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日照绿茶:茶农增收的“黄金叶” 对外交流的“金名片”
——写在《日照市茶叶志》出版发行之际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费洪芹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近日,由中共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日照市地方史志研究院)编纂的《日照市茶叶志》,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山东省首部茶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该志作序。
  全书约89万字,共15章,另设人物、专记、附录、文件辑存、文稿辑录、艺文、索引、编后记等部分。该志上限为1954年,下限为2020年,以“南茶北引”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记述日照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引种南茶、种植、管理、加工、销售、品牌培育、科技研发、茶文化、茶旅游开发,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客观、全面、系统地记录了日照茶产业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
  《日照市茶叶志》编纂工作自2019年启动,历经两年半,经过多方考察、查证,数易其稿,终于成书,填补了山东日照作为北方知名产茶区没有茶志的空白。该书的出版发行,不仅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山东尤其是日照“南茶北引”六十多年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也为今后日照市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南茶北引”六十载 为茶修志正逢时
  日照是“南茶北引”最成功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淮河以北最大的茶叶产区。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工作时,明确提到“日照绿茶等山东名农特产品”在全国享有盛名,给予殷切期望,希望要突出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坚持走质量兴农的路子,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年,“日照市南茶北引,建成江北最大绿茶基地”获评山东省改革开放最具影响力的40件大事之一。
  2019年1月,原日照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应时启动《日照市茶叶志》编修工作。11月,市委、政府召开《日照市茶叶志》编修工作会,就《日照市茶叶志》编修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用志书记录“南茶北引”六十多年日照茶叶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毛泽东主席提议把南方的茶叶引到北方去,在山东多种些茶,提出了‘南茶北引’的战略构想。山东省委开启了‘南茶北引’之路,而日照则是‘南茶北引’最成功的地区,日照绿茶自1966年引种成功到现在茶园总面积达到19533.3公顷,茶叶总产量1.81万吨,茶叶总产值33亿元,付出了日照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而编修茶志,则是用志书这种独特的形式,记录下这一段辉煌的历史,总结经验,以传后人,意义重大。”中共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日照市地方史志研究院院长邓洪友意味深长地说。
  2019年6月份,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组织有关修志专家一路南下,开启了日照绿茶的第一次寻根问祖之旅,循着一片树叶的清香,到普洱,到漳州,到黄山,最后到杭州,一路探寻中国茶叶发展的足迹和南茶北引的缘起与发展,拜访茶叶专家,听取意见和建议,为编修《日照市茶叶志》做了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
  历史需要记录,这是党史史志人的一份神圣的责任。中共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日照市地方史志研究院二级调研员李世恩告诉记者,《日照市茶叶志》是山东省第一部茶叶专志,编修《日照市茶叶志》对于记载日照乃至山东省“南茶北引”历史进程和促进日照乃至全省、全国茶叶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同时也深感这项工作的压力之大,他们咬着牙也要干起来。
  一叶成一业。质量是志书的生命,特别是专业志书,更应一心求实,一心求精。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承载着为茶修志、以志为记的使命与担当,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专门聘请四位专家,成立了《日照市茶叶志》编修办公室,并加强与各区县和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和单位的密切联系;相关单位如市民政、自然资源规划、气象、水文、商务、文化和旅游、档案、统计、财政等,及知情老茶人密切配合,提供相关史料。分管院长李世恩紧紧靠上,定期召开编务会,及时研究解决修志过程的困难和问题,院业务科室人员范芳丽全天候在修志办,做好与区县和部门的联系协调工作。大家在一起,虽累但舒心,用心、用情编纂好这部志书,致力于2021年完成《日照市茶叶志》的编修工作,填补山东日照作为北方知名产茶区没有茶志的空白。

  一杯绿茶化书韵 以志为鉴续传奇
  专志贵专。编修茶叶志是一项全面记录日照茶叶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抢资料、抢时间、抢专家、抢知情人的抢救性工程。
  《日照市茶叶志》编修工作会议后,茶叶志编修办公室的朱洪祥、辛崇法、邢茂环、李振庆四位专家,刚刚参与编修完《日照市志(1989—2013)》三卷本,接到原市史志办的任务,愉快接受,不等不靠,立即投入工作。查找资料是占有资料的第一步,他们积极与市档案馆取得联系,查找关于日照市“南茶北引”以及引种成功后日照市茶叶发展的有关文件资料。市档案馆也给予了积极的帮助和配合。
