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厌学、逃避、屡教不改……关于青春期教育,你了解多少
看“洁姐”解码青春期
图片

  全媒体记者 王蓓蓓
  “我的梦想是当记者或侦探,却阴差阳错的成了自己曾立誓不干的老师。但我会尽心尽力做好,这是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即使我做不成好老师,但我是个好人,我会从‘好人’这个角度努力做好大家的老师……”
  几秒寂静后,一片热烈的掌声。
  看着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真诚又热切的笑脸、起劲地鼓掌,张洁心底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我爱上了这帮可爱的孩子!我要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藏在日记里的小秘密
  这个画面,珍藏在张洁心里,不时地播放。
  今年47岁的张洁,是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班主任。“那本是我心灵的真实告白,因当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一心想着逃避。”张洁清楚地记得,那次例行班会,有些孩子眉宇间透着些许不耐烦。“我说那番话只想和学生多做一次交流,让他们明白一点:很多事情,需要有担当,不能只凭兴趣和爱好。”
  张洁的这番话,在孩子们心里掀起层层巨浪。
  在那周的日记本里,几乎每个学生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且都被张洁那句“我是个好人”感动着,一致认为,她的确是个好老师。读着满纸的热情洋溢,张洁深深感喟:“得到爱和付出爱,原来都如此简单。”
  张洁和孩子们有了不成文约定:彼此的心事、小秘密,都要在日记里聊一聊。
  2004年,班里有一位外校合过来的女生阿萍,学习成绩很突出,老师们也很喜欢她,可她每次交上来的日记大多或伤感落寞、或愤世嫉俗。“这个女孩很细腻、敏感,我在日记里关心她、鼓励她,既共情接纳她的感受,又努力开解她,引导她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一年后,女孩转走没了联系。
  2012年中考前夕,一位毕业班的女孩儿找到张洁,说阿萍是她姐姐,让她转交一封信,张洁高兴中也有些意外。“今晚,我又翻阅当年的日记本,看到您的红色批语依然如当初般鲜明,好似我还是那个小孩子,而您的气息萦绕在字里行间,从未随时间磨灭。”“也对您有过不理解,但渐渐体会到您的真性情和善意爱心,完全被您的魅力征服:喜欢上您的课,喜欢在上交的日记里无拘无束任意发表言论,而您从来都是鼓励。”“我当时的日记里充满了伤感与失望,这是青春期在我的笔端留下的鲜明痕迹吧。在别人看来,一定认为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可您不同,从没认为我矫情、故作伤感,而是耐心地劝我要快乐、开心,不要悲观……”“感谢您当时给我的自由,使我更加喜欢语文;感谢您愿意倾听我的‘多愁善感’,让心灵倍感孤寂的我,多了一个更可依赖与信任的朋友。那段日子,您的批语哪怕寥寥几字也给了我无限的慰藉与希望,是我牢固坚实的依靠。”“如今,我在读师范大学文学专业,以后也要做一个像您一样的语文教师!”
  ……
  看着字里行间言辞恳切的夸赞、感谢,张洁特别骄傲也非常惭愧,“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该做的,而孩子却如此铭记又感激不尽,我再次深切感受到尊重孩子、真诚关爱孩子的重要性,也第一次深刻感悟到日记交流的深远作用。”

“她真心爱着我们每一个” 她是孩子们的“洁姐”
  2002级初三时,转过来一个学生,上课从不听讲、作业不交、请假缺课,几乎被所有老师认定是“屡教不改”的孩子。“看他这样,我也失望、愤怒过,可不甘心。”
  一次作文课,大家评析优秀习作,张洁偶然发现了他的作文。“他平日很少写作文,但那篇却写得文笔通顺、感情真挚,且同学评改得也言辞恳切。”张洁毫不犹豫地拿起他的作文在全班宣读,连同同学的批语,还有自己想说的话。
  班内静静的,接着掌声雷动。而他,平日总是满不在乎的神情竟有了太多的感动。“他变了,在我的课上总是尽力做好。”有时,他也管不住自己,张洁用眼睛告诉他,什么时候做得好,什么时候老师不满意。
  一天早读课,大家都在背课文,他一个人静静地写着什么,张洁轻轻过去提醒,却在他抬头的刹那间发现了他眼中的泪水,“我很诧异,问他可否看看他写的什么。”他有点勉强,还是给了张洁,题目竟是“我们的洁姐”。“她,是我的老师,我们私下里称她洁姐,她虽然不很漂亮,却真的很美丽,因为她真心地爱着我们每一个同学……”“这是我么?我哪有那么好?”张洁禁不住也泪眼盈盈,故作调侃。
  他却一脸郑重:“是的,你比我写得还要好!”“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油然而生。”张洁想起那个“皮格马利翁”的传说:爱心原来真的如此神奇!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
  张洁再一次想起当初,教师职业不是自己最喜欢的,选择后也是苦乐相伴,如今却是越来越多地感受着其中的快乐。“我很感谢那次偶然的坦言,让我们有了心与心的沟通,让我真正感受到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容易和快乐。”

