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每遇大雨,别人都往家里跑,而他们,却顶着风雨往河边冲——
水文人的风雨逆行路

  全媒体记者 谢岩
  大雨如注,人们都急忙往家跑,但他们,却顶着风雨往河边冲;电闪雷鸣,人们都在室内躲雨,但他们,却在河里、水库边、积水路段不停忙碌……电视、网络上不停更新着降水数量、河道水位数字等,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数字,就是水文人冒着风雨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采集得来,尤其是科技和通讯还不发达的四五十年前,为了一组数字,水文工作者可能要冒着生命危险在第一时间去采集,第一时间上报防汛指挥部门,提供防汛决策依据……
  赵义民,日照第一代水文人,这样的风雨逆行路,从1976年起,他已走了整整45年。

雨量最大的时候,测流量的小船最易翻扣
  “咚!咚!咚!……”赵义民在过人高的玉米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只听见自己越来越急速的心跳声。大风掀起他的蓑衣,他赶紧抓住头上差点被刮跑的苇笠。一道闪电猝不及防地在他头顶炸开,没等他站稳,一声巨大的雷鸣也轰过来,吓得他差点坐在泥泞里。“快到了,快到了!”他给自己打着气,借着闪电的光,在玉米地里寻着小路、踩着泥泞,来到沭河边。
  同事已经穿戴好蓑衣苇笠在河边小屋里等候,他的身影一出现,两人默契地往河里走,两个船工一看他们下河,立刻挥篙准备开船。
  “越是雨大,越得往河里走!得赶着去测洪峰流量!错过了就再也测不到!”30多年前,在沭河莒县站那个暴雨的夜晚,赵义民记忆犹新。
  1954年出生于莒南大店的赵义民,1976年在山东省水文总站临沂分站参加工作,22岁的他,先后在沂水跋山水库、沂源田庄水库等地工作,于1986年被调到国家水文站沭河莒县站工作。
  国家水文站沭河莒县站成立于1951年,是日照的第一处水文站点。1958年起,随着全国大中型水库的集中建设和水文事业的快速发展,日照水库、仕阳水库、青峰岭水库水文站和夏庄、三庄、桑园等雨量站也相继建成。莒县站作为一个河道站,其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就是流量测验。
  一艘木船,一条缆道,两个船工,两个水文工作者一个在船边手摇绞车放下铅坠子,测水深和流速,另一个则在船舱里一手执算盘,一手握铅笔,一边记录一边计算,“当时连小型的计算器都没有,做水文测算,还得打得一手好算盘才行!”
  为了保证船走直线,沭河道上专门架设了一条缆道,缆道和船之间拉着一条钢丝绳。但是行驶在大雨如注、水流湍急的河水中,这条八九米长的小木船,随时有翻扣的危险!
  就是那晚,赵义民测出了1800立方米/秒的流量,“洪峰时,流速都能达到5米/秒,水急浪大,小船一翻扣,人若落了水,那就不敢想了!”
  暴雨中的沭河冲下来树枝、牲畜,甚至大树、草垛都有可能,赵义民和同事还有多次弃船跳水的经历。“眼看着大树枝要往船上撞来,那就得快推开船跳到水里!”测流量的同时,还得眼疾手快,随机应变,跳开的同时,也不忘记把船推开,免得测速船被撞坏。