  “之前我们掌握的文档资料和部分茶企的展览中,都有‘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山东省南茶北引获得成功’的内容。但我们在考证时,却发现1972年9月16日的《人民日报》并无此报道。《人民画报》刊登日照‘南茶北引’图片报道的时间,现存各种材料上也有1977年、1978年、1979年等不同记载,因年代久远,虽多方搜求仍找不到原件。”作为《日照市茶叶志》编修组专家之一、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朱洪祥认真回忆道。朱洪祥在修志办还要负责日常编务工作,用他的话说,操心受累已是习以为常。
  为彻底查清这两件史料,编修组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工作的李一帆,帮助联系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对这一时期的《人民日报》和《人民画报》进行全面检索,终于查明,《人民日报》是在1971年9月15日第四版头条刊登消息“我国茶叶获得新丰收”,《人民画报》则是在1977年第四期以“南茶北引”为题,刊登两联页共6幅照片,从源头上澄清谬误,去伪存真。
  《日照市茶叶志》是我省第一部茶叶专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编修组一刻也不放松,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史料搜集等工作,特别是对上世纪50—70年代“南茶北引”初期的相关史料作了详尽考证,为客观、准确地编修好《日照市茶叶志》奠定了基础。
  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设在市图书馆四楼《日照市茶叶志》编修工作办公室无法使用,集中办公暂停。但编修组还是通过电话调度、电子邮箱等方式和供稿单位沟通,朱洪祥、辛崇法、李振庆、邢茂环四位修志专家采取网上办公的方式,在家整理资料,做到分散而有序开展编修工作。尤其是市民政局原调研员辛崇法在医院做了手术,还没好利索就着急上班,他说,一刻也放不下自己负责的那些编章啊。在修志办干不完的活,他带到家里再干,挑灯到深夜是习惯成自然的事了。
  5月底,疫情状况有所好转,研究院立即组织到区县和茶企实地考察,先后到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等地的茶园、茶企,实地查看茶园情况,座谈交流,捕捉线索;到莒县档案馆查阅资料,了解日照原归属临沂地区时候的茶叶种植发展历史过程。
  6月中旬,研究院又组织编修组到临沂市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查找有关日照市南茶北引的相关资料和文件。查找到了许多珍贵的文件和资料,其中有许多珍贵的手写档案,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线索和佐证……
  宁坐十年冷板凳,不写文章一句空。记者在与编修组专家以及有关人员沟通和交流中,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在编修志书时,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和对日照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认真态度。

  日照绿茶“金名片” 修成茶志填空白
  取茶叶的翠绿为志书封面,选一幅幅精美图片定格不凡的茶叶故事,以一段段详实文字记录曲折的茶叶发展历程……手捧《日照市茶叶志》,感受到的除了厚重之外,还有日照绿茶的艰辛历史和现代风采。
  日照不只有茶叶,日照有好茶。日照绿茶,从无到有,从南到北,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奇迹。“南茶北引”不只是观念上的突破,“南茶北引”的过程也见证了日照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性格,每一片茶叶中都浸透着日照劳动人民的汗水。
  日照绿茶是日照人民创造的历史,值得修志存史。去年12月,《日照市茶叶志》总纂稿完成。全书共15章,字数已达80余万字。编修组倒排工期,加班加点,严格按照工作台账,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一方面,编修组将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形成《日照市茶叶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另一方面,根据征求意见,对《日照市茶叶志》再进行反复打磨修改,形成《日照市茶叶志》(专家评审稿)。今年,专门召开《日照市茶叶志》专家评审会,对志书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再修改。
  《日照市茶叶志》出版发行时,作为这部志书的主编,中共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日照市地方史志研究院二级调研员李世恩深有感慨地说:“编史之难莫过于修志,横不缺项,纵不断线,这是我们编茶叶志的一个基本原则,为了编好这本书,我们用很多资料把它汇聚起来,然后从这数千万字当中,把它筛选出来、甄别出来,对不清楚的、模糊的,或者拿不准的,绝不人云亦云,我们尊重历史和科学,反复考察、求证,更正谬误,去伪存真,经得住历史的检验,最后形成了这本89万字的茶叶志,我们凭的就是一份担当和作为,虽苦犹荣。”
  是啊,就是这份满满的担当和作为,成就了这部沉甸甸的《日照市茶叶志》,可敬可佩。
  志书的“序”中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和促进日照对外交流的‘金名片’”。截至目前,日照市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山东省的60%和75%以上。作为最先开展“南茶北引”的地区之一,日照岚山区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8860公顷,年干茶产量1.06万吨,种植业产值13.37亿元,平均亩产值超过9300元,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8亿元,面积、产量、值均居山东省首位。
  一片茶叶,一份坚守,一次创举,一种精神。一代代日照人用辛勤和汗水,续写着茶史,坚守着品质,传承着茶香。因茶而名,因茶而兴,因茶而美。日照山水成就了日照绿茶,日照绿茶富裕了日照百姓。
  以史为鉴,鉴古知今。时下,山东省首部茶志《日照市茶叶志》的成功出版发行,不仅填补了山东日照作为北方知名产茶区没有茶志的空白,详细准确记录了日照自古以来的茶事茶史、理清了日照茶业根脉,也生动体现了日照百姓用茶叶改变日照,用茶叶发展日照,用茶叶点亮日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干事创业精神,真正让日照绿茶的辉煌永存史册,激励后人……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日照绿茶:茶农增收的“黄金叶” 对外交流的“金名片”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