“后进生”变“小暖男” 成长档案里的酸甜苦辣
“她的学生都有‘成长档案’。”张洁的同事们都知道,每学期开始,她都要去广泛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问题学生’特别有办法。”同事夸赞着,张洁从不戴“有色眼镜”,只是就事论事、客观公正去处理。“她还三番五次地去那些学生家走访,和家长交流探讨正确的教育方法。”
  2008级有一位学习成绩很差的男生,由于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抽烟、喝酒、打群架、泡网吧、冲撞老师成了家常便饭,很多老师都说他是架不起的地瓜秧。
  “我始终坚信,孩子都有上进心,即使犯错误较多也不会一无是处。”在张洁心里,或许他成不了参天大树,但肯定是棵“小树苗”,只要有阳光雨露滋润,就能茁壮成长。“铃”……下课铃响了,张洁再一次走到“小树苗”桌前闲聊起来。午饭时间到了,张洁端着饭盒坐在“小树苗”对面,边吃边聊当天的学习。下班了,张洁又跟“小树苗”家长沟通着。
  一天,“小树苗”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好事,张洁却大加表扬;“小树苗”犯了很小的错误,张洁也会私下里和风细雨指出来、批评教育,期望下一次改正。并和班干部们达成一致:多关心帮助他,带他一起进步。
  慢慢地,“小树苗”有了太多变化:不再跟同学打架、不再随意冲撞老师、不再偷偷跑去上网、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初中毕业后,“小树苗”进了一所职业学校,因表现优秀,不但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还被一家韩国企业提前录用。虽只是一个技术工人,但工作干得有声有色,颇受领导好评。“每逢节日,他都会给我发信息或打电话。”张洁满脸甜蜜,复述着“小树苗”的话:感谢老师在最迷茫时,给了他太多的关爱和帮助,使他迷途知返,走上一条充满阳光、幸福的人生之路。
  张洁的付出,家长们看在眼里,对她赞口不绝:“孩子有张老师这样的班主任,我们放心!”“在她的班级里学习,我们省心!”

“十大孝星”、准医生…… 她的学生捷报连连
  张洁的办公桌抽屉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感冒冲剂、创可贴、京万红、巧克力、红糖等常用药品和食品。
  “这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孩子们难免有磕磕碰碰,都能从“百宝箱”找到相应的药品;如遇到女生特殊情况,张洁会赶紧给冲杯热热的红糖水或递上一块巧克力、一片暖宝宝。
  2014年,张洁接手新一届毕业生。班里有个女生小安,她的父亲患风湿性心脏病,并伴有肺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医生早就建议手术,因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一直拖着。母亲患肝硬化腹水,使得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知道后,我立即去了孩子家里。”看到小安家中情景,张洁心如刀绞,她随即包了1000元钱,送到小安父母的床前。
  那晚,张洁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一早,张洁找到学校领导反映情况,领导立刻安排团委发出倡议,呼吁全校师生行动起来,这次募捐活动共收到师生爱心捐款1.4万元,为这个多难的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从此,张洁与小安联系更为密切。“她生活上、学习上有困惑,我都热心帮助,让她安心学习,孝敬父母。”
  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怀下,小安不仅顺利完成初中学业,且始终坚强独立、感恩敬老,2015年被评为日照市“十大孝星”,随后又考入潍坊一所专科医学院学习,大学期间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今年又传来捷报,专升本考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看着小安灿烂又自信的笑容,张洁倍感欣慰。
  如今的张洁,即将迈向知天命之年,有人看她还整日忙碌无法理解,也有朋友开玩笑说她做班主任“上瘾”,说到不了她的“境界”。“其实哪有什么境界,我只是内心永远记得:不能辜负家长的信任,不能耽误孩子。我也是一个家长,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就朝着那样的老师去努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日照故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看“洁姐”解码青春期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