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海沙碱滩上的绿色传奇

  刘家湾,靠海边,草难拾,水难担,出门就是粘泥滩,沙压良田多灾难,每到冬来愁吃穿,有女莫嫁刘家湾。
  这首来自日照涛雒刘家湾的民谣道尽了解放前日照沿海村庄的窘况。
  据1983年统计,日照沿海有150多公里的海岸线,宜林海滩3.5万亩,其中盐碱滩5000亩,海沙滩3万亩。解放前,大部分为荒砂白滩,沿海百姓饱受砂碱之苦,受害村庄60多个,受害农田约15000亩,其中海潮侵蚀损失面积5000亩。
  同类情况在我省其他沿海地区同样存在。1945年抗日根据地胶东行署发出了《关于海滩河岸造林办法的指示》,号召群众在海滩植树造林。

  封滩营林建国初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日照县委、县政府就把海岸防护林作为造林绿化的重点。
  由于沿海都是渔村,以打渔为生的渔民们认为造林不如打渔,对造林积极性不高。兼之沙滩上树木不易成活,即便有些植物在海滩上艰难地生长出来,也都被老百姓刨去——— 沿海普遍缺柴烧。留下一片裸地,流沙封不住,风吹沙打,就是造了林也会被风沙埋没。为此,除发动群众外,县里把封滩作为造林的基础,沿海各社队都制定了护滩条约,把海滩死死地封了起来。到1953年下半年,连河滩在内全县累计封滩19209亩。
  沿海地区相继成立了护林委员会、护林小组。初步明确了林权,谁种谁有,打破了群众顾虑。1954年春,董家滩、殷家庙、乔墩子、苗家村、王家皂村建立了5处林业生产合作社。
  虽然封了滩,但老百姓不知道怎么才能在海滩上种活树,甚至不相信海滩上能种树。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从树种的选择到造林的方式,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当时造林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种是沿海岸走向,乔木与灌木行间混交组成基干林带;一种是小型林纲固沙,农林间作。树种则以沿海附近乡土树种为主。到1955年,累计营造海防林4400亩。
  造林的效果立竿见影。涛雒刘家湾1949年造赤松、棉槐混交防护林3 5 0亩,1954年造林500亩。随着海风海雾侵蚀的减轻,农田受到了保护。造林前农田种植大小麦纵有收成,亩产不超25公斤,造林后1956年亩产达55公斤。吴台区殷家庙乡自1954年营造了1200亩防护林后,1955年即在林纲内植种了1500亩花生,增产2成,共产花生5.25万公斤,计洋5000元,相当于250亩农田所产的粮食收入。
  造林容易护林难。单以殷家庙乡计,造林后,遭人畜破坏严重,许多树苗经拉耙、拾草一拔而出,1200亩防护林三年间损失50%。
  防护林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播下新绿锁黄龙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当年3月,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山东省随即提出了“社社造林”“户户植树”的口号。县里发动干部群众,以团员青年为骨干,掀起了义务造林的高潮。全县共造林79230亩,比1955年增长了近3倍。其中组织青少年79341人,成立了150个青年造林突击队,造林5820亩。从新植林的命名上看,除青少年外,妇女也成为造林的先锋。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封滩营林工作,从县到乡到村均组成了以书记为首的绿化委员会或林业委员会、分滩划界委员会等机构,完成了分滩划界,明确了地权、林权,划片包干。
  1956、1957两年间,全县营造海防林1万多亩,造林平均成活率70%,涛雒刘家湾的成活率更是达到了90%。
  刘家湾是个有394户1788口人的渔业村,村东有8400亩海沙滩和1700亩碱泥滩,其中有1670亩砂碱各半的农田分布在沙滩和碱滩之间。新中国成立前,滩上没有树也没有草,大风一起飞沙走石,干活睁不开眼,做饭揭不开锅盖,房屋常被风沙毁破,农田常被风沙埋没,粮食往往有种无收。
  此时经过数年的封滩育林,建国初期种下的林木,高的已有3—5尺,已经起到了一定的固沙防风作用,沙滩土质从过去的20%增加到30%。被流沙压毁的农田在逐渐恢复。防护林修条和落叶杂草,使烧柴难成为过去。看得见的收益激发了群众造林的热情。1956年春刘家湾造林2000亩,1957年又造林1000亩。
  经过数年的摸索,造林的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苗木以“自采、自育、自植”为主,首选的树种是日照本地的松树,称为黑松。村农业合作社发动刘家湾村及周边4个村的妇女,用手推车从几十公里外的南湖山上推来二三十厘米高的松树苗。采取乔灌行间混交造林的方式,在靠近海水的地方先栽种一趟松树,后面栽种一趟棉槐条子,这样栽种的防护林高矮疏密,利于保护沙滩,树也容易成活。冬天,又挖方筑阡,在一天两次被海潮淹没的碱泥滩上实行了蒲林间作,改良碱滩。尽管当时生活困难,粮食短缺,大家饿着肚子也坚持造林。
  村里成立了12人的林业队,管理幼林。确定了按成活率高低计酬的劳动定额、奖惩办法,制定了护林制度,民兵巡逻制止刨草根,落叶杂草秋后由队里统一分配。有效地杜绝了过去放牛刨草的现象。
  到1959年8月,刘家湾沙滩上的防护林已经颇具规模,北起夹仓口、南至龙王庙长达5公里、7000余亩沙滩上,共栽种黑松、赤松、洋槐等各种树苗138万株,压植棉槐等树条11万公斤,直播橡子、平柳等近2500公斤。靠近沙滩的农田亩产已达210公斤,小麦产量达110公斤。改良碱滩的第二年,即收稻子3750公斤、蒲2.5万公斤、鲜鱼1562.5公斤。加上林间套作、桲椤放蚕、出售柴草等,林业收入已占农业收入的3 5 %。“风起沙飞压良田”的海沙碱滩已是绿荫铺地。
  1959年,山东省沿海防护林现场会在日照召开,向全省推广日照经验。与会人员专程前往刘家湾参观,并作为典型在农展会上展出,《大众日报》以《艰苦奋斗,降服黄龙》为题作了报道。
  海滩面积较大的董家滩、东湖、韩家营子等地也先后营造了沿海防护林。1959年11月,石臼公社在傅疃河北岸兴办了蔡家滩林场,总面积2100亩,1963年改为县营,移交日照县林业局管理。全县沿海沙滩自南至北大都披上了绿装。

