐下不干活,先跟村里相熟的人抽袋烟、拉会呱。拉呱的工夫,破盆破碗破缸就堆了一堆,这才收了烟准备干活。”王会远的孙子王衍运说,最初,王会远都是挑着挑子出去,步行在本村和邻村中揽活,后来,换成了小推车、自行车,一般一出去就是一天,“一般有来钯锅的,就会给准备中午饭,给谁钯锅,就到谁家吃。”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人们之间的感情也纯粹质朴,手艺人凭着手艺不仅能养家,也能换来好人缘儿。
  有时,王会远也会推着小车或骑着自行车,带上他的锢漏家什,去赶南湖集、陈疃集,也到尹家河、杜家坪、于家北沟等一带较远的村里干活,四五天才回家一次。
  到了20世纪90年代,家里生活条件好了,可是老人还是闲不住,儿孙们只好给老人买了一辆木兰摩托车,每日奔波乡间,不为赚钱,只为给相熟的村人们“锢漏”。

  一幅“有求必应”彰显匠心传承
  “锢漏”其实是一个动词,锢,就是口语中所说的锔、钯;漏,则指碗盆锅等器皿用的时间长了而出现的“漏”洞,“锢漏子”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器皿补起来,使之不再漏水。
  “看,这缸裂了两半吧?先把两半拼起来,用钻头在裂纹两边各打一个眼,找个大小合适的铜锔子,用小锤子砸到眼里,固定好。再长的裂口,几个锔子锔上后,保准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王会远演示着,然后自豪地笑起来。
  在常年累月的锢漏生涯中,王会远不仅锔壶钯盆钯锅等,走街串巷时,乡人们用坏的雨伞、手电筒,甚至村里的气灯等等,都会拿到他的摊上,让他给“收拾收拾”。
  “学手艺的时候,师父就说,干咱这行,还讲究个‘有求必应’!居家过日子,用的营生多了去了,总有用坏的时候,那就用得上我们了!但凡人家开了口,咱就得给人家鼓捣好了才行!”王会远说,年轻的时候,他还找人写了一幅字“有求必应”,挂在支好的锢漏摊子上,意指什么活都能接。现在这幅字虽已破损多处,可他也没舍得扔,还挂在堂屋的墙上。
  有求必应,这句话的背后,是一颗不停琢磨、精益求精的匠心。修补家器所用的材料,王会远多半是自己制作。王衍运说,他自打记事起,就知道铁是个好东西。从小爷爷领着他,在路上若是发现一颗螺丝钉或是一段铁条,只要是铁做的东西,爷爷必然弯腰捡起来,带回家擦拭干净放好,“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呢。”村集体的气灯坏了,书记也找“锢漏老王”给修。那个年月里,气灯是只有集体才有的东西,老百姓家里不常有,王会远也只是远远看过。但既然书记开口了,他就接过坏了的气灯,拿回家研究。
  拆开来,再原样装上,看哪个部件出问题了,不停地试,最后终于让他找到了症结所在,气灯重新亮了起来!
  王会远小时候有给八路军送粮食的经历,也有大跃进时期在铁业社当技术员的经验,后来还参与村里生产队搞机械化……这些都给这门手艺做了铺垫。
  除了师傅给的工具,王会远还自己动手做了很多工具,有时他根据需要,设计好工具的样子,再让铁匠锻打。若工具不趁手了,他都是自己上手维修。“你看这个钻子,本来上面的齿轮松动了,不好使了,为了拧紧它,我又照着原来的齿轮在另一个方向安上了一个齿轮,这就严丝合缝了,和新的一样好使!”王会远没有上过学,不懂得力学原理,可是这把他改造后的工具上,两个默契配合的齿轮,力的方向、传动,各个部位衔接得完美无瑕,让人不禁惊叹其手艺的精巧。
  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人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朴素生活理念,催生了像王会远这样“有求必应”的乡村手艺人,他们用质朴的工匠精神温暖、感染着身边的人传承淳朴的民风、守护原生态的乡村。如今,许多像“锢漏子”一样的手工行当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勇于钻研的工匠精神还是会融汇在千万匠人的努力中流传下去。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日照“守”艺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有求必应”中的朴素匠心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