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为什么新年贺词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

  2022年元旦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和世界发表新年贺词。像世界上众多国家一样,中国领导人在元旦到来时发表讲话,已经成为对内凝心聚力、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
  “新年快乐!”中国人在这一天互致问候,敲钟、倒计时,与世界各地民众共同庆祝新的一年到来。“元旦”这一来源于中国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古老词汇,经过时代变迁,又与世界产生“环球同此凉热”的共振。
  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是近代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100多年来以开放心态逐步融入世界的注脚。

“元旦”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
  按字面意思解释,“元”谓之“首”,“旦”谓之“日”,两个字结合起来,可以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所以,“元旦”又称为“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正月初一”。
  据说,古代“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余年历史。
  唐朝时,房玄龄等人负责修《晋书》,里面出现了有关“元旦”的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对“元旦”比较早的记载,在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诗作《介雅》中亦可见到。里边提到“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很明确说明它的“开端”意义。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还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它的起源另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尧舜时期,尧帝勤政爱民,尧年迈以后,禅位给德才兼备的舜,舜又禅位给治水立下大功的禹。他们都做了很多好事,十分受人民爱戴。
  为了纪念他们,大家就把尧去世后,舜祭祀天地和尧的那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称作“元旦”或“元正”,成为古代“元旦”的由来。

“元旦”时间曾一变再变
  传说固然有趣,但实际“元旦”的来历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比如做农活,就需要一些准确的时间节点。而一年的开始,又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人类发明了历法。
  古人发现了日夜交替、月缺月圆和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最终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参照月相变化的周期确定“月”,谷物成熟周期代表了寒来暑往,叫“年”,也就是太阳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精确计算上述周期经历了很长时间,历法几经变化,“元旦”的时间也跟着变。
  夏朝使用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所有“元旦”就成了正月初一;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元旦”就改成了十二月初一;周朝又作修改,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元旦”又变成了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之后干脆再往前提一个月,“元旦”就成了十月初一。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不再折腾,司马迁横空出世,创立了一套历法,因为是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创立的,所以又被称作是“太初历”。当时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叫作“元旦”,自此,一直沿袭至清朝末年。
  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民国政府决定使用公历,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更好地与世界交流,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也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阳历。所以,之前的“元旦”就成了春节,而阳历的1月1日则接替成为元旦。

“元旦”立节一波三折
  中国人视“元旦”为新年,自民国始。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彭林说,当时有建议孔子纪年的,有建议黄帝纪年的,但最终确定了西元纪年,也就是公元纪年。
  民国初年,当时的政府修改历法,想把整个公历作为时间体系,把所有的传统节日移至公历时间,于是公历1月1日被定名为“元旦”,传统的元旦则更名为“春节”。
  但当时的老百姓并不接受,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强行过公历新年、禁止过农历新年都遭到抵制,最后政府只能在机关、学校等推行公历。加之,民国时期又像前朝一样,在公元纪年之外还有民国纪年,比如1912年又是民国元年,实际上在使用时还是民国纪年的多,因此公历1月1日这个舶来品“元旦”始终没有成为正式节日。
  新中国的纪年继续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用的公元纪年,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的。当时会议通过四项决议的第二项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
  “但新中国并没有在公元纪年之外辅以其他纪年方式,这就为日后推行公历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奠定了基础,也显示了新生的共和国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北京师范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说。
  1949年,毛泽东还发表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70多年过去,对整个国家而言,每一年的元旦都有着回顾总结、展望未来的寓意。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领导人的新年贺词形式逐渐由文字到声音再到影像,其内容也映照时代变化,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标志。

“元旦”中西合璧
  “其实,元旦在东西方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节日,因为没有民俗和文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说,也正是因为没有民俗传统和附加的文化内涵,东西方接受起来反而比较容易。现在大家公认公元纪年是一个通用的时间制度和工具,在同样的时间轴上进行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交流,在学校和公务系统进行公务往来。
  “时间制度跟世界保持一致,我们跟西方交流就不会有时间上的错位。”陈连山说,元旦来临时,许多国家元首发表新年贺词,也是世界各国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元旦有一天假期、寄贺卡、送台历成为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萧放认为,不同于春节更强调亲情,老师、同学、朋友之间在元旦表达惦记、问候之意,也是一种人际社交和情感交流。
  而因“春为岁首”而得名的春节,则继续成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新年吃团圆饭、相互拜年,成为亲人之间的独特庆祝方式。
  有趣的是,经过了公历新年和农历新年并行的这些年,“新年快乐”这句问候语,在新兴的社交媒体上,逐渐既用在元旦节里,也用在春节里。中国人还有许多两个新年重合的“新民俗”,如既有元旦晚会,也有春节晚会;既有元旦敲钟,也有春节敲钟。
  “我一般会在元旦时给朋友发信息‘新年快乐’,春节时则问候‘新春快乐’。”萧放说,“不过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过节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同时又能开放包容地对待外来文化。”
(中新网)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文化】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什么新年贺词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