一场大雨过后,接下来要忙一个月
  一场洪水,要测涨水三个点,落水两个点,才能画出完整的PⅢ型水文频率曲线图。莒县沭河道宽500多米,从这头到那头,一个速点监测不能低于100秒,一个点5分钟,测五六个点就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记录者要边记边拨算盘计算,返回时一下船,就得算好几十个数据交上来,经过核算,立刻发报给防汛部门。
  “一次船测,一般是一行五人:一人测速,一人
  下流速仪,还有一人取沙,同时负责测水深,一人记
  录计算,一人掌舵。”来了大雨不能等,要抓住洪峰
  的上水和落水的时机监测,最苦的是测流量,但最
  麻烦的是测含沙量。
  “一场大雨过后,接下来要忙一个月!”赵义
  民的话,一点都不夸张。测河流含沙量,是建国初期到2000年左右,国家水文站为了掌握各地水土流失情况,必须掌握的数据。含沙量的检测,往往和测河流流量同时进行。
  容量为一千毫升的采沙桶,采一次沙,得拎几十桶水回来。而采沙还只是第一步。大量的工作要等雨停后,忙完水流量测量之后开始。
  “当时每个水文站都配有煤球炉子,还有个坐在炉子上的烤箱。”今天的我们无法想像,这个坐在炉子的烤箱,是专门用来烤沙的。“首先要加上药让沙沉淀,然后把水倒掉,把湿沙倒在过滤纸上。过滤好之后,才能包好放到烤箱里烤干。”
  烤干是为了量取更准确的沙量。这个烤的过程也十分考验火候和耐心。“需要一个人一直在炉子旁看着,专门负责烤沙”,赵义民说,烤得不够,水分还在,影响沙的称重;一个没留神烤焦的话,沙就漏了,沙量就人为减少了,计算出的含沙量就不可能准确。
  烤好的干沙经过称重,要用3H铅笔在测量表上认真记录下来,“因为3H铅笔是最硬的,不用力写不上,不易擦,即使擦了也会留下痕迹。而水文数据是不容许涂改的,如有涂改,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河道缆、小木船、水尺等工具,虽然简陋,但是属于国家防汛设施,如有人破坏这些设施,是要入刑的。20世纪90年代,因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起焚烧破坏莒县站测量船的行为,赵义民还被授予三等功。
  “后来莒县水文站换上了三轮车,可以在沭河大桥上进行桥测,条件好了许多,危险系数也小了,但是车太小采沙又不方便。”赵义民还清楚地记得那辆烧柴油的桥测三轮车。

高科技采集,现代水文站网体系建成
  1994年12月,山东省编办批复成立了日照市水文水资源监测局,从此,日照市有了市级水文管理机构。同年,赵义民被调入新成立的日照市水文水资源监测局水情科,负责汇总各个水文站的监测数据并分析上报。
  而上报水文数据的通讯工具,赵义民也经历了从老式手摇电话机到拨盘电话机,再到专门安装信号塔的对讲机的变迁。调到水情科时,已经换成了程控电话,“水文工作者一直都用最先进的通讯工具,因为要保证数据第一时间及时准确上传,通讯工具也是水文人必备的硬件设施。”
  进入新世纪,通讯工具和数据采集工具的更新变迁,让老水文人赵义民惊叹不已。2011年12月,日照市水文水资源监测局上划省水利厅,由省水文局和市政府实行双重管理,并更名为日照市水文局(日照市水土保持监测站);2021年4月,更名为日照市水文中心。而早在2014年,赵义民从日照水库水文站退休,他仍然一直关注着日照水文的发展。
  2019年日照市水文局傅疃河水文站建成后,已退休5年的赵义民被返聘担任傅疃河水文站观测员,水文人老赵,再一次住到了水边。
  “鸟枪换炮!”高耸的蓝白相间的观测塔、标示清晰的水尺、建在傅疃河边的监测室、直通两岸的粗缆道、红白相间的铅鱼……最让老赵叫绝的是水文缆道测验智能控制仪,“每遇大雨,巡测组的小伙子们就开车过来了,不用船测,也不用桥测,在监测室的控制仪上操作铅鱼在河道走一个来回,所有的数据就都有了!”
  曾经的小木船、铅坠子、算盘,换成了今天的电波流速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雷达在线流量监测、EXC75型水文监测车、自记雨量计、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一大批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水质水量监测分析仪器设备。日照市水文中心副主任魏小伟介绍,目前,日照共建成各类水文监测点246处,其中4处国家水文站、9处水资源监测水文站、7处水位站、10处中型水库水文站、6处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站、63处雨量站、24处墒情站、99处地下水观测站、1处水土保持监测站等,形成了监测项目齐全、布局合理的水文站网体系,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服务越来越多的新需求。
  不仅如此,“市民在路口看到的城市低洼积水提醒,手机上收到的雨量提醒,也是来自日照水文人的监测采集和上传发送。”魏小伟说,随着日照水文站网体系不断完善,监测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不仅在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生态保护、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突发性水污染处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了“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的转变。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9 版:日照故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水文人的风雨逆行路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