  不毛之地写传奇
  1960年,日照县委、县政府将目光投向了日照县北端。在两城河口以南、吴家台以北,绵延七八公里的海岸线上,还有着多达万亩的不毛之地。
  大沙洼,顾名思义沙多地洼,地下水位距地面最近的仅0.6米,夏季雨期有1/4的地方积水,秋旱夏涝,庄稼树木难以成活。“飞沙、海雾和小咬”成为大沙洼的“三宝”,百姓深受其苦。附近2000亩农田常因风沙灾害,每年只能种一季花生或地瓜,亩产不过百斤。附近9个村的干部群众也曾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在这里植树造林,但基本没有成活。
  有鉴于此,日照县委向省林业厅申请建立国营日照大沙洼林场。1960年2月,省林业厅批复同意。县委随即任命丝山公社副主任赵明稳为场长,职工26人,5月1日公布启用了林场公章,场址设于吴家台村北。
  林场造林仍然以黑松为主,采用的方法是“台田造林法”。就是挖1.5米深的排水沟,用挖出来的沙子加高沙滩,形成一方方高60多厘米、宽4—6米的台田。地面抬高了,地下水位降到了1米以下,水位降低的同时又可借雨水排碱,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黑松的成活率超过了95%。
  造林的主力是机关干部和部队官兵。
  林场丈量好面积,勘界定桩,划片分给县机关各单位,再由县委组织机关干部筑条台田,植树造林。
  从1960年4月开始,日照县直各部、委、办、局分期分批去林场劳动,星期天甚至全员出动。从当时的县机关去大沙洼单程25公里,机关干部们吃过早饭就骑上自行车赶路。午饭自带煎饼,林场供应开水。下午5点收工返回。县委第一书记李鲁生等县领导都亲自到林场参加劳动,帮助解决问题。三年造林4000亩。
  其间,由于国民经济困难,1961年底,省林业厅一度要求大沙洼林场下马。经过争取,方得以保留。
  1962年春,县里向驻军守备师提出支援请求,驻山口团四个连队开赴林场,一个月就整地造林3000亩,加上机关干部营造的4000亩,共计7000宙,规划建设的万亩林场初具规模。
  在黑松、刺槐造林成功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林场引入了水杉,现已发展到一千多亩,共计十万余棵,形成了江北最大的水杉林。
  1992年9月大沙洼林场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首批国家森林公园之一,现为4A级景区。
  据日照市《林业志》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初,日照县共营造以黑松为主的沿海防护林1.2万公顷,沿海基干林带基本形成。日照沿海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松风与涛声相和,林海与大海相连,在海边的盐滩沙地上书写了亮眼的绿色传奇。
(惠霞 整理)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海沙碱滩上的绿色传